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另一个是这个制度的比较优势,即可以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正确方向。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为什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能够具有这些比较优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不同视角加以分析。
1840年鸦片战争后,历经多次变革和改良,也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命运。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新的社会政治变革时代,即多党议会的民主政治时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政治视为瑰宝,把它作为推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不二选择。原因很简单,那时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孙中山曾说,开明专制是老式的火车头,而民主政治就是个新式火车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社会政治精英会把西方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优先的选择,甚至是排他性选择。
正是在这种思想认知下,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各省各自为政,要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几乎不太可能。于是,当时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通过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共和国。
走上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制度道路后,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300多个政党,形成无穷无尽的党争,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来进行议会席位的争夺。这种争夺过程,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于是导致了宋教仁被暗杀之类的血案。经历这些之后,革命派又进行二次革命,袁世凯进一步镇压,最后解散国会,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宣告失败。随着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失败,中国进入长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在内,老百姓生活得非常苦,面对方方面面的威胁和压力,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绵延不绝。在外,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低,屡受欺凌。这样的时代,何时才能结束?
经历了不断变革与革命,一批觉悟的中国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到,推行西方多党民主制度,不仅没有给中国带来稳定、繁荣与发展,而且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写进了宪法和党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犹如“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中国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可以确保国家政治长期稳定、国家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连火柴、煤油都要进口,到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从百业萧条,到活跃着上亿的市场主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民不聊生,到农村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减贫达8239万人,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建成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到2018年的77岁;从饱受欺凌,到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从切身经历的发展变迁中、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白了为什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懂得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的深刻道理。
但是,并非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像中国人民这么幸运,有类似“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带领着国家走出混乱和困境,踏上奔向美好生活幸福列车的政党。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在民族革命后,选择了以西方议会民主政治为模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国家除了极少数较为稳定外,其余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都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党争,走向了不负责任又没有效率的多元政治和政党国家化,其政府形式变成了介于民主与威权之间的混合物,又因治理失灵而变成了“失败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如此失败,以至于很快又爆发了“颜色革命”,形成了内外联动的政治拉锯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议会制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过来的,它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是有机统一体。显然,要推行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有成熟的市民社会。这些因素,构成了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其他很多国家都不完全具备,简单照搬照抄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失败和灾难。
历史与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把发展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国家治理体系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安排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为什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能够具有这些比较优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不同视角加以分析。
1840年鸦片战争后,历经多次变革和改良,也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命运。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新的社会政治变革时代,即多党议会的民主政治时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政治视为瑰宝,把它作为推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不二选择。原因很简单,那时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孙中山曾说,开明专制是老式的火车头,而民主政治就是个新式火车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社会政治精英会把西方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优先的选择,甚至是排他性选择。
正是在这种思想认知下,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各省各自为政,要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几乎不太可能。于是,当时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通过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共和国。
走上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制度道路后,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300多个政党,形成无穷无尽的党争,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来进行议会席位的争夺。这种争夺过程,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于是导致了宋教仁被暗杀之类的血案。经历这些之后,革命派又进行二次革命,袁世凯进一步镇压,最后解散国会,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宣告失败。随着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失败,中国进入长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在内,老百姓生活得非常苦,面对方方面面的威胁和压力,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绵延不绝。在外,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低,屡受欺凌。这样的时代,何时才能结束?
经历了不断变革与革命,一批觉悟的中国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到,推行西方多党民主制度,不仅没有给中国带来稳定、繁荣与发展,而且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写进了宪法和党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犹如“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中国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可以确保国家政治长期稳定、国家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连火柴、煤油都要进口,到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从百业萧条,到活跃着上亿的市场主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民不聊生,到农村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减贫达8239万人,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建成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到2018年的77岁;从饱受欺凌,到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从切身经历的发展变迁中、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白了为什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懂得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的深刻道理。
但是,并非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像中国人民这么幸运,有类似“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带领着国家走出混乱和困境,踏上奔向美好生活幸福列车的政党。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在民族革命后,选择了以西方议会民主政治为模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国家除了极少数较为稳定外,其余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都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党争,走向了不负责任又没有效率的多元政治和政党国家化,其政府形式变成了介于民主与威权之间的混合物,又因治理失灵而变成了“失败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如此失败,以至于很快又爆发了“颜色革命”,形成了内外联动的政治拉锯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议会制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过来的,它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是有机统一体。显然,要推行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有成熟的市民社会。这些因素,构成了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其他很多国家都不完全具备,简单照搬照抄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失败和灾难。
历史与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把发展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国家治理体系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安排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