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现代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本文我将要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探究理论为指导,尝试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精神;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呢?在进行长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思考和摸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教学中我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以最佳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1、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去主动开展探究。
  2、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我们教师要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学生只有一个手指表示)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东西问题,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赶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起了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力图创新,学会创新,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自主探究
  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究,去自学,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明确自探目标、方法与时限要求,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努力创造学生自主探索的氛围,增强学生探索的自信心。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点”一课时,我说:“请同学们任意报一个数,老师立即能判断它是不是能被3整除。”学生一试,果真如此,立即对老师料事如神的本领折服,头脑中便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的判断出来”的疑问。这样,便使学生萌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知道这种判断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的热情由此激发出来,满足了学生想问、想做、想说的愿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探究结果,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2、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沟通。因此在学习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构建主体参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我准备了一些材料和一张记录单,请听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想办法找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按要求填写好实 .
其他文献
历史课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著名的战役、盛世与治世、条款与协定、历史上的国家兴衰等等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是从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都要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由传统的课堂转向现代化课堂;由打造“有效课堂”提升为追求“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的“翻转”呢?  一、“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 一直以来,同学们大都把历史课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  [关键词]走近生活 有价值 自主探究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