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外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利用体育运动可以干预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所独有的心理效应可以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改善心理问题。研究显示通过篮球运动可以降低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篮球运动;运动干预;心理健康;研究
  
  国内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许多在校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而且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正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及学校不可忽视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结合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来分析研究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特征
  我国大学生大多生理发展基本完成,基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心理发展却始终处在过渡期。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全方面深刻的变革阶段,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这些都会波及和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特征表现为:年龄段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成人感、独立感增强,社会需求迫切,情感丰富、情绪反应强烈。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1.自身因素
  主要分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原因。大学生自我评价存在偏差。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看问题十分片面,大学生思想意志也比较薄弱,另外大学生自身抗挫能力差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生理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表现在对身体缺陷产生的自卑心理所导致的悲观消极情绪。
  2.家庭因素
  家庭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及父母教育方式都会对学生个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片面重视子女学习成绩,对孩子不够关爱、不尊重孩子,没有与孩子良好沟通等都容易造成孩子出现心理疾病,行为扭曲的问题;家庭暴力,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不良家庭因素更会使孩子出现自卑、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
  3.学校因素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里,大多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轻视心理辅导;学校在重视整体心理健康水品,而针对个体的关心不足;没有对特殊学生进行的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而且现今大多数学校的心理教育机制尚不健全,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就有可能演变成恶性循环。同时当今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没有对今后职业规划的系统教育,学生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应付进入社会后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问题。
  4.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高速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压力、就业压力成为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放弃自身价值的和理想的实现。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出现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从众心理,使学生意志消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多方面文化交流、多种对立的价值观冲突的特殊时代,面对于多种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常常会感到茫然、困惑,极易出现心理失衡问题。
  
  二、篮球运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篮球运动可以消除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篮球运动,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群体的力量,感受到朋友的关爱,也可以改善孤僻、胆怯、自卑的等心理缺陷。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学生们逐渐养成自信的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自尊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篮球运动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在参加篮球运动时,大脑会一直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体温随运动升高会引发脑部情绪亢奋,这就可以消除不愉快、焦虑等消极情绪,摆脱痛苦和烦恼。缓解心理压力。长期坚持篮球运动会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三)篮球运动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会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参加篮球运动中有很强的竞争性,运动中的胜败能激发学生追求胜利的积极心理,在经历竞争和失败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篮球运动做为心理干预手段有其自身特点
  
  (一)在运动中能增进人际交往
  参与篮球运动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不同的人和事物,增强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快的融入社会。学生可以通过篮球运动逐渐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努力适应环境和社会变化。
  (二)在运动中能增强自信心
  在篮球运动中,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也需要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在运动中每一项技能的完成都会激发学生自信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的自信心能够不断提高。更勇敢地面对今后的挑战。
  (三)在运动中能调节情绪,对自身起到激励作用
  在运动中,能够调节情绪,能振奋人心,激发潜能。使学生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在运动中自信心的增强更能够激励学生在其他方面更好的表现。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目标。
  
  四、篮球运动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大学生性别不同干预手法、强度的不同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与矛盾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通过运动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时候要注意男、女大学生的区别。针对男女学生不同的特点,选自不同的、适宜的篮球运动项目。并且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二)注意干预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
  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发展,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奢求一蹴而就获得成功。篮球教学总应遵循教育、人体运动等基本规律,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了学生的运动量、运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由浅入深。分阶段、分层次锻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宏庆着: 《探究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运动》,2009年第4期
  [2]陈平着:《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与干预作用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1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