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UFO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UFO”这个名词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
  世界各地已发生的UFO案例多达数万起。但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还没有人能对UFO的成因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虽然已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但对于每种假设,似乎都能找到言之凿凿的证据来否定它。对于这些假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UFO是高智慧生物(一般认为是外星人)所操纵的飞行器,不妨称之为“飞碟观”;另一类认为UFO是自然现象、幻觉、假象等,可以称之为“非飞碟观”。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爱好者,我更倾向于“非飞碟观”。希望能通过本文表达出我的飞碟观,并与大家共同探讨UFO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海妖的歌声更加悦耳迷人
  
  有人不禁要问:地球上已发生数万起UFO事件,有数十万双,乃至数百万双眼睛看见过UFO,可为什么偏偏哈勃望远镜就没看见过?是哈勃望远镜在UFO面前装聋作哑还是UFO有意回避?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多起UFO失事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至于让我们得出了一个可笑的结论:地球人的航天技术在进步,“外星人”的航天技术却在倒退。还有一个事实,有人对UFO多发地区做过分析,发现它们大都位于地球板块间的地震带。UFO何以会对地震带感兴趣?对于上述问题,光是否定大部分报道的真实性还不够,最有说服力的恐怕还是否定“飞碟观”的正确性。事实上,科学家们在研究UFO及其有关现象时,从未发现过外星人曾经造访过地球的确切证据。早在1948年,美国空军就开始对UFO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历经20年通过“蓝皮书”计划得出结论:除少量是幻觉、骗局外,大都是特定条件下的自然现象。美国政府也做过专门的调研,得到了与“蓝皮书”相同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UFO的成因,如大气现象、天文现象、特殊条件下的人造物体、精心编造的骗局等。虽然几乎没有人再认为UFO本身是一个骗局,但有一个不争之事实,即已报道的以及即将被报道的众多UFO事件中,有很多是“骗局”,其中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无意的不能算作“骗局”,但也的确给UFO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妨碍。事实上许多目击报告描写得很粗糙,有些还带有作者很大的偏见,以至于读者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就是飞碟,外星人的飞船!”作者们总是偏向于把UFO描述成飞碟,而把科学的求实精神抛到脑后,以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理。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谈伪科学时所说的“非理性的海妖的歌声更加悦耳迷人”。
  媒介的错误引导确实是导致人们偏信“外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早期大众传媒对“外星人”、“星球大战”等的渲染使人们对“飞碟观”有了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只是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理智地用科学的眼光看待UFO,才使这一状况有所改善。
  虽然相对论认为星际旅行永远只是个空想,可还是有人要把相对论束之高阁而幻想与外星人“联姻”。他们认为相对论存在局限性,并且提出“平行世界理论”、“时空隧道理论”等等来解决星际旅行的困难。如果说这些还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不应当武断地加以否定的话,那么有些人的做法似只能作为笑料了。他们先假定古人是没有想像力而高度“理性化”的,然后从神话小说《搜神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以及古代文物上的奇异图案中寻找“外星人”的影子。不知道他们这样捕风捉影的同时是否想过,为了证明自己的世界观他们正在剥夺着祖先们想像的权力!
  
  对UFO的研究是有价值的
  
  在UFO研究中有一个的的确确很重要的问题,即“飞碟热”为什么始于1947年,而不是更早。有人联想到1945年在日本爆炸的两颗原子弹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原子弹爆炸后残余物在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变化产生了高能量的等离子球,这些球在大气中任意飘荡,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所谓的UFO现象。这一假说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飞碟热”为什么比原子弹爆炸滞后了两年。
  据气象专家的研究表明: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对气候的分析常有准2年、3年、4年和10年的周期,如南太平洋高压的面积和厄尔尼诺等气象特征就呈现出近4年的周期性。而有人对UFO案例进行过统计,发现它也有一个4年的周期,1999年即是一个高峰年。
  我举出这两个事例,并不是想说UFO是大气因素所造成,不过是想引起大家对“非飞碟观”的关注而已。事实上对于大自然这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巨系统,它更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普遍联系特性,因而如果UFO真的是一种人类未知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也绝不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如此看来,建立一个多学科的、拥有大量专家的大型UFO研究机构将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有可能揭开UFO之谜,也有可能揭开许多地球上其他的谜题以及一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UFO现象不容否定,UFO研究的价值也不容否定。对美国天文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53%的会员认为对UFO的研究是有科学价值的。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合与渗透,不仅有着巨大的科学价值,还有着鲜明的哲学意义。
  
  UFO可能是一种地学现象
  
  前面提到过美国空军“蓝皮书”计划的结论是UFO大都为特定条件下的自然现象。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特定条件是什么条件?难道它是从1947年开始才具备的吗?
  大凡学过自然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人化自然”这个概念。今天的大自然已远非创世之初的大自然了,它已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烙印。从人猿揖别到火箭升空,人类在改造自己的同时,也改造了大自然。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吹响了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号角,同时敲响了人类加速征服自然的战鼓。然而与此俱来的,却是森林锐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以及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物种突变等等一系列灾难性的问题。大自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揭示了人类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先进的现代人”已把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抛到了九霄云外。人们光顾了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的发展,却忽视了与大自然巨系统的协调发展。面对着上述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UFO会不会是大自然警示人类的另一方式呢?我并不是刻意要把UFO问题转化为环保问题,我只是想提醒那些一心想着找外星朋友的人,还是多多关注我们脚下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神秘而又凄惨的星球吧!如果我们能在UFO的引导下解开许多地球本身的谜团,那么,即使不能解决UFO问题,不也是值得欣慰的吗?钱学森说“UFO可能是一种地学现象”。对于这句话,我想,与其看做是世界观倒不如理解为方法论。他为研究UFO指出了一个更合理的道路。如果我们相信飞碟观并努力去证实它,那么首先必须说一些诸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存在局限性”、“在我们的世界里渗透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平行世界”等等无法用实验验证的话,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呢?为什么我们不把思路建立在非飞碟观的基础上对它加以研究呢?
  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科学史上一件有启发意义的大事吧。1820年,科学家根据天体力学原理计算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但理论值与实测值极不相符。通过对观测技术、误差范围等的考察,肯定了原因出自理论计算。于是出现了各种假说,有人试图恢复到笛卡尔的宇宙漩涡说,还有人设想万有引力公式需要修正。当然,大部分天文学家还是扎根于尚未被确切证据所否定的牛顿力学,最终在未知行星思想的指导下发现了今天的海王星。这已是100多年前的事了,但是今天的UFO爱好者们面对这一科学史实不应该有所反思吗?曾经“全世界只有12个人能懂”的相对论,为什么在UFO面前变得如此脆弱呢?
  几年前,曾有人撰文提出要把UFO同地球上其他一些神秘现象如气功经络、百慕大三角等等联系起来研究。作为一种假说,我认为应当把UFO同变化了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并以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本文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彻底否定飞碟观,而是要提出一个研究UFO的立足点。确切地说,不是要论证世界观,而是想讨论方法论。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对UFO保持着探索的动机,但不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它是什么。
  董兆惠 图
其他文献
在研究古文明的时候,一提到非洲,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出现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其实,坐落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同样也曾在悠远的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这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国家大部分的居民是马绍纳人。马绍纳人则把遍布于当地的200座大大小小的石头城的任何一座都叫做津巴布韦。单是津巴布韦这个名字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它在当地的班图语中的意思是“可敬的石屋”、“石屋”。而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塞肖纳语“马津布韦”
期刊
古老历法的暗示    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历法,这里面包含有许多被人们所忽略的信息。让我们选取分布在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历法来看看,古老的历法向我们暗示着什么。  印度太阳历的起点年份,是公元前11 652年;而玛雅人的历法,每种都是以2760年为周期,以一个周期的结束日为起点,按这一周期追溯过去,就会碰到公元前11 653年这个年份。  而埃及的太阳历和亚西里亚的历
期刊
地球是否是生命的惟一摇篮?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生命乃至智慧生命?……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地球人类。以前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爆发主要是由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决定的,因为它距太阳的距离使它能够吸收足够的能量和热量,同时又不至于成为像水星或金星那样炽热的星球。因此,在苛刻的宇宙环境中,不太可能存在地外生命。但现在,一些在地球上发现的特殊的生命形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这些生命几乎都
期刊
法国多伦河流域的芳德高穆岩穴狭窄穴道的黑暗尽头,壁上有一万年前的克洛麦农画家绘制的马
期刊
深圳“1·5”目击事件    2000年1月5日傍晚17时55分,一条长长的橘黄色的飞行物由北向南缓缓移动,越过深圳的上空,在暮色将临的天空中显得明亮耀眼。飞行物的后部分成两叉,其形状像燕子的尾巴。据目击者反映,5日傍晚天空晴朗,飞行物看得十分清晰,持续时间约10分钟。目击者观看到的地点分别是在北环路、莲花山、华强路、福华村、田贝、宝安等地。同日晚,在香港也发现了相同的不明飞行物。  当我看到在深
期刊
生命的发源地    刘彦骅  据外刊报道,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正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  芬兰科学家毛利威尔托嫩最近在给美国天文学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几年的天文观察和实验结果,使得有关的科学家越来越相信:我们地球人的祖先,很可能是来自火星的“火星人”!  当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起源于一个类似现代细菌那样的“先祖”细胞,这个细胞后来进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
期刊
期刊
侵蚀造成的奇观      罗马诗人留克利希阿斯说:“滴水不停,无石不损。”科学家更进一步发现,水的侵蚀力是几种经常侵蚀大地的力量之一。如果带尖锐棱角的岩石粒不是因风化及分解作用先行松脱,流水的磨蚀作用便不能那样迅速。风化作用主要看气候条件而定,特别是气温和雨量,水除冲蚀陆地外,也是岩石起化学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水中酸性或碱性的强度,随土壤的化学成分而不同,但即使略带酸性的水,也能溶解大理石和由石灰
期刊
期刊
十一、异常相似    在华盛顿进行的三个实验阶段中,在场的职业插图画家金伯利把小杰西的回忆仔细描述出来——带符号的“I”字形桁条。与欧文谈话后,我也让金伯利把他的描述画出来,比较发现,两幅画异常相似。连金伯利也说:“他俩好像在描述同一件东西。”尤其是颜色,除欧文的稍淡一点外,两幅画的颜色相差无几。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小杰西的符号上下边缘有突起,这样横截面就成“I”字形。也许是他记错了,他父亲就说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