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结构性群体形成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由浮游状单细胞转变成结构性群体过程中蛋白质表达差异. 方法用超微结构形态观察及双向电泳技术比较浮游状幽门螺杆菌及其结构性群体全菌蛋白表达图谱的差异,将结构性群体形成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增加的蛋白斑点,进行胶内酶切,肽混合物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获得4个明确的肽质量指纹谱,通过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 结果与结构性群体形成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为鞭毛丝帽蛋白、2-磷酸甘油酸酯脱水酶、3,4-邻苯二酚-2-丁酮4-磷酸盐合成酶和热休克蛋白33同类物. 结论上述蛋白的鉴定将有助于发现幽门螺杆菌新的致病因子以及抗菌靶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模拟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方法,建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对两种不同动物重复用同一造模方法以考察其可靠性. 方法将90只SD大鼠及20只日本大耳白纯种兔分别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材料实验组及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4,10和30 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羟色胺观察;在0,1,8和15 d对大鼠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 结果本模型可以
目的: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A组52例53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根据翼状胬肉临床形态学分级,本组中间型翼状胬肉32眼,肥大型翼状胬肉21眼,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翼状胬肉表面的球结膜,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筋膜血管、包括周围1mm正常的筋膜组织,术中注意保护角膜缘组织,结合应用丝裂霉索,保留球结膜与巩膜紧密缝合,术后合理用药的方法.B组22例22眼,中间型翼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