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插柳
仲春万物发,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而其来源,有多个说法。其一,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传说是与避免疾疫有关。因为清明时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所以人们也有镇压疾病,让人身体健康的希冀。“漏泄春光有柳条”昔日人们见柳树随处可生,慕其生命力顽强,尤其希望从其柔韧中获得生命绵韧悠长的神奇力量。其二,杨柳依依,更轻轻触动着人们对逝者的不舍与难分及对生命的眷恋与珍视,再加上“柳”与“留”音近,人们折柳赠别,愿春常在,随处可生。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到了唐代以后,佛教传入,观世音手持柳枝,更将杨柳赋予辟邪镇恶神功,人们称其为“鬼怖木”,渐渐将其古老含义与实用心理融为一体,形成“取杨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风俗,不少家庭还在祖先神位插上柳枝,以挡避无人拜祭的游魂侵扰。
祭品要用烧猪
烤烧猪是广东祭祖的重头戏,红皮赤壮,寓意宏图大展。很早以前就有“太公分猪肉”的说法,所谓“猪肥屋润”,那是因为当时家里有大猪就说明生活水平很不错,所以每年过清明,一个家族就会挑出最大的猪来拜山,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并许下良好的祝愿。
在清明几天前,家中就开始忙碌。男子大多到店铺预订烧猪。古时祭祀,级别与祭品十分讲究,所谓“诸侯之祭,牲牛曰大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普通民众则只能以猪鸡为祭品,这,自是古礼所限,但因随手可获,也就延续千年,渐成规例。
要吃蔗和荞头
在珠三角的南海和顺德等地,清明流行吃甘蔗,而且吃法颇有讲究。大家认为,清明吃甘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甘蔗为青玉蔗。因甘蔗为青,对应春天,再加上甘蔗“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对于扶老携幼,漫山踯躅,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拜山者来说,可谓时令佳物。此外,大嚼甘蔗,暗示子孙齿固身壮,代有传人。吃甘蔗的时候,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吃甘蔗要从头吃到尾,不能没吃完就扔掉。据说这样子以后做事情才会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在顺德,扫墓带上甘蔗还有更深的用意,主要是便于他人识别。通常是在拜祭后,大家在坟前将甘蔗削皮,吃甘蔗时要把蔗渣留在坟墓周围,以作标识,表明此坟墓已有后代拜祭过。
除了甘蔗,荞菜也为清明时令蔬菜,因“荞”、“轿”音近,也暗含祖先乘轿回家的意思。人们更将所分烧肉带回家中,烹制荞菜炒烧肉,让家中女子分享祖先带来的余荫。
拜祭用的纸钱有讲究
拜祭用的纸钱一般用金银两种。其实,纸钱以前大多以竹制成,故称“竹纸”、“土纸”或“粗纸”,《顺德县志》记载碧江出竹纸。纸钱上有图案,黏以金、银箔片,分别称“金纸”、“银纸”。金纸大多用于祭祀神明或作福,银纸用于祭祀先祖或游魂。不过,也有将先祖视为神明,或先祖曾官高禄厚,后辈也让他们提高待遇,享受金纸。比较讲究的家庭,先人去世三年内多只用银纸,以其洁素,寄托哀思。
拜祭完要在碑石上压三张纸钱
待到一切妥定,人们多在碑石上用石头压上三张纸钱,表示已拜祭祖先,而非无后孤魂,也让其他陆续后来者看到自己的一片孝心,这,就是所谓的“迮纸”,如今,“迮纸”仍在许多乡村中为清明婉称。
拜祭宜选用白色的菊花,穿着素色衣服
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用鲜花来对先人表达敬意。我国古代把菊花当做寄托之花,有思念和追忆之意。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不妨搭配一些绿草,以及百合和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又被称为长寿菊,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拜祭最好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宜穿素色。清明当日多是阴雨绵绵,应当适时添衣,随带雨具,防止在祭祖活动中受寒、淋雨。这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大家踏青穿著还要注意透气性、保暖性和吸湿性。
仲春万物发,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而其来源,有多个说法。其一,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传说是与避免疾疫有关。因为清明时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所以人们也有镇压疾病,让人身体健康的希冀。“漏泄春光有柳条”昔日人们见柳树随处可生,慕其生命力顽强,尤其希望从其柔韧中获得生命绵韧悠长的神奇力量。其二,杨柳依依,更轻轻触动着人们对逝者的不舍与难分及对生命的眷恋与珍视,再加上“柳”与“留”音近,人们折柳赠别,愿春常在,随处可生。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到了唐代以后,佛教传入,观世音手持柳枝,更将杨柳赋予辟邪镇恶神功,人们称其为“鬼怖木”,渐渐将其古老含义与实用心理融为一体,形成“取杨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风俗,不少家庭还在祖先神位插上柳枝,以挡避无人拜祭的游魂侵扰。
祭品要用烧猪
烤烧猪是广东祭祖的重头戏,红皮赤壮,寓意宏图大展。很早以前就有“太公分猪肉”的说法,所谓“猪肥屋润”,那是因为当时家里有大猪就说明生活水平很不错,所以每年过清明,一个家族就会挑出最大的猪来拜山,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并许下良好的祝愿。
在清明几天前,家中就开始忙碌。男子大多到店铺预订烧猪。古时祭祀,级别与祭品十分讲究,所谓“诸侯之祭,牲牛曰大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普通民众则只能以猪鸡为祭品,这,自是古礼所限,但因随手可获,也就延续千年,渐成规例。
要吃蔗和荞头
在珠三角的南海和顺德等地,清明流行吃甘蔗,而且吃法颇有讲究。大家认为,清明吃甘蔗,寓意欢欢喜喜、甜甜蜜蜜。甘蔗为青玉蔗。因甘蔗为青,对应春天,再加上甘蔗“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对于扶老携幼,漫山踯躅,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拜山者来说,可谓时令佳物。此外,大嚼甘蔗,暗示子孙齿固身壮,代有传人。吃甘蔗的时候,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吃甘蔗要从头吃到尾,不能没吃完就扔掉。据说这样子以后做事情才会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在顺德,扫墓带上甘蔗还有更深的用意,主要是便于他人识别。通常是在拜祭后,大家在坟前将甘蔗削皮,吃甘蔗时要把蔗渣留在坟墓周围,以作标识,表明此坟墓已有后代拜祭过。
除了甘蔗,荞菜也为清明时令蔬菜,因“荞”、“轿”音近,也暗含祖先乘轿回家的意思。人们更将所分烧肉带回家中,烹制荞菜炒烧肉,让家中女子分享祖先带来的余荫。
拜祭用的纸钱有讲究
拜祭用的纸钱一般用金银两种。其实,纸钱以前大多以竹制成,故称“竹纸”、“土纸”或“粗纸”,《顺德县志》记载碧江出竹纸。纸钱上有图案,黏以金、银箔片,分别称“金纸”、“银纸”。金纸大多用于祭祀神明或作福,银纸用于祭祀先祖或游魂。不过,也有将先祖视为神明,或先祖曾官高禄厚,后辈也让他们提高待遇,享受金纸。比较讲究的家庭,先人去世三年内多只用银纸,以其洁素,寄托哀思。
拜祭完要在碑石上压三张纸钱
待到一切妥定,人们多在碑石上用石头压上三张纸钱,表示已拜祭祖先,而非无后孤魂,也让其他陆续后来者看到自己的一片孝心,这,就是所谓的“迮纸”,如今,“迮纸”仍在许多乡村中为清明婉称。
拜祭宜选用白色的菊花,穿着素色衣服
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用鲜花来对先人表达敬意。我国古代把菊花当做寄托之花,有思念和追忆之意。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不妨搭配一些绿草,以及百合和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又被称为长寿菊,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拜祭最好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宜穿素色。清明当日多是阴雨绵绵,应当适时添衣,随带雨具,防止在祭祖活动中受寒、淋雨。这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大家踏青穿著还要注意透气性、保暖性和吸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