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焦虑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也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比如频繁地转学、搬家,都可使孩子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怎样令孩子摆脱焦虑呢?儿童教育专家列出了五种快乐运动:
一、荡秋千。每天荡秋千20分钟,大脑分泌的“快乐因子”呔多芬会增加80%。父母当“助力推动器”兼保护人,对融洽亲子关系有良好效果。
二、放风筝。放风筝不仅让孩子享受到空旷地带的新鲜空气,放线、收线也锻炼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开阔。
三、垂钓。焦虑的孩子常缺乏耐心,垂钓是锻炼耐心的好办法。对孩子讲清垂钓的目的——我们不完全是为钓鱼而来,最后收获的也许是惊奇和意外,还可辅导孩子将垂钓收获画成儿童画。
四、水中跑。可在泳池、河边、海边浅水区进行,长期坚持不仅令孩子变得更结实,也能使情绪更平稳。一般在水中跑20分钟左右,能让一个沮丧的孩子迅速平静下来。
五、双手接球(或物)。双手接球的练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可帮助孩子驱除杂念,如愤怒、不安和沮丧等。习惯养成之后,孩子一旦感到烦恼,就会试一试自己的“杂技”。
(豆豆摘自“北方网”)
年轻父母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从孩子出生之后,上海市金山区的王珍开始每天写“宝宝成长日记”,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比如女儿第一次叫妈妈,女儿第一次走路,女儿第一次去舞蹈班……“这是宝宝的成长日记,也是我的成长日记。我小时候,父母哪有时间给我们写这些啊。”王珍说,过去的父母大多关心的只是孩子身体好不好、学习好不好,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欠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关注,也促进了父母的成长,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也涉及心理需要的成长。”
王珍说自己这代人当了父母之后,都认识到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除了做好榜样之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需要,“我们单位里的几个同事闲暇时常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有共识。”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钟文芳副教授表示,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年轻父母来说,往往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知识水平较高,关注信息较多。这些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发展也会付出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些年轻父母的身上会表现出一种对孩子教育的极大焦虑”。钟文芳表示,她非常支持年轻父母注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做法,“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新一代年轻家长已意识到自己的家长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第一步,因此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钟文芳强调。钟文芳说,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除了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思考的方式,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汪倩摘自“中青在线”)
父母社交生活健康可以提升孩子学习成绩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社会阶层、财富或社会地位不同,父母如果社交生活健康,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其他同学。
研究人员选择3000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这些孩子5岁时的读写、计算、口头表达能力,将其与孩子父母的社交生活习惯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善于社交的孩子学习成绩比那些父母社交生活较少的同班同学高出1个百分点至4个百分点。
(李蓓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一、荡秋千。每天荡秋千20分钟,大脑分泌的“快乐因子”呔多芬会增加80%。父母当“助力推动器”兼保护人,对融洽亲子关系有良好效果。
二、放风筝。放风筝不仅让孩子享受到空旷地带的新鲜空气,放线、收线也锻炼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开阔。
三、垂钓。焦虑的孩子常缺乏耐心,垂钓是锻炼耐心的好办法。对孩子讲清垂钓的目的——我们不完全是为钓鱼而来,最后收获的也许是惊奇和意外,还可辅导孩子将垂钓收获画成儿童画。
四、水中跑。可在泳池、河边、海边浅水区进行,长期坚持不仅令孩子变得更结实,也能使情绪更平稳。一般在水中跑20分钟左右,能让一个沮丧的孩子迅速平静下来。
五、双手接球(或物)。双手接球的练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可帮助孩子驱除杂念,如愤怒、不安和沮丧等。习惯养成之后,孩子一旦感到烦恼,就会试一试自己的“杂技”。
(豆豆摘自“北方网”)
年轻父母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从孩子出生之后,上海市金山区的王珍开始每天写“宝宝成长日记”,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比如女儿第一次叫妈妈,女儿第一次走路,女儿第一次去舞蹈班……“这是宝宝的成长日记,也是我的成长日记。我小时候,父母哪有时间给我们写这些啊。”王珍说,过去的父母大多关心的只是孩子身体好不好、学习好不好,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欠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关注,也促进了父母的成长,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也涉及心理需要的成长。”
王珍说自己这代人当了父母之后,都认识到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除了做好榜样之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需要,“我们单位里的几个同事闲暇时常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有共识。”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钟文芳副教授表示,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年轻父母来说,往往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知识水平较高,关注信息较多。这些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发展也会付出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些年轻父母的身上会表现出一种对孩子教育的极大焦虑”。钟文芳表示,她非常支持年轻父母注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做法,“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新一代年轻家长已意识到自己的家长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第一步,因此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钟文芳强调。钟文芳说,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除了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思考的方式,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汪倩摘自“中青在线”)
父母社交生活健康可以提升孩子学习成绩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尽管社会阶层、财富或社会地位不同,父母如果社交生活健康,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要好于其他同学。
研究人员选择3000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这些孩子5岁时的读写、计算、口头表达能力,将其与孩子父母的社交生活习惯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善于社交的孩子学习成绩比那些父母社交生活较少的同班同学高出1个百分点至4个百分点。
(李蓓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