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就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但要注重就业的数量,还要注重就业的质量①。大学生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搞好他们的就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之一。从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毕业生数量出现了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到2014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27万,毕业生人数翻了将近7倍,14年间共培养6671万大学毕业生。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统招统分”的年代。现今大学毕业生要面向市场就业、自主择业,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机会更是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研究民族地区大学毕业就业问题,尤其是蒙古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区域性、民族性特征,要发展经济,要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缩小蒙汉之间的差距。结合内蒙古实际状况,深入探究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结果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学院和呼伦贝尔市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各1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根据调查结果反应,大学生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并积极完成问卷,说明大学生也想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就业状况。
(一)在校大学生从毕业前一学年开始关注就业问题
由于专科生和本科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关注就业年度的不同,因此调查问卷对本、专科学历在校大学生对就业关注年度分别进行了此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59%专科生选择在大学二年级的开始寻找就业机遇,42%的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寻找就业机遇,这同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基本保持一致。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选择留在家乡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这里地广人稀,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多民族聚集地区,现在少数民族42个②。这里的人民说普通话和蒙古语、达斡尔语、鄂伦春语等语言,街道、商店及市里任何一处公共设施均由汉语和蒙古语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标识。两所高校各项专业均设有蒙汉双语授课班级。从我调查问卷中,反映出156份有效问卷中,汉族大学生60人,占总数的38.5%、本地区主体民族大学生58人(蒙古族43人、达斡尔族7人、鄂伦春族3人、鄂温克族5人),占总数的37.1%、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38人,占总数的24.4%;这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六成以上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呼伦贝尔地区主体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牧区,习惯于用民族语言进行对话交流。到了大学阶段,才来到城市上学,与各个民族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在查阅相关文献“对就业地选择问题”的结果不难看出,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发展,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偏远的地区就业。而在我的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选择上统计显示,则相反,选择“离家乡就近原则”占一半以上,并且多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的在校生中,内蒙古户籍学生占多数,他们选择留在家乡就业,主要是因为到非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时,由于语言方面沟通的不畅,生活习惯的不同,常常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拒之门外,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在内蒙古境内报考机关事业单位考试时,还能享受少数民族加分和户籍照顾等政策,到内蒙古以外的地区,则无任何优惠政策,这也是部分原因。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非常现实,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从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如图1显示,有59%的在校生毕业后理想的就业环境是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这些数据和目前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内蒙古的乳业、羊绒、稀土、钢铁等大中型企业都集中在“呼包鄂”经济三角区,呼伦贝尔境内矿产、森林、草原、湖泊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保护生态环境限制,资源开采被禁止,经济发展受限,此地区无大中型民营企业,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本地区国有企业无自主用人权,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受规模限制,吸纳毕业生人数增幅有限,这些也都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是非常现实的。
(四)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有 46.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的方式就业。也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就业。一方面,说明就业难已经涉及到高校在校生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他们很多人为了求一饭碗,不惜放弃自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有很大的脱钩。
(五)对于薪水要求比较理性
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即将毕业的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图2),大多数的在校生对今后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的估计是在2000-2500,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看来,属于中下等水平,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同学对未来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期待值不高,而且也没有太追逐高新的感觉,呈现一种保守而较为理智的状态。
(六)民族地区获得就业途径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亲戚介绍
在回答如何获得就业信息的选择时(如图3),很多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不少的学生就业的信息来自广泛的人际交流网络,为自己找出路;此外,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就是选择父母亲戚朋友的建议或介绍。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但就业主渠道还是依托“关系”。 (七)民族地区自主创业意识逐渐加强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有近七成的同学说到如果工作难找,将会选择考虑自主创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是增加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呼伦贝尔地区创业也有优势,传统民族用品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目前,中国大学生已经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在宏观调控、教育体制、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做积极的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出台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的就业政策。对于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享受加分政策等。其次,政府应积极搭建民族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常态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进入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将理论联系实践,从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二)学校应提高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要针对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类别。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社会没有需求的专业该转的要及时转,该停的要果断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促进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其次,高校在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时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又须加强汉语水平。对于像内蒙古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学生既要熟知民族知识,又要提升汉语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就业积攒实力。
(三)社会应为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方面,而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呼伦贝尔目前两所高校,一所是本科院校,另一所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的教育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来说,相差甚远,经济水平不在同一水平、教育状况、高校教育资源、高层次人才的外流都说明存在着巨大差距。
(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择业观念。就业虽是一个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归根到底,能否真正就好业,主要还在于个人。即便政府、社会、学校再怎么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如果学生个人不够努力、缺乏能力,那么到头来也无济于事。因此,我认为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转变择业观念对于解决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应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应从大一、大二时期开始就需要着手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一个合理规划,做好充分准备,到大三、大四就有针对性的朝着就业目标努力。其次,要提升自身能力。只有自身能力够强,自身素质过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另外,到企业发展也是不错之选,照样可以锻炼人、发展人。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之路,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总结
总之,解决好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实现边疆地区稳定、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现其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是重大的教育和民生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所以,本文欲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共鸣,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合力,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马莉莉、王福平、杨丽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4期。
[2]张久献:《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前沿》,2014年第6期。
[3]岳昌君:《 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光明日报,2014 年1 月28日。
[4]韩秀英:《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5]张为波:《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民族学刊,2014年第21期。
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研究民族地区大学毕业就业问题,尤其是蒙古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区域性、民族性特征,要发展经济,要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教育质量,缩小蒙汉之间的差距。结合内蒙古实际状况,深入探究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结果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学院和呼伦贝尔市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各1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根据调查结果反应,大学生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并积极完成问卷,说明大学生也想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就业状况。
(一)在校大学生从毕业前一学年开始关注就业问题
由于专科生和本科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关注就业年度的不同,因此调查问卷对本、专科学历在校大学生对就业关注年度分别进行了此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59%专科生选择在大学二年级的开始寻找就业机遇,42%的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寻找就业机遇,这同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选择基本保持一致。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选择留在家乡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这里地广人稀,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多民族聚集地区,现在少数民族42个②。这里的人民说普通话和蒙古语、达斡尔语、鄂伦春语等语言,街道、商店及市里任何一处公共设施均由汉语和蒙古语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标识。两所高校各项专业均设有蒙汉双语授课班级。从我调查问卷中,反映出156份有效问卷中,汉族大学生60人,占总数的38.5%、本地区主体民族大学生58人(蒙古族43人、达斡尔族7人、鄂伦春族3人、鄂温克族5人),占总数的37.1%、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38人,占总数的24.4%;这说明呼伦贝尔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六成以上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呼伦贝尔地区主体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牧区,习惯于用民族语言进行对话交流。到了大学阶段,才来到城市上学,与各个民族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在查阅相关文献“对就业地选择问题”的结果不难看出,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发展,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偏远的地区就业。而在我的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选择上统计显示,则相反,选择“离家乡就近原则”占一半以上,并且多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的在校生中,内蒙古户籍学生占多数,他们选择留在家乡就业,主要是因为到非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时,由于语言方面沟通的不畅,生活习惯的不同,常常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拒之门外,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在内蒙古境内报考机关事业单位考试时,还能享受少数民族加分和户籍照顾等政策,到内蒙古以外的地区,则无任何优惠政策,这也是部分原因。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非常现实,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从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如图1显示,有59%的在校生毕业后理想的就业环境是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这些数据和目前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内蒙古的乳业、羊绒、稀土、钢铁等大中型企业都集中在“呼包鄂”经济三角区,呼伦贝尔境内矿产、森林、草原、湖泊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保护生态环境限制,资源开采被禁止,经济发展受限,此地区无大中型民营企业,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本地区国有企业无自主用人权,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受规模限制,吸纳毕业生人数增幅有限,这些也都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是非常现实的。
(四)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的结论,有 46.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的方式就业。也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就业。一方面,说明就业难已经涉及到高校在校生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他们很多人为了求一饭碗,不惜放弃自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有很大的脱钩。
(五)对于薪水要求比较理性
如今,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即将毕业的学子对就业的期望值又是怎样的呢?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图2),大多数的在校生对今后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的估计是在2000-2500,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看来,属于中下等水平,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同学对未来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期待值不高,而且也没有太追逐高新的感觉,呈现一种保守而较为理智的状态。
(六)民族地区获得就业途径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亲戚介绍
在回答如何获得就业信息的选择时(如图3),很多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和人才招聘会;也有不少的学生就业的信息来自广泛的人际交流网络,为自己找出路;此外,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途径就是选择父母亲戚朋友的建议或介绍。可见,对于求职的方式和途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就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但就业主渠道还是依托“关系”。 (七)民族地区自主创业意识逐渐加强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有近七成的同学说到如果工作难找,将会选择考虑自主创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是增加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呼伦贝尔地区创业也有优势,传统民族用品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目前,中国大学生已经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在宏观调控、教育体制、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做积极的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出台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的就业政策。对于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享受加分政策等。其次,政府应积极搭建民族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常态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进入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将理论联系实践,从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二)学校应提高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要针对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类别。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社会没有需求的专业该转的要及时转,该停的要果断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以促进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其次,高校在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时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又须加强汉语水平。对于像内蒙古这样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学生既要熟知民族知识,又要提升汉语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就业积攒实力。
(三)社会应为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方面,而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呼伦贝尔目前两所高校,一所是本科院校,另一所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的教育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来说,相差甚远,经济水平不在同一水平、教育状况、高校教育资源、高层次人才的外流都说明存在着巨大差距。
(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择业观念。就业虽是一个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归根到底,能否真正就好业,主要还在于个人。即便政府、社会、学校再怎么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如果学生个人不够努力、缺乏能力,那么到头来也无济于事。因此,我认为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转变择业观念对于解决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应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应从大一、大二时期开始就需要着手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一个合理规划,做好充分准备,到大三、大四就有针对性的朝着就业目标努力。其次,要提升自身能力。只有自身能力够强,自身素质过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另外,到企业发展也是不错之选,照样可以锻炼人、发展人。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之路,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总结
总之,解决好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实现边疆地区稳定、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现其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是重大的教育和民生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所以,本文欲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共鸣,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合力,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马莉莉、王福平、杨丽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4期。
[2]张久献:《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理论前沿》,2014年第6期。
[3]岳昌君:《 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光明日报,2014 年1 月28日。
[4]韩秀英:《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5]张为波:《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民族学刊,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