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作为语文教与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查漏补缺、形成能力、提升修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
语文 作业 新课改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作为语文教与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查漏补缺、形成能力、提升修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呢?
一、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
1、作业机械重复多、容量大,学生的负担沉重。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只求数量,难求质量。学生疲于应付,无暇进行更广泛的阅读,以积累知识,开拓视野。
2、功能单一。传统语文作业的类型单一,局限在书面的居多。学生每天离不开抄抄写写,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3、操作形式单调。我们或急功近利于中考成绩,或只为达到基本的作业规程(应付检查),多以背诵、默写、翻译古诗文,大量做练习或反复写生字词等机械、单一的内容、形式作为随堂作业的主流,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与其精神世界、社会生活的整合,导致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语文索然无味,甚至因此不重视或厌学语文。
4、要求缺乏层次。不管采用阶梯式递进,还是螺旋式上升,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布置不同的作业,以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遗憾的是,传统作业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尴尬局面。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准确性的原则
① 能恰当准确地挖掘本课语文教育因素,所设计的训练内容紧扣学段目标和本课学习目标。
② 所训练的知识点准确无误,无偏义,无歧义,不含糊其辞。
③ 题干表述简洁明了,既含明确的题目要求,亦有做题方法的明晰提示;题序规范,能标明整体结构的层次性。
④ 训练题主体明确清楚,文字、标点、符号、图表规范,方便操作。
2、趣味性的原则
① 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不死板,不机械,不重复,不枯燥,不乏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
③ 能揭示语文学习的规律,利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自主性的原则
① 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② 作业应有一定梯度,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4、实践性的原则
① 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② 具有开放性,创设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③ 具有拓展性,能将“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科学和广阔的空间,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④ 能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亲自实践、探究和体验,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创造性的原则
① 能引导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不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束缚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挥,不阻碍学生素质的发展。
② 作业应是富于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辐射的复合体,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要能使学生乐于做。
③ 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新课改下设计初中语文作业的策略
1、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原动力。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怎样让学生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我曾就语文作业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游戏竞赛、实践活动、课外阅读还是挺有兴趣的,而对单调、枯燥、乏味的抄写、背诵兴致不高。从学生对不同类型作业的情感态度,清楚地表明作业形式急待改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另外三个路径(听、说、读)的作用,使学生乐于语文作业,从而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2、作业设计要分层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毋庸置疑,由于学生个性、认知、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老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吃饱”、“吃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有信心、有成功感。
3、作业设计目标要明确,要有的放矢。
《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所有的一切都要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各年段的要求、对课文所承担的训练重点有明确的认识,设计作业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围绕目标,根据课文特点、重难点进行设计,力求突出重点。
语文 作业 新课改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作为语文教与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查漏补缺、形成能力、提升修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呢?
一、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
1、作业机械重复多、容量大,学生的负担沉重。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只求数量,难求质量。学生疲于应付,无暇进行更广泛的阅读,以积累知识,开拓视野。
2、功能单一。传统语文作业的类型单一,局限在书面的居多。学生每天离不开抄抄写写,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3、操作形式单调。我们或急功近利于中考成绩,或只为达到基本的作业规程(应付检查),多以背诵、默写、翻译古诗文,大量做练习或反复写生字词等机械、单一的内容、形式作为随堂作业的主流,忽视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与其精神世界、社会生活的整合,导致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语文索然无味,甚至因此不重视或厌学语文。
4、要求缺乏层次。不管采用阶梯式递进,还是螺旋式上升,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布置不同的作业,以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遗憾的是,传统作业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尴尬局面。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1、准确性的原则
① 能恰当准确地挖掘本课语文教育因素,所设计的训练内容紧扣学段目标和本课学习目标。
② 所训练的知识点准确无误,无偏义,无歧义,不含糊其辞。
③ 题干表述简洁明了,既含明确的题目要求,亦有做题方法的明晰提示;题序规范,能标明整体结构的层次性。
④ 训练题主体明确清楚,文字、标点、符号、图表规范,方便操作。
2、趣味性的原则
① 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不死板,不机械,不重复,不枯燥,不乏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
③ 能揭示语文学习的规律,利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自主性的原则
① 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② 作业应有一定梯度,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4、实践性的原则
① 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② 具有开放性,创设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③ 具有拓展性,能将“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科学和广阔的空间,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④ 能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亲自实践、探究和体验,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创造性的原则
① 能引导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不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束缚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挥,不阻碍学生素质的发展。
② 作业应是富于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辐射的复合体,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要能使学生乐于做。
③ 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新课改下设计初中语文作业的策略
1、作业形式要多样、有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原动力。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怎样让学生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我曾就语文作业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游戏竞赛、实践活动、课外阅读还是挺有兴趣的,而对单调、枯燥、乏味的抄写、背诵兴致不高。从学生对不同类型作业的情感态度,清楚地表明作业形式急待改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另外三个路径(听、说、读)的作用,使学生乐于语文作业,从而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2、作业设计要分层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毋庸置疑,由于学生个性、认知、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老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吃饱”、“吃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有信心、有成功感。
3、作业设计目标要明确,要有的放矢。
《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所有的一切都要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各年段的要求、对课文所承担的训练重点有明确的认识,设计作业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围绕目标,根据课文特点、重难点进行设计,力求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