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叔本华的痛苦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叔本华哲学最具特色又最遭非议的是他所提出的痛苦观。叔本华的痛苦观是把握其哲学思想的中心环节,它内植于叔本华的哲学前提之中,展现在其哲学的推理过程中,完成于其哲学理论里。它一方面标志着叔本华的思想倾向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主流的分野,另一方面确立了考察从西方古典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过渡所依据的理论参照系。
  关键词:意志 欲求
  中图分类号:J4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叔本华自称其哲学体系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独创性”理论。叔本华哲学从形而上的理论层面上,体现为唯意志主义;从人生伦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则表现为人生痛苦论。后者所得出的结论内含于前者的内容之中,因此,叔本华建构痛苦观的起点是要批判乐观主义。
  叔本华考察了西方历史上乐观主义的主要理论形式。
  首先,他批判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在叔本华看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基本观就是强调所谓幸福是精神的宁静和灵魂的无纷扰,它的理论前提是相信只有通过理性才有达到幸福的可能性。叔本华指出,这个前提是假设的,根本不能成为立论的根据。
  其次,叔本华用大量篇幅批判了斯多葛派的观点。斯多葛派认为,唯一的善就是人的德性。至善就是按德性生活,就要顺应自然与命运。这一主张至少包括三种理论因素,即理性主义、必然决定论和禁欲主义。叔本华批判了第一种因素。他说,斯多葛派的观点倡导的是一种特殊的快乐论。叔本华把这种观点看作是历史上乐观主义的典型表现,认为这种态度恰好同人生本质相矛盾。按照叔本华的逻辑,要取其人生又想摆脱痛苦,这是一个十足的矛盾。
  再次,叔本华把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的哲学看作是对斯多葛派的推进。叔本华反对莱布尼茨,认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像莱布尼茨所描绘得那样,而是为了使这一痛苦的世界蒙上一层假象的光环。
  叔本华对历史上乐观主义学说的批判是其痛苦观的思想准备,也是其痛苦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
  
  叔本华的痛苦观不仅仅是在伦理学意义上所论及的,而是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它包括三个内在的相互关联的因素,这就是从意志推论出欲求,进而得出痛苦的结论。至少对叔本华而言,这三者的联系是内在的、一体的、合乎逻辑的。
  叔本华的痛苦观的理论基础是他提出的意志形而上学。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与人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及其实质就是意志活动。
  首先,他认为意志是盲目的、任意的。在他看来,意志本身无目的,是一个无尽的挣扎与欲求,永远得不到安宁和满足;它的每一个别活动虽有一定的近期目标,但没有最终目的而盲目地起作用。与盲目性相关的是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受根据律约束,它本身无根据,是完全独立和绝对自由的。作为意志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的行为是服从根据律的,但“意志本身根本就是自由的,完全是自决的,对于它是没有什么法度的”,这种自由,决不是黑格尔所认为的对必然的认识,而是超越理性的一种随心所欲。
  其次,叔本华认为,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处不在的,不仅身体的活动是意志客体化的运动,而且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也有意志,世上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可以各不相同,但内在本质均为意志的同一,它是完整的、不可分的。在此,叔本华把意志的动力归结为人的强烈欲望。他认为,欲望能满足意志的饥渴烦躁,性欲是欲望的集中表现,是意志的真正焦点,性欲归属于表象世界的认识器官——人脑。它服从意志,更具有盲目性。
  叔本华强调人的感官需要和人的欲望,特别是性欲。离开了意志,就根本无法把握真实的人生。倘若人生归属于意志的支配,那么就必然地表现为欲求。人的活动本身都以意志的欲求为根本的动力。这样,在本体的理论层次上的意志形而上学一旦进入现实的人的活动,就体现为人的内在欲求。
  叔本华解释说,从人的身体直观到世界的各种存在物,其面临的课题就是自身的欲求,以便使自身能够生存下去。这种满足欲求的过程,就产生了各种复杂的意志活动。作为形而上学的意志恰好体现在现实人的活动欲求中。叔本华以这种双重化的解释去理解意志活动及其表现,把意志的根源和意志的表现看作是分裂的,这就从理论上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即从二者的分裂去设立人的存在与本质相互对立的理论根据。显然,叔本华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去思考人生观问题的。
  叔本华进一步推论道:意志产生了欲求,那么欲求本身具有非满足性的特点,这对于人而言就是痛苦,因而欲求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欲求总是因需要而生,需要又因缺乏、因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起,而缺乏、不满也就是痛苦。这欲求在人就如不能解除的口渴,所以人生来即有痛苦,人是千百种欲求和需要的凝聚体,如此多的欲求和需要很少能够得到满足。即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所以人总在痛苦的阴影之下。欲望永无餍足,需求无穷无尽,满足则瞬息而逝。欲求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像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持了乞丐的生命一边明天延长他的痛苦”。这是由于欲求追逐着满足,而其满足就质量来说都具有相对性,绝对的特征在于非满足性,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痛苦。从意志到欲求,从欲求到痛苦的相互替代,这就是叔本华痛苦观的理论论证线索。
  叔本华在确立痛苦这一形而上学概念之后,又从多侧面论述了痛苦观的理论内容,大体包括:
  其一,痛苦与矛盾。叔本华提出生命就在于矛盾,而痛苦是矛盾的必然表现,痛苦对生命来说是本质的。在他看来,与意志的客体化形式一样,痛苦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对人来说,痛苦所体现的矛盾也就是欲求与期待的不和谐,就是“欲求与达到”这一矛盾的分裂,痛苦不是产生于单纯的“没有”,而是产生于“想有”又“没有”这样的状况。
  其二,痛苦与知识。叔本华认为,世间唯有人的痛苦程度最深,因真正的痛苦只是由于人具有认识的明确性才可能出现,这就是说,人具有认识,可以掌握知识,就能通过认识之光去照亮意志欲求的各种活动,因而产生更深层次的痛苦。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他本身就愈痛苦。对叔本华来说,知识与痛苦成正比,“智慧愈高,痛苦愈深;知识越多,徒增烦恼”。
  其三,痛苦与个性。生命既然是欲求的活动,痛苦的展开,痛苦就是造成个体内在世界分裂的根源。叔本华指出,痛苦如果从典型的个体角度加以考察的话,从痛苦的深度可以管窥到个性的深度,只有完备的个性才能经历最深刻的痛苦。因此,痛苦作为刻骨铭心的心灵之苦,可以成为实现完整个性的必然途径。
  其四,人生作为求生意志的肯定。在叔本华看来,人这种生命现象无疑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确切地说,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求生意志赋予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生命的使命,所以人类是求生意志的最完善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叔本华认为,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生命意志所肯定(或决定)的时候,人生就是不幸的和悲惨的。
  叔本华把在追求目的时所受到的阻抑称为痛苦或缺陷,把意志达到它的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或满足,在这个意义上说,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短暂的,因为人的追求没完没了,人总会产生各种欲望。这种生命意志决定了痛苦和缺陷是人生的本质,而幸福则是基于这种幻觉,即认为在生活中找到了其实根本不可能碰到的东西,以为自身不断新生的愿望已经有了持久的满足。此外,如果人因为愿望一时的满足而不再追求,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它;这时,人的存在和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不可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地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是人的两种最后成份。”如此说来,人生从根本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的,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
  通过如此论证,叔本华提出了痛苦观所隐含的最终结论,这就是:痛苦是人生的必然境遇。叔本华在这里潜在地表达了他的意图:人不可能处在宁静的幸福之中,不可能达到完全和谐的状态,人生“从根本来说,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幸福,人生实质上只是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痛苦的状况”,人的命运就是困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
  对于人类来说,康德的绝对命令是不存在的,人也不能通过先验的自律原则达到内心的宁静;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是不存在的,人也不能在经过正反题到否定性命题中达到某种预先的理想的和谐。叔本华说,人就是矛盾,这种矛盾的表现就是生活的痛苦,人只能通过感受人生的痛苦,才能赋予生命以某种意义。这一观点经叔本华的系统发挥,到尼采那里得到了完成。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
  [2] 叔本华,陈晓希译:《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务印书馆,1996年。
  [3] 叔本华,李小兵译:《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4] 叔本华,任立、孟庆时译:《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
  
  作者简介:毛瑞芹,女,1972—,河南漯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哈瑞斯博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都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的人”,他一直为此扬扬得意。  有一次,哈瑞斯博士在校园的草坪上散步,一个年轻的绿化工人向他问好并和他聊起了天。那个绿化工人知道哈瑞斯博士是天赋极高的人,就开玩笑地说:“博士,我知道您从小就智商特别高,我想给您出一道思考题,看您能不能回答正确。”  哈瑞斯博士不相信这个年轻的绿化工人能提出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就点点头
他,只是一个农民,一个偏远山区的连电灯也没有见过的普普通通的种地人。他,四肢健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能糊口的生活。但,他并不觉得他过的生活有什么不好——毕竟,他所认识的人都和他过着同样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周围的人都争着往城里拥。也到城里看看吧。于是他就懵懂来到了城里。他用敬畏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城里人,城里那似乎捅破了天的建筑以及城里的一切。而城里人,也用同情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打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