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这说明了教育离不开生活,要想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运用生活中(即民间)的教育资源。同时,《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利用民间的美术资源,是十分必要而可行的。民间美术教育,作为民间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文明最富有民族内蕴与特征的一大标志。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思考,来谈谈对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意义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民间美术教育又是以素质教育理念开发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内容,所以,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补充,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创造性的教育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纲要》要求:“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因为积极的情感能够引导幼儿将来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建设这个社会,所以,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如果把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则能够通过美术自身的影响力和民间美术的亲合力,让幼儿懂得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以积极的情感去对待生活。
例如,“虎身上长刀”、“人长翅膀”等民间美术的造型,给幼儿展示了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世界,让幼儿在自由驰骋的想象中,抒发内心世界,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
因此,幼儿民间美术教育能够让幼兒自由抒发、心情舒畅,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二)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纲要》也在艺术教育的要求中提到:“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则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有效地激发,教师要给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
例如,民间的泥塑作品,色彩鲜艳,动物、娃娃身上都绘有漂亮的花卉图案,非常吸引人,幼儿都十分喜爱。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自由地玩泥,并不要求他们必须捏成什么东西,任由他们捏的“造型各异”:有的象鸡蛋、有的象油条、有的象月亮等。成型凉干后,再用水彩涂上各自不同的颜色,幼儿对自己创造的作品“情有独钟”,一种创造的快乐、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三)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对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而且还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经验的获得往往比间接经验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因为美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途径幼儿的心灵,从而让幼儿在直观印象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幼儿到现场与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例如,经常带领幼儿到民间美术馆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用心灵去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以丰富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策略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策略主要有: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发挥家长在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目前,集体教育活动仍然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所以,实施民间美术教育还需要依靠集体教育活动来进行。《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对每一个民间美术教育活动进行精心设计。
(二)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纲要》中提到:“为幼儿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增强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效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可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例如,我们在“涂鸦区”投放各种不同质量的纸、笔、颜料等,并在墙上贴着各种民间传统的图案,如:苏州彩灯、木刻版画等。让幼儿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尝试,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并在这个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发挥家长在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家庭和幼儿园就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两个重要载体。任何一项教育都需要家园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则更是如此。因为民间美术教育的资源主要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所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能够实现共同教育,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介绍给家长,请他们进行协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一名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教育实践证明:在幼儿园实施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激发其创造性、丰富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意义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民间美术教育又是以素质教育理念开发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内容,所以,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补充,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创造性的教育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纲要》要求:“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因为积极的情感能够引导幼儿将来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建设这个社会,所以,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如果把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则能够通过美术自身的影响力和民间美术的亲合力,让幼儿懂得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以积极的情感去对待生活。
例如,“虎身上长刀”、“人长翅膀”等民间美术的造型,给幼儿展示了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世界,让幼儿在自由驰骋的想象中,抒发内心世界,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
因此,幼儿民间美术教育能够让幼兒自由抒发、心情舒畅,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二)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纲要》也在艺术教育的要求中提到:“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则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了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有效地激发,教师要给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
例如,民间的泥塑作品,色彩鲜艳,动物、娃娃身上都绘有漂亮的花卉图案,非常吸引人,幼儿都十分喜爱。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自由地玩泥,并不要求他们必须捏成什么东西,任由他们捏的“造型各异”:有的象鸡蛋、有的象油条、有的象月亮等。成型凉干后,再用水彩涂上各自不同的颜色,幼儿对自己创造的作品“情有独钟”,一种创造的快乐、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三)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对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而且还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经验的获得往往比间接经验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因为美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途径幼儿的心灵,从而让幼儿在直观印象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幼儿到现场与民间美术作品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例如,经常带领幼儿到民间美术馆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用心灵去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以丰富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策略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策略主要有: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发挥家长在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利用集体教育活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目前,集体教育活动仍然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所以,实施民间美术教育还需要依靠集体教育活动来进行。《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对每一个民间美术教育活动进行精心设计。
(二)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纲要》中提到:“为幼儿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增强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效果,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可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例如,我们在“涂鸦区”投放各种不同质量的纸、笔、颜料等,并在墙上贴着各种民间传统的图案,如:苏州彩灯、木刻版画等。让幼儿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尝试,创造出自己的“作品”,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并在这个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发挥家长在民间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家庭和幼儿园就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两个重要载体。任何一项教育都需要家园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则更是如此。因为民间美术教育的资源主要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所以,发挥家长的作用,能够实现共同教育,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实施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介绍给家长,请他们进行协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一名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教育实践证明:在幼儿园实施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激发其创造性、丰富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