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对于同样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植树问题”,如果从“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进行研究,就是常见的“植树问题”;如果从“每行棵数与栽的行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成为了“杰克逊的栽树问题”。杰克逊是一位数学科普作家,在他的数学科普名著《冬天傍晚的推理娱乐》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9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这里,只要在同一直线(包括横、竖、斜)的3棵树都称为行。
人们一般会认为最多可以栽8行(如图1)。如果告诉你,实际上可以栽成9行,最多可以栽成10行,你能在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到相应的图示吗?
据说,大数学家牛顿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下问题:
10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类似这样的“栽树问题”,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道奇生在他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中也提出了下面一道栽树问题:
10棵树栽5行,每行栽4棵。如何栽?
而对于“20棵树每行栽4棵,最多可以栽几行”这一个问题的研究,绵延了几个世纪。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数学学习过程永远不能满足于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而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思考更具活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栽树问题”的研究过程,逐步学会利用基本图示进行变式优化的策略。
2. 通过对“栽树问题”解答过程的了解与图示的欣赏,感受数学爱好者与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以及数学的内在魅力。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类问题,叫做栽树问题。
师课件出示: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多少行?
师:谁能回答?
生:3行。
师课件出示图2的左边部分并说明:用图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就更加清楚了,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画出一棵棵树来吗?那么,怎样才能清楚、简洁地表示树和行呢?
生:用点和线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图2的右边部分。
师:如果老师给这道题加上一句话“三棵树成一条直线就成为行”,相信题目会更加有趣了。关于这个“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我们平常的“行”,是怎么样的呢?(生答)那这里的“行”和我们以前理解的“行”,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点评:怎样将一个著名的“高高在上”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起点连接,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原有的认识基础进行审题,从最简单的栽成3行开始逐步研究,然后在对“行”的新注解下提出问题,找准了思维的增长点。)
二、 由简到繁,递推规律
1. 从栽8行推导栽9行
师:在这个题目中,除了这3行,还有其他行吗?
生:可数出8行。
教师课件演示图3后,追问:同学们真善于活学活用,那么为什么棵数没有增多,行数却增多了呢?
生:有一些重复数。(师板书:重复数)
师:哦?重复?那你知道9棵树分别被重复了几次?
生:2次、3次、4次。
师:这些树的重复次数都一样吗?(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师: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那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进行——
生:分类。
师:对啊,看来同样是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也不一样。
师:对于同类的树,就不需要一一研究了,其实这里是9棵树,而我们待会研究却只需要——
生:3棵树。
师:聪明。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要来研究的栽树问题呢?
师课件出示题目:9棵树,每行栽3棵,栽9行,你觉得可以怎么栽?
师:你想到了吗?在纸上画一画。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重点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移动这个点的?为什么想到往里面移动?(见图4)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自己探索尝试,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这道推理题,真棒。
(点评:由栽8行推导栽9行,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于栽8行的图示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起点和思维的支架,有利于中下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用重叠问题的思考方法来区分不同点被重复的次数,也为学生总结增加行数的基本策略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这些小步骤重引导的方法,有利于社团活动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
2. 从栽9行推导栽10行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研究过,他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发现:9棵树,每行栽3棵,还可以栽10行。
师:我们能在9行的基础上,解决牛顿提出的问题吗?
这时有人明白了,开始自己画图(如图5)。
师: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请你也说一说思路。
(点评:实际上,9棵树每行栽3棵,栽成9行,还有其他的画法(如图6)。但是,就如何从9行的图示迁移到10行的图示,显然图5的画法更能使学生形成联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追求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的可持续性。)
3. 总结“9棵树,每行栽3棵”栽树问题的思路
师:在解决“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时,我们从8行的图示开始研究,找到了9行、10行这一些画法。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后教师小结:当我们得到一种结果或者结论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研究,像牛顿一样继续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点评: “9棵树,每行栽3棵”的栽树问题,从解决8行,到9行再到栽成10行,一步一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就是“探寻规律”,涉及“分类、重复、类比”等方法,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形成解决栽树问题的基本思路,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精神。)
三、 链接史料,感悟精神
1. 链接史料
师:同学们,其实“栽树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让许多的数学家与数学爱好者为之着迷。下面我们以“20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为例来了解它的历史。
早在16世纪时,古埃及完成了16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课件出示图7)
到了19世纪,美国的数学大师loyd Sam 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的18行图谱,而后还制成娱乐棋盛行于欧美。(课件同时出示图8)
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18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20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的栽树问题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课件同时出示图9)
2. 感悟精神
教师把图7、图8、图9用箭头连接,然后提问:从“16行、18行到20行”,经历了近400年的探索,你肯定有很多体会,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生: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答案出现。
生:不要满足于解决了一个问题,还要继续思考,并且提出问题。
生:要有研究精神。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栽树问题的背景知识,你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吗?
生:20棵树,每行4棵。还能栽更多的行数吗?
(点评:“栽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名题,通过上面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漫长与艰辛。同时通过对这些图示的赏析,也可以体会到图例的美感,以及数学名题的文化背景。)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 311200)
对于同样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植树问题”,如果从“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进行研究,就是常见的“植树问题”;如果从“每行棵数与栽的行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成为了“杰克逊的栽树问题”。杰克逊是一位数学科普作家,在他的数学科普名著《冬天傍晚的推理娱乐》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9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这里,只要在同一直线(包括横、竖、斜)的3棵树都称为行。
人们一般会认为最多可以栽8行(如图1)。如果告诉你,实际上可以栽成9行,最多可以栽成10行,你能在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到相应的图示吗?
据说,大数学家牛顿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下问题:
10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类似这样的“栽树问题”,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道奇生在他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中也提出了下面一道栽树问题:
10棵树栽5行,每行栽4棵。如何栽?
而对于“20棵树每行栽4棵,最多可以栽几行”这一个问题的研究,绵延了几个世纪。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数学学习过程永远不能满足于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而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思考更具活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栽树问题”的研究过程,逐步学会利用基本图示进行变式优化的策略。
2. 通过对“栽树问题”解答过程的了解与图示的欣赏,感受数学爱好者与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以及数学的内在魅力。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类问题,叫做栽树问题。
师课件出示: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多少行?
师:谁能回答?
生:3行。
师课件出示图2的左边部分并说明:用图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就更加清楚了,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画出一棵棵树来吗?那么,怎样才能清楚、简洁地表示树和行呢?
生:用点和线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图2的右边部分。
师:如果老师给这道题加上一句话“三棵树成一条直线就成为行”,相信题目会更加有趣了。关于这个“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我们平常的“行”,是怎么样的呢?(生答)那这里的“行”和我们以前理解的“行”,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点评:怎样将一个著名的“高高在上”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起点连接,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原有的认识基础进行审题,从最简单的栽成3行开始逐步研究,然后在对“行”的新注解下提出问题,找准了思维的增长点。)
二、 由简到繁,递推规律
1. 从栽8行推导栽9行
师:在这个题目中,除了这3行,还有其他行吗?
生:可数出8行。
教师课件演示图3后,追问:同学们真善于活学活用,那么为什么棵数没有增多,行数却增多了呢?
生:有一些重复数。(师板书:重复数)
师:哦?重复?那你知道9棵树分别被重复了几次?
生:2次、3次、4次。
师:这些树的重复次数都一样吗?(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师: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那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进行——
生:分类。
师:对啊,看来同样是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也不一样。
师:对于同类的树,就不需要一一研究了,其实这里是9棵树,而我们待会研究却只需要——
生:3棵树。
师:聪明。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要来研究的栽树问题呢?
师课件出示题目:9棵树,每行栽3棵,栽9行,你觉得可以怎么栽?
师:你想到了吗?在纸上画一画。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重点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移动这个点的?为什么想到往里面移动?(见图4)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自己探索尝试,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这道推理题,真棒。
(点评:由栽8行推导栽9行,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于栽8行的图示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起点和思维的支架,有利于中下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用重叠问题的思考方法来区分不同点被重复的次数,也为学生总结增加行数的基本策略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这些小步骤重引导的方法,有利于社团活动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
2. 从栽9行推导栽10行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研究过,他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发现:9棵树,每行栽3棵,还可以栽10行。
师:我们能在9行的基础上,解决牛顿提出的问题吗?
这时有人明白了,开始自己画图(如图5)。
师: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请你也说一说思路。
(点评:实际上,9棵树每行栽3棵,栽成9行,还有其他的画法(如图6)。但是,就如何从9行的图示迁移到10行的图示,显然图5的画法更能使学生形成联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追求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的可持续性。)
3. 总结“9棵树,每行栽3棵”栽树问题的思路
师:在解决“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时,我们从8行的图示开始研究,找到了9行、10行这一些画法。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后教师小结:当我们得到一种结果或者结论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研究,像牛顿一样继续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点评: “9棵树,每行栽3棵”的栽树问题,从解决8行,到9行再到栽成10行,一步一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就是“探寻规律”,涉及“分类、重复、类比”等方法,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形成解决栽树问题的基本思路,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精神。)
三、 链接史料,感悟精神
1. 链接史料
师:同学们,其实“栽树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让许多的数学家与数学爱好者为之着迷。下面我们以“20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为例来了解它的历史。
早在16世纪时,古埃及完成了16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课件出示图7)
到了19世纪,美国的数学大师loyd Sam 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的18行图谱,而后还制成娱乐棋盛行于欧美。(课件同时出示图8)
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18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20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的栽树问题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课件同时出示图9)
2. 感悟精神
教师把图7、图8、图9用箭头连接,然后提问:从“16行、18行到20行”,经历了近400年的探索,你肯定有很多体会,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生: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答案出现。
生:不要满足于解决了一个问题,还要继续思考,并且提出问题。
生:要有研究精神。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栽树问题的背景知识,你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吗?
生:20棵树,每行4棵。还能栽更多的行数吗?
(点评:“栽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名题,通过上面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漫长与艰辛。同时通过对这些图示的赏析,也可以体会到图例的美感,以及数学名题的文化背景。)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 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