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站式服务确保易地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就业难、社会融入难、社会交往难和心理融入难等问题是所有移民搬迁群体共通的问题。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区、融入新环境,是山西省定襄县从县委、政府到社区、部门所面临的新课题。
  激发内生力——让搬迁群众留人更留心
   搬迁是手段,就业是核心,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面对集中安置小区的搬迁户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为了让搬迁进城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日子过得有奔头、更舒心,定襄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反复论证,将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培训等各种要素一并考虑进来,进行资源整合,把新建成的集中安置点统一纳入县城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区负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支撑构架,全面推行“社区吹号、部门集合”一站式服务,使社区和县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扶志、扶智、扶德的主阵地,确保移民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让所有搬迁群众都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和基本公共服务。
   定襄县北城社区,是全县城乡交汇的“融合区”和移民搬迁的“承载区”,全县5个乡镇42个行政村搬迁的2696名搬迁村民移居于此。
   宋志虎一家所居住的惠众园小区就隶属于北城社区。宋志虎和每一位移民群众一样,都在欣喜“建新家”的同時,头顶还罩着“立新业”的愁云。在宋志虎茫然之际,社区举办的两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燃起了他创业的火花。参加了培训,有了厨技基础,又去太原精学两个月之后,选址、筹措,在社区、村委和第一书记的帮衬下,宋志虎在县医院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开了一家餐馆,开始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次创业,增收致富可期可待。
   “对于易地搬迁群众来说,搬新居、安新家只是摆脱贫困的第一步,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他们的‘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我们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以及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促进搬迁群众就业,确保他们收入稳定,住有居、富有业。”定襄县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说。
   2019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6个“扶贫日”之时,定襄县积极为搬迁对象搭建发展平台,把2019年金秋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开到了惠众园移民新村小区。几十个信息展示平台和咨询服务平台面前人山人海,全县近30余个部门及所涉单位为现场群众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求职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服务,有效地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到政府的关怀、政策的红利。仅当日就有40多家企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人。
  有事儿找社区——让搬迁群众水土相服
   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搬的不只是房屋,更重要的是搬迁后涉及生活等保障的问题,尤其是解决移民搬迁、就业、就学、就医等一系列难题。“有事儿找社区”这不仅仅是对搬迁群众一句体己话,更是一份郑重的承诺。为了解决搬迁群众“易搬难融”的问题,近年来,定襄县通过打造移民社区,建强组织、优化服务、精细治理、关注民生,使搬迁群众取得更多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建强组织,让搬迁群众“安心”
   近些年来,定襄县大力推进以党建助移民,进一步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拓宽党建工作覆盖面,为推动移民社区组织建设科学发展、带动移民增收致富、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供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为实现党建促进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北城社区是定襄县最大的移民社区,其社区党组织承载着团结移民党员和移民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使命。在这里“大党委”进一步得以延伸拓展,定襄县探索建立了跨地域、跨领域、跨层级式党建“飞地”联盟模式,实现体制内、体制外党组织建设同轨运行,实现共建共治,以期合力下好精准扶贫“一盘棋”。
   “紧抓党建引领这一核心,体制内,新设置社区党工委,完善居民代表大会、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20余项管理制度,搭建起‘一核心三自治’工作架构,让管理、服务、载体直达群众。体制外,持续完善‘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建联盟,吸收辖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党组织加盟,完善兼职会员、联系会议、供需清单、公示评比四项制度,推进‘吹号集合’,让居民点单、部门接单、党组织送餐精准服务到人到户。”定襄县居民办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北城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备,议事制度和阵地发挥作用情况全部走上正轨,党建群团等阵地建设的设施统一按照标准逐步配备齐全。
   针对易地搬迁社区新入住村民的党员,北城社区实行双层管理,社区党支部为管理主体,成立搬迁村民社区党小组,组织党员参加党内生活,原乡镇党委履行帮扶责任,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双向管理、结对服务,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管理不缺失、监督不落空;开展“社区连机关、党员联群众、大手拉小手、富裕带贫困、青壮帮老弱”活动,引导入住村民观念、生活、消费方式彻底向新型市民转变。
  优化服务,让搬迁群众“舒心”
   定襄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北城社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指挥中心和综合阵地。该服务中心以“情系社区,情暧万家”为宗旨,以“社区吹号、部门集合”工作法作为支撑,推动辖区各类党组织共驻共建,充分激活群团和社会组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协调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互联互动,把党建资源送到居民身边,共同奏响基层党建“大合唱”。妇女就业培训、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行动、扫除服务盲点,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后顾之忧,形成党建带群建促社建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特别是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针对所辖区域人群特点,划分为政务区、服务区、活动区三大区域,为社区居民及搬迁村民提供多元化、开放式的“一站式办理”综合服务。    政务区里设置的群团中心、大党委工作室、居民自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政务信息咨询服务;服务区配备功能齐全,服务大厅、智慧拓展阅览室、微服务室、志愿者服务站、爱心厨房、日间照料中心、心灵驿站、医疗保健中心等服务点开展有关社会服务组织所承担政府委托的社会事务管理及服务项目,同时还兼顾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服务;活动区设有多功能厅、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等,主要提供便民利民、文化娱乐等服务。
  精细治理,让搬迁群众“放心”
   北城社区根据移民搬迁人群特点,调整优化网格管理,设置惠众园移民小区党小组,整合各个搬迁村党组织力量,随时随地了解搬迁村村民的需求和困难,把服务精准投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北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党代表工作室的建立,让代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极大地拓宽了民情情意诉求渠道,成为群众的“连心桥”“暖心巢”“加油站”。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温馨家园”作用,实施“便民”工程,打造服務群众的“贴心家园”;实施“助民”工程,打造弱势群众的“暖心家园”;实施“乐民”工程,打造群众喜爱的“乐心家园”;实施“安民”工程,打造移民群众的“安心家园”;实施“聚民”工程,打造志愿服务的“爱心家园”。
   党建微平台、有声党建、远程教育等各级党建信息平台,强化线上线下场景互动,优化党建资源力量配置整合,提高党务政务服务效率,特别是细分老年人、退伍军人、老党员、困难党员、下岗职工、贫困户等人群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提高服务的精准度。
   党员活动室里更是作为党组织开展学习、工作、议事以及其他活动的前沿阵地,将为完善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提供基础保障。成为先进文化阵地和党员交流沟通的实用平台。文明社区居民、“优秀社区工作者”“最美社区干部”等评选活动为社区向好发展营造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搬迁群众在社区能踏实受到文明、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
  关注民生,让搬迁群众“暖心”
   随着北城社区图书阅览室全天候向居民开放,一波波送给易地搬迁群众的“福利”如约而至。新购置的10000余本图书已经摆上书架;线上图书馆栏目丰富,只需手机扫码便实现多种方式阅读;有声图书室让上了年纪的群众不用再使用老花镜放大镜,用耳朵就能“看书”;在解决群众年龄大、视力下降、无法长时间阅读等实际问题的同时,做到学习与时俱进,进一部提升群众提高素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最强声音。
   社区文体活动是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社区文明的有效手段,为了让移民搬迁群众更好更快地融入社区生活,北城社区通过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读书学习和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定襄县居民服务中心就组建了27支社区文艺宣传队伍,1000余人通过文艺宣传活动陶冶情操、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其中参演者不乏移民搬迁居民。社区篮球赛、社区乒乓球赛、社区文艺团体集中展示活动、社区居民大讲堂、免费观影、老幼共庆重阳节、集中观看大阅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节日走访等活动积极推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培养移民搬迁群众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一句“有事儿找社区”,寄托了移民搬迁群众的支持与信任。2019年,北城社区协助残疾人办理残疾证25人,为44名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障人士配发了相应的辅助器具,为社区有托养需求的人员进行家政、体检等上门服务,并开展社区一年一度的全国残疾人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残疾人登记。社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及维权等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爱心北城”这一社区品牌响当当。
   定襄县在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综合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党建引领,以安置点发展和稳定为导向,以搬迁群众“能融入”为目标,积极探索移民搬迁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管理上和生活方式上快速融入城镇社区,实现从“搬迁户”变“搬迁富”、从“外来客”变“主人家”、从“农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搬迁群众融入城镇社区、实现永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型社区综合治理新路子。
   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家乡发展会越来越好,未来也更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印发,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居民家电更新消费,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提升废旧家电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水平,为废旧家电生命周期管理有效实施提供多重保障。《实施方案》的实施,将通过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联动效应形成合力,在政策、渠道、模式、资金、管理、执法等方面对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提供多元化指导,预期将
期刊
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出席吹风会,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赵辰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进行表彰激励的系列通知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相关部门一道,紧抓关键环节、严把工作程序,积极开展激励措施制定、激励名单评选确定、督查激励成果运用等相关工作。5月5日
期刊
产城融合是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育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重要抓手。佛山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城市,截止到2018年,全市拥有村级工业园1025个,面积约178.06平方公里;拥有24.51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拥有禅城、南海、三水、高明沧江等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批准面积29.79平方公里。深入探讨佛山产城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提出未来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加快打造优质生活圈,对
期刊
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金果小区安置点位于集镇规划区内,占地47.26亩,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50户1188人、同步搬迁户23户76人。建设安置房12栋373套,建筑面积26888平方米;扶贫商业用房2栋,建筑面积5512平方米;配套建设中心完小1所、桥梁1座,以及水、电、路、绿化、路灯、公厕等附属设施,总投资1.36亿元。   一、对标准、严把关,精准识别定名单   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
期刊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五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此,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制定出台《指导意见》?   答:砂石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建设用砂分天然砂和机制砂两大类。其
期刊
河南省淅川县毛堂乡铭泽社区是淅川县委、县政府、毛堂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集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为一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总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投资约2000万元。社区住房全部为单元楼四层结构,共6栋,于2017年12月完成房屋工程竣工验收,同月底,搬迁群众搬迁入住。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选址。该安置点紧邻毛堂乡集
期刊
我国在消费环境优化方面持续发力,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发布、机构职能调整、大数据分析和信用监管等新的监管手段开始运用。不过经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座谈发现,在消费环境优化方面还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如法律法规完善、组织机构职能的清晰界定、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优化、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报告对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一、当前我国消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第三次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精神和滨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调研组赴漯河市考察调研粮食食品产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调研,进一步形成深化粮食产业发展“滨州模式”的思路和举措。   一、漯河市食品产业的突出优势   (一)企业集聚发展,“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名副其實   漯河市着力实施“小升规”“十百千”亿级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主食产业化工程,推进食
期刊
织金县平远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住房109栋5512套,共4958户22438人搬迁入住。安置点成立惠泽、惠民、恒大3个社区,现有群众党员122名、“两代表一委员”5名。2018年6月实现搬迁入住以来,平远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紧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聚焦“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目标,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五分”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分类摸底“强基础”
期刊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层层深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照企业的实际感受和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营商环境还有哪些差距?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还将推出哪些新举措?还将释放哪些制度红利?对此,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主要负责同志。   问:疫情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有企业反映,繁复的手续和程序导致获得感打了折扣。围绕让企业更好享受政策红利,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