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殊荣。该项目针对我国枣树虫害严重以及国内外市场迫切需要优质安全枣果的形势,以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枣果产量、质量为目标,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不同间作环境中枣林有害生物可持续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方法与措施,实现了枣林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与优化管理,由被动盲目的防治转变为主动的可持续生态调控,以满足市场上对安全枣产品的需求。
科研方向源于枣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枣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背景下,我国枣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粗放的经营模式导致每年20%~30%枣林遭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每年损失高达数10亿元以上。若能突破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将给枣业带来巨大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然而,实现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却并非易事,相关研究已成为农林产业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继续让枣产业和枣文化在新时代下永葆青春并展现新的特色,是王有年团队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这一思考和探索竟然持续了20年。
20年科技攻关路漫漫
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庄严的国徽下,王有年教授欣喜地看着大红的获奖证书,欣慰的笑容在那一瞬间定格。这一成果确实值得他欣慰,值得他欣喜:20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收获,20年科研积累也终成正果。回望20年来走过的路,他和他的团队,甘苦自知。
20世纪90年代初,他带领几位教师和学生一同走入山西吕梁开始科技扶贫工作。当地农民渴望脱贫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们。那一刻,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扶贫过程中,他和几位年轻教师注意到,当地很多农民都种植枣树。经过土壤分析后,他们进一步确定,当地贫瘠的土壤只能适宜种植枣树。而种植枣树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途径。如何提高枣的产量,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成为王有年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研究重点。于是,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指点下,在对山西吕梁的扶贫中,王有年带领的红枣团队与枣结缘,开始了漫漫科研路。而当年,和他一同前往扶贫的教师和学生也成为他科研团队的主要成员。20年来,他们风雨同舟,跑遍全国枣树的所有种植地和生产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20年来,他们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学者,不断壮大自己的科研力量;20年来,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单位,不同地方,但是,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始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孜孜不倦,潜心钻研。
20年来,他们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离着最终的成果越来越近。20世纪90年代初,王有年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枣树资源品种调查,对北京市及全国枣树品种进行了广泛调研,了解了每一品种的枣树生长特点,为此次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90年代中后期,北京农业初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开始注重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果品是北京主要农产品,其生产存在弊端:肥水需求量大,病虫害严重;化肥、农药投入量远高于一般农作物……果品安全令人担忧。王有年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趋势,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果品优质生态安全研究,对果品的有机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始注重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入21世纪,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朗,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果品概念深入人心。为此,王有年教授带领团队对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团队的成长促进了个人的发展”。近年来,团队共承担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4项,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共5项,发表论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建立多个生态标准化的果品示范基地。多名成员被北京市区县聘为农业专家,被中国科协聘为“科技套餐”专家和科技下乡团成员等。团队成员1人获高层优秀人员资助,1人获北京市优秀创新人才资助,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获得北京市名师称号,3人被外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
团队借助总结探索的校企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立起多个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注重从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科研助手,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的实习功能,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了许多硕士生和博士生。团队成员共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7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设计150余篇,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的郭辉力就谈到,3年科研助手经历让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和科研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为师,如何成为优秀科研人员。
打造现代枣业荣景
针对我国枣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的局面,王有年团队开始大力开展研究,迎难而上,力图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他们在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支持下,历经多年,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多部门联合攻关,分别从实验设计、林间调研、室内实验、区域示范、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等多层面入手,进行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据了解,该项目综合了果树学、果树生态学、果树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多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他们在研究枣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础上,创建并完善了枣林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的数据库。构建了有害生物调查与测报防治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管理的精准度。根据枣林不同季节和物候特点,创新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体系。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控制枣林害虫的环保新物质,为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与无公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项目在应用生态调控理论综合治理枣林有害生物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笔者通过查新与检索发现,国内外虽然在有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始终没有把整个枣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及数量消长,探讨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关键技术。而王有年团队的研究,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枣产业整体上的把握和研究,他们创建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推广应用体系,克服了盲目使用化学农药的弊端,改变了枣林传统的经营模式,解决了枣林有害生物一直制约枣树发展的重大瓶颈,提升了枣果品质与环境保护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为生产无公害枣果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在枣业领域所作的努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推动了果树产业的进步与提升,并以领先的技术保持了我国在果树产业高效管理的优势与领先地位。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王有年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他们不是在果园搞科研,就是埋头于实验室。为了尽早取得研究成果,全体团队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往返奔波于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大量问题。他们采用了边调查、边试验、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简便、易行、高效、经济、安全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
如今,在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红枣挂满枝头,比以往更显丰硕。项目获奖后,王有年把所有荣耀都归功于团队的集体努力。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发展枣产业和枣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复兴民族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王有年团队期待着我国枣产业能够沿着更加高产优质、生态健康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进,也期待着中国枣文化能够借助枣产业发展的契机实现复兴并发扬光大。
(执笔人:刘铁军)
[责任编辑:张 雯]
科研方向源于枣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枣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背景下,我国枣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粗放的经营模式导致每年20%~30%枣林遭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每年损失高达数10亿元以上。若能突破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将给枣业带来巨大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然而,实现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却并非易事,相关研究已成为农林产业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
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继续让枣产业和枣文化在新时代下永葆青春并展现新的特色,是王有年团队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这一思考和探索竟然持续了20年。
20年科技攻关路漫漫
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庄严的国徽下,王有年教授欣喜地看着大红的获奖证书,欣慰的笑容在那一瞬间定格。这一成果确实值得他欣慰,值得他欣喜:20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收获,20年科研积累也终成正果。回望20年来走过的路,他和他的团队,甘苦自知。
20世纪90年代初,他带领几位教师和学生一同走入山西吕梁开始科技扶贫工作。当地农民渴望脱贫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们。那一刻,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扶贫过程中,他和几位年轻教师注意到,当地很多农民都种植枣树。经过土壤分析后,他们进一步确定,当地贫瘠的土壤只能适宜种植枣树。而种植枣树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途径。如何提高枣的产量,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成为王有年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研究重点。于是,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指点下,在对山西吕梁的扶贫中,王有年带领的红枣团队与枣结缘,开始了漫漫科研路。而当年,和他一同前往扶贫的教师和学生也成为他科研团队的主要成员。20年来,他们风雨同舟,跑遍全国枣树的所有种植地和生产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20年来,他们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学者,不断壮大自己的科研力量;20年来,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单位,不同地方,但是,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始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孜孜不倦,潜心钻研。
20年来,他们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离着最终的成果越来越近。20世纪90年代初,王有年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枣树资源品种调查,对北京市及全国枣树品种进行了广泛调研,了解了每一品种的枣树生长特点,为此次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90年代中后期,北京农业初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开始注重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果品是北京主要农产品,其生产存在弊端:肥水需求量大,病虫害严重;化肥、农药投入量远高于一般农作物……果品安全令人担忧。王有年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趋势,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果品优质生态安全研究,对果品的有机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始注重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入21世纪,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朗,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果品概念深入人心。为此,王有年教授带领团队对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团队的成长促进了个人的发展”。近年来,团队共承担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4项,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共5项,发表论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建立多个生态标准化的果品示范基地。多名成员被北京市区县聘为农业专家,被中国科协聘为“科技套餐”专家和科技下乡团成员等。团队成员1人获高层优秀人员资助,1人获北京市优秀创新人才资助,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获得北京市名师称号,3人被外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
团队借助总结探索的校企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立起多个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注重从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科研助手,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的实习功能,制定培养方案,培养了许多硕士生和博士生。团队成员共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7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设计150余篇,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的郭辉力就谈到,3年科研助手经历让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和科研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为师,如何成为优秀科研人员。
打造现代枣业荣景
针对我国枣产业遭遇发展瓶颈的局面,王有年团队开始大力开展研究,迎难而上,力图突破这一发展瓶颈。他们在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支持下,历经多年,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多部门联合攻关,分别从实验设计、林间调研、室内实验、区域示范、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等多层面入手,进行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据了解,该项目综合了果树学、果树生态学、果树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多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他们在研究枣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基础上,创建并完善了枣林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的数据库。构建了有害生物调查与测报防治的新方法,显著提高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管理的精准度。根据枣林不同季节和物候特点,创新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体系。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控制枣林害虫的环保新物质,为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与无公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项目在应用生态调控理论综合治理枣林有害生物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笔者通过查新与检索发现,国内外虽然在有关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始终没有把整个枣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及数量消长,探讨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关键技术。而王有年团队的研究,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枣产业整体上的把握和研究,他们创建了枣林高效生态调控的推广应用体系,克服了盲目使用化学农药的弊端,改变了枣林传统的经营模式,解决了枣林有害生物一直制约枣树发展的重大瓶颈,提升了枣果品质与环境保护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为生产无公害枣果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在枣业领域所作的努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推动了果树产业的进步与提升,并以领先的技术保持了我国在果树产业高效管理的优势与领先地位。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王有年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他们不是在果园搞科研,就是埋头于实验室。为了尽早取得研究成果,全体团队成员主动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往返奔波于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大量问题。他们采用了边调查、边试验、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简便、易行、高效、经济、安全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
如今,在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红枣挂满枝头,比以往更显丰硕。项目获奖后,王有年把所有荣耀都归功于团队的集体努力。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发展枣产业和枣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复兴民族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王有年团队期待着我国枣产业能够沿着更加高产优质、生态健康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继续前进,也期待着中国枣文化能够借助枣产业发展的契机实现复兴并发扬光大。
(执笔人:刘铁军)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