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 要大聲說出來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shixiao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1日,是人類世界至今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
  曾幾何時,“中國共產黨”五個字在已回歸祖國懷抱的港澳地區是敏感字、忌諱詞,沒人敢提,更別說大聲說出來。這讓千千萬萬流血犧牲,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領導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東方的中國共產黨人處於尷尬境地,更是咄咄怪事!
  今天,“中國共產黨”五個字在中國的港澳特別行政區應該大聲說出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奮斗史更應名正言順地講出來!因為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不講來處,何以安命!
  從50多個人到9500萬,從1921年至2021年整整100年,一批早期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年輕人在上海石庫門和浙江嘉義的紅船上完成了中國共產黨的組建,從此,這粒紅色的革命火種撒向中國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心田,在這片歷經滄桑和歷史磨難的貧瘠土地上,任憑風吹雨打,驚濤駭浪,頑強地生根、發芽、成長!
  這個黨以共產主義信念為支撐,以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幸福為己任,以“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早期理論為指導,建立起自己的人民軍隊,從“小米加步槍”起步,組建起紅色革命根據地,採取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歷經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血與火的洗禮,一舉推翻了長期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議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於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的天安門城樓上壯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持續了上百年的外國淩辱和一盤散沙的舊中國從此壽終正寢。
  在隨後拉開的72年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做出舉全國之力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血肉之軀,戰勝了不可一世現代化武裝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聯軍,取得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戰略性勝利,換來了中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
  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社會主義基礎建設與改造奠定中國的發展基礎;衛星、導彈、原子彈、氫彈、核潛艇在“勒緊褲腰帶”的年代,上天入海,鑄造起中國的銅墻鐵壁;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改革開放,確定中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以發展才是“硬”道理,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夯實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基礎;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推進脫貧奔小康,確定和鞏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議現代化強國新目標,引領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切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取得的偉大成就!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均壽命由建國初的35歲提高到今天的77歲;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2020年實現整體脫貧,走上由窮到富、由富到強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探索創造出一條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光明之路。這是世紀的奇跡,更是世界的傳奇!中國共產黨踏出的100年奮鬥路值得紀念、值得總結、值得大書特書、更值得宣講和傳承,而紀念和傳承,可以讓中華民族更快地發展、進步與崛起。
  香港和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理論,成功收回香港、澳門主權,徹底終結了外國殖民中國的歷史。二十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央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全國人民的關心幫助下,確保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一國兩制”順利實施,使得香港、澳門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參與國家發展和建設,書寫了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國兩制”理論實踐的香港、澳門成功篇章。
  歷史的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開創、發展、捍衛了“一國兩制”事業,是開宗明義、勇於創新、民主靈活的偉大政黨。中國共產黨是當之無愧的“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推進“一國兩制”事業,必須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誰比中國共產黨更深切懂得“一國兩制”的價值,沒有誰比中國共產黨更執著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維護“一國兩制”,就是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就是維護香港澳門的光明前途和港澳同胞的根本福祉。
  澳門作為中國“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澳”是根本原則和基礎。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澳門更需回顧和發揚建國前就與中國共產黨建立起的親密紐帶關系,繼承澳門老一代仁人志士參與祖國抗日救亡,支援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擁護中國共產黨建國立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底色,銘記光榮歷史,在中華民族開啟第二個一百年的偉大征程上,以主人翁精神,打開思想格局,破除僵化保守思維,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大膽創新,勇擔使命,在推進“一國兩制”事業,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堅持正確方向,彌補工作不足。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歷史進程中,找準自身定位、扮演積極角色,發揮應有作用,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做出澳門貢獻。
其他文献
一、文化建構是中華民族  凝精聚魂的關鍵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文化古國。在漫長和曲折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始終是緊緊連繫各個民族感情歸屬的精神紐帶。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中,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建構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不斷自強奮發和不斷煥然新生的重要力量源泉。從歷史上看,中國至少有三次重大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建構深刻地影響乃至決定了中華民族氣質的鑄成和民族精魂的凝聚。第一次是秦始皇掃六
期刊
六月國際黃金自高位下挫超過8%,一度下探至1750.49美元/盎司;大跌後引發了空頭回補和逢低買盤,疊加利多因素提振,黃金七月中旬一度收復50%的失地。今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七月油價觸及76.44美元/桶,推動大宗商品原材料等價格大幅飆升,導致通脹預期升溫。儘管通脹數據升溫,但德爾塔毒株擴散及美國勞動力市場等不確定性,美聯儲不敢過早收緊貨幣政策,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率持續下跌。以及德爾塔毒株在全
期刊
7月,艷陽高照,熱情似火,中國奧運健兒在東京2020奧運會上勇奪金牌的頑強表現在澳門掀起了高昂的奧運熱情。“坐在家中看奧運”“為國家隊加油”成為此時澳門社會和市民討論最多的話題,運動員們這種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不僅鼓舞了澳門的體育界,也鼓舞了澳門市民,一掃疫情籠罩下的灰暗,為大家帶來鼓舞和鬥志,為祖國自豪。   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免費授權澳廣視轉播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讓廣大澳門市民“足不出戶”
期刊
鄧永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通利建築置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澳門廣西聯誼總會會長、民福社會福利基金會副主席、澳門踢拳總會會長、澳門蔡李佛拳聯會會長、澳門青少年發展協會會長、大中華武術家協會副會長等。在事業成功之餘,身兼多項社會職務,關心社會事務,熱心公益慈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熱愛中華傳統文化,並致力發揚光大。   本期的人物專訪,特邀鄧永源先生,就社會公益、傳統文化等方面進行分享。  事業與
期刊
眾所周知,澳門地少人多,人口密度更是全球之最,這更顯得本澳土地資源尤為珍貴。長期以來,土地資源的嚴重不足也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其中一阻礙。但現實是澳門存在為數不少的閒置土地,究竟原因何在?如何善用這些土地資源,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改善澳人居住環境,值得大家探討和關注。   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澳門立法會施家倫議員、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唐繼宗理事長、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律師、澳臺青年
期刊
7月26日,兒童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書城的暑假託管班遊戲互動。太原書城本著公益、免費原則,開闢400平方米專門區域,安排專人管理,為確有需要的家庭進行免費暑期託管服務。   7月14日,遊人乘船在湖南鳳凰古城沱江上的人造江霧中航行如在畫中游。江霧是由智慧人造霧系統生成,不但增加了負離子清潔空氣增濕降塵,還可讓遊人在鳳凰古城隨時觀賞到霧景。  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強降雨,在工地上開鏟車的李偉加入白
期刊
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面向全世界開放,並向全球天文學家徵集觀測申請。所有國外申請項目統一參加評審,評審結果將於7月20日公佈,觀測時間將從8月開始。  “中國天眼”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口徑、靈敏度等關鍵指標上全面引領國際先進水準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100多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從1994年提出利用貴州喀斯特窪地建造大射電望遠鏡的設想
期刊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於本年9月15日至27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澳門特區體育代表團8月30日向行政長官賀一誠辭行,並獲授予特區區旗及勉勵體育代表團爭取佳績。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授旗儀式上表示,囑咐代表團必須配合今屆全運會防疫措施和要求,將健康放在首位,回澳前亦需要做好核酸檢測,保障運動員及市民的健康。最後勉勵運動員在比賽中盡自己能力,爭取好成績,迎接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
期刊
創建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中央支持澳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國家賦予粵澳雙方的重要使命,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裡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應盡的職責。   深度合作區既是澳門破解空間局限難題、實現經濟多元發展的最佳空間,也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切入點,創建粵澳深度合作區,有利於澳門通過橫琴這個對接點獲取新空間、新動能和新機遇,不僅給澳門產業多元化、經濟社會轉型提供了明確出路,是澳門
期刊
1、根據澳門特區政府2021年度施政方針提出的:“特區政府致力善用已收回的土地,切合地區的現況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利用。”您認為澳門閒置土地的歷史原因是什麽?   澳門立法會施家倫議員:回歸前澳葡政府大量濫批、低價批給的土地,而商人亦未對大量批給土地進行開發,導致大量土地閒置,但隨著《土地法》規定的25年沒有利用便必須收回的規定;近年來,政府亦陸續因土地宣告失效而開展土地回收程序,然而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