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信用贷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解决客户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的迅速发展,让信用贷款成为为金融空白的填补,对农村信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信用贷款,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实力,同时解决了企业或者个人发展的资金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信用社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尽管农村信用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农户资金问题,同时也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带有着很强的旧制度体系,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
一、前言
农村信用自身的规模是比较小,在管理方面也是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信用贷款的不足、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这都是通过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的内容分析得知,也是笔者研究农村信用社的意义所在。
二、农村信用社贷款基本理论
(一)农村信用社的概念
信用贷款主要就是指向低收入群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数额较小,时间较短,在贷款中无需担保。对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而言,与其他的金融产品及扶贫项目等最大的不同是针对贫困或低收入群体而进行服务的,这也是信用社信用贷款最根本的性质;这种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财务管理上是独立的,其组成内容通常不同于国家及政府其他的补贴项目和扶贫项目。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最基本的内涵是面向低收入群体和持续性。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二者是并存的。
(二)信用贷款的特点
信用贷款的服务对象是低收入者,服务的内容是提供信贷产品,这种方式与银行其他的贷款业务是有区别的,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服务对象,信用贷款是以低收入(贫困者)为服务对象。
(2)贷款额度一般比较小,一般在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3)实现信用贷款,贷款人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和质押物。
(4)贷款手续比较简单。
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收入低的人员,具有扶贫项目的功能,而其作用发挥是非常成功的,我国2003年开始引入这种扶贫方式,但是其推广和实施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1初期试点阶段(2003年至2006年) 在试点阶段,我国政府的资金投入较少。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还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式小额贷款能否在我国实行,实行的可能性有多大。2项目扩展阶段(2006年至2010) 在扩展阶段,我国不仅接受国际捐助,同时政府可以开始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小额贷款对于相关工作进行扶贫,开通补贴等相关的模式,另外政府应该与金融机制落实。3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实施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 建设阶段,在央行的支持下,农村信用社成立,开始承担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功能,而且日益完善出一系列的申请手续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贷款的基本要求
根据《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向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贷款额度:
根据《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规定,贷款应该根据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和银行还款能力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并报备中国人名银行来核算贷款标准。
(2)贷款条件:
2年满18周岁,原则上要小于60周岁;3身体情况良好,能够储层单独立的民事能力;4每个家庭只允许宜人借款;5借款人及配偶不存在不良信用记录;6 借款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7有借款人必须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偿还能力好;8农村信用合作社规定的有关贷款的其他要求。
(3)贷款利率:
依据是央行的农村信用社主要就是实行小额贷款贷款基准利率,在具体的工作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偿还能力进行利率的调整。对于农村信用社贷款是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措施。
(4)贷款期限:
按季节或者按照年度来进行利息的结算;如果农户存在不及时归还的情况,可以适当调高贷款利率,在还款情况正常后在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如果是不可抗力导致的还款超期,也要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划分,但是不管怎样,贷款期限大多在2年内。
三、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从员工的风险意识是可以看出来,信用社从前台到后台的员工中,大多数的风险意识都不是很高的。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来看,农村信用社风险意识淡薄大多数是存在制度中的。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人才缺乏、资金链条紧张的现象发生。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对上下游的人员以及市场敏感度的预测是比较低的。同时,抗风险的能力也是比较差的,信贷风险逐渐的加大农村信用社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并不是十分规范的。由于农村信用社领导层次和客户经济风险的防范意识是比较淡薄的,这样就导致了可操作性风险会进一步的加大。
(二)信贷调查过于形式化
在贷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调查人员应该进一步的深入担保单位。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的权益进行分析。对个人或者企业的收入能力以及利润成本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关的账目进行全面的核实。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情况以及经济发的的趋势进行预测。
(三)对个人或者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不足
风险识别意识是建立在对企业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当前很多银行对个人或者企业的分析是有着比较严重的不足。企业在分析中,主要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对小微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更应该对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 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进行非财务分析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是对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这样就能够为银行的财务动态以及相关的判断标准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对于担保的分析,并不是从全面角度考虑的。对于以后信贷业务来说,担保主要就是进行抵押的几种形式。同时担保还可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因此,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风控问题产生的运用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宏观角度分析,农村小额信贷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内部和外部两种风险。外部风险主要体现为自然、市场、信用等风险形式,而内部风险则主要是利率及管理方面的风险。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因素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内部风险集中体现在管理和利率两个方面,在管理中,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机制不科学,很多制度都没有落实,是通过利率优惠的方式推广的,这就造成信用社带来利率与实际面临的风险不能形成科学比重,所以很多农村信用社担心风险过高而不愿意将贷款提供给农户,从而造成小额贷款无法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意义。
(三)农村信用社外部风险因素
由于农村经济是“靠天吃饭”的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而养殖行业也会受到疾病等因素影响。因此,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在很大反面也是农户不能及时还贷的客观原因。
五、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各个支行领导班子的风险意识,也要进一步纠正他们管理的理念,作为各级行业高级管理者,应该进一步的坚信“高效风险的管理水平”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的项目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也要明确划分对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区别。避免过度的强调回避风险而影响业务适度的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和业务的发展也是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银行应该促进业务的发展,提高收益的手段。
应该加强全员风险的管理意识,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措施。首先:应该考虑每位信贷人员的行为。银行的信贷人员在信贷存款业务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到相关的风险因素和相关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的大小防范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要明确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不只是领导阶层的任务。也是全体员工的任务。强化对小微企业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的自觉性
(二)完善对贷款者系统化调查
完善贷款精细化是防范信贷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对于贷款的管理也是十分薄弱的。在过去农村信用社放贷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就是重视放款,轻视管理。对于贷款后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十分重视的。对于这种粗放管理方式,导致农村信用社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也是比较低的。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贷款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在大多数时候是很难提出有效的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指标是十分重要,因此可以为信贷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对于提高农村信用社对企业或者个人活动要进行监管,同时要建立针对个人的预警风险指标。对监管系统进行建立,同时要设立贷款审批和实际使用明细,对贷款动态进行监督,要设立分期贷款体系,对担保方式进行动态监管。
(三)强化风险分析提高风险识别水平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第一笔贷款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应该根据报表来核实基础内容。关注企业主要资产和负债变动的情况,从企业变化中发现风险,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风险措施。杜绝信用贷款使用不当情况的出现,在贷款业务后,要对贷款过程进行核查,不能够忽视实力弱、贷款少的农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理解信贷情况,有效的分析信贷质量,及时的反应给管理层,从而确定整个项目期内的贷款质量以及项目的运行情况,确保农户在使用小额贷款过程中,符合相关规定,全面促进小额现代的功能实现。
六、结论
村信用社在实施开展小额贷款项目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风险。这些风险和问题笔者归纳包为:社小额农信贷款的监管风险;农户信用评定制度不完善;农户拖欠贷款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利率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农贷措施与农户要求不匹配;农村信用合作社資金不足其资金流失等等。分析完这些风险后要寻找防范这些风险的办法,主要包括:确立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创新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等级评级制度;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等等一些防范措施。(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一、前言
农村信用自身的规模是比较小,在管理方面也是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信用贷款的不足、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风险?这都是通过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的内容分析得知,也是笔者研究农村信用社的意义所在。
二、农村信用社贷款基本理论
(一)农村信用社的概念
信用贷款主要就是指向低收入群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数额较小,时间较短,在贷款中无需担保。对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而言,与其他的金融产品及扶贫项目等最大的不同是针对贫困或低收入群体而进行服务的,这也是信用社信用贷款最根本的性质;这种针对特殊群体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财务管理上是独立的,其组成内容通常不同于国家及政府其他的补贴项目和扶贫项目。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最基本的内涵是面向低收入群体和持续性。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二者是并存的。
(二)信用贷款的特点
信用贷款的服务对象是低收入者,服务的内容是提供信贷产品,这种方式与银行其他的贷款业务是有区别的,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服务对象,信用贷款是以低收入(贫困者)为服务对象。
(2)贷款额度一般比较小,一般在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3)实现信用贷款,贷款人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和质押物。
(4)贷款手续比较简单。
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收入低的人员,具有扶贫项目的功能,而其作用发挥是非常成功的,我国2003年开始引入这种扶贫方式,但是其推广和实施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1初期试点阶段(2003年至2006年) 在试点阶段,我国政府的资金投入较少。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还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式小额贷款能否在我国实行,实行的可能性有多大。2项目扩展阶段(2006年至2010) 在扩展阶段,我国不仅接受国际捐助,同时政府可以开始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小额贷款对于相关工作进行扶贫,开通补贴等相关的模式,另外政府应该与金融机制落实。3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实施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 建设阶段,在央行的支持下,农村信用社成立,开始承担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功能,而且日益完善出一系列的申请手续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贷款的基本要求
根据《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向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贷款额度:
根据《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规定,贷款应该根据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和银行还款能力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并报备中国人名银行来核算贷款标准。
(2)贷款条件:
2年满18周岁,原则上要小于60周岁;3身体情况良好,能够储层单独立的民事能力;4每个家庭只允许宜人借款;5借款人及配偶不存在不良信用记录;6 借款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7有借款人必须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偿还能力好;8农村信用合作社规定的有关贷款的其他要求。
(3)贷款利率:
依据是央行的农村信用社主要就是实行小额贷款贷款基准利率,在具体的工作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偿还能力进行利率的调整。对于农村信用社贷款是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措施。
(4)贷款期限:
按季节或者按照年度来进行利息的结算;如果农户存在不及时归还的情况,可以适当调高贷款利率,在还款情况正常后在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如果是不可抗力导致的还款超期,也要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划分,但是不管怎样,贷款期限大多在2年内。
三、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从员工的风险意识是可以看出来,信用社从前台到后台的员工中,大多数的风险意识都不是很高的。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来看,农村信用社风险意识淡薄大多数是存在制度中的。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人才缺乏、资金链条紧张的现象发生。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对上下游的人员以及市场敏感度的预测是比较低的。同时,抗风险的能力也是比较差的,信贷风险逐渐的加大农村信用社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并不是十分规范的。由于农村信用社领导层次和客户经济风险的防范意识是比较淡薄的,这样就导致了可操作性风险会进一步的加大。
(二)信贷调查过于形式化
在贷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调查人员应该进一步的深入担保单位。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的权益进行分析。对个人或者企业的收入能力以及利润成本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关的账目进行全面的核实。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情况以及经济发的的趋势进行预测。
(三)对个人或者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不足
风险识别意识是建立在对企业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当前很多银行对个人或者企业的分析是有着比较严重的不足。企业在分析中,主要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对小微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更应该对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 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进行非财务分析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是对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这样就能够为银行的财务动态以及相关的判断标准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对于担保的分析,并不是从全面角度考虑的。对于以后信贷业务来说,担保主要就是进行抵押的几种形式。同时担保还可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因此,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风控问题产生的运用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宏观角度分析,农村小额信贷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内部和外部两种风险。外部风险主要体现为自然、市场、信用等风险形式,而内部风险则主要是利率及管理方面的风险。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因素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内部风险集中体现在管理和利率两个方面,在管理中,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机制不科学,很多制度都没有落实,是通过利率优惠的方式推广的,这就造成信用社带来利率与实际面临的风险不能形成科学比重,所以很多农村信用社担心风险过高而不愿意将贷款提供给农户,从而造成小额贷款无法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意义。
(三)农村信用社外部风险因素
由于农村经济是“靠天吃饭”的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而养殖行业也会受到疾病等因素影响。因此,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在很大反面也是农户不能及时还贷的客观原因。
五、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各个支行领导班子的风险意识,也要进一步纠正他们管理的理念,作为各级行业高级管理者,应该进一步的坚信“高效风险的管理水平”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的项目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也要明确划分对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区别。避免过度的强调回避风险而影响业务适度的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和业务的发展也是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银行应该促进业务的发展,提高收益的手段。
应该加强全员风险的管理意识,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措施。首先:应该考虑每位信贷人员的行为。银行的信贷人员在信贷存款业务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到相关的风险因素和相关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的大小防范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要明确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不只是领导阶层的任务。也是全体员工的任务。强化对小微企业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的自觉性
(二)完善对贷款者系统化调查
完善贷款精细化是防范信贷风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农村信用社对于贷款的管理也是十分薄弱的。在过去农村信用社放贷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时候就是重视放款,轻视管理。对于贷款后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十分重视的。对于这种粗放管理方式,导致农村信用社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也是比较低的。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贷款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在大多数时候是很难提出有效的对策。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预警指标是十分重要,因此可以为信贷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对于提高农村信用社对企业或者个人活动要进行监管,同时要建立针对个人的预警风险指标。对监管系统进行建立,同时要设立贷款审批和实际使用明细,对贷款动态进行监督,要设立分期贷款体系,对担保方式进行动态监管。
(三)强化风险分析提高风险识别水平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第一笔贷款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应该根据报表来核实基础内容。关注企业主要资产和负债变动的情况,从企业变化中发现风险,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风险措施。杜绝信用贷款使用不当情况的出现,在贷款业务后,要对贷款过程进行核查,不能够忽视实力弱、贷款少的农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理解信贷情况,有效的分析信贷质量,及时的反应给管理层,从而确定整个项目期内的贷款质量以及项目的运行情况,确保农户在使用小额贷款过程中,符合相关规定,全面促进小额现代的功能实现。
六、结论
村信用社在实施开展小额贷款项目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风险。这些风险和问题笔者归纳包为:社小额农信贷款的监管风险;农户信用评定制度不完善;农户拖欠贷款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利率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农贷措施与农户要求不匹配;农村信用合作社資金不足其资金流失等等。分析完这些风险后要寻找防范这些风险的办法,主要包括:确立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扩展资金来源渠道;创新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信用等级评级制度;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等等一些防范措施。(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