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起效快,优于单纯纳洛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血宁;纳洛酮;急性;乙醇中毒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66-02中图分类号:R595.60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20
急性乙醇中毒是指过量饮酒或皮肤直接接触大量乙醇而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8月~2012年10月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38例,在常规洗胃、补液及纳洛酮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排除急性乙醇中毒合并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外伤者。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予洗胃、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纳洛酮0.5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加入30 ml舒血宁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滴(滴速60
作者简介:谢亚军(1974-),男,湖南省耒阳市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
4.观察指标治疗有效时间:治疗开始至患者神志完全清醒,答题清楚正确,对周围环境判断正确的时间间隔;临床治愈时间:治疗开始至患者共济失调症状消失,可无他人协助站立行走,步态平稳的时间间隔。
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讨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乙醇中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急性乙醇中毒主要机制可能有以下两点:①乙醇经胃和小肠吸收后迅速分布于全身,90%在肝脏代谢分解,过量的乙醇超过了肝脏氧化代谢能力而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其代谢产物乙醛等与体内多巴胺缩合成阿片样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样受体,临床上患者初始表现兴奋、共济失调,逐渐转入抑制状态,患者出现昏睡、昏迷,少数患者出现延髓中枢抑制,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②乙醇代谢时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导致肝功能异常,引起酮体蓄积、乳酸增高、糖异生障碍,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症状[1]。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人工合成的内源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竞争性与受体结合,迅速解除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有助于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恢复。纳洛酮能改善脑灌注,增加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纠正脑缺氧,因此,纳洛酮具有改善代谢和促进苏醒的双重作用[2]。此外,纳洛酮能刺激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成,改善乙醇在肝内代谢时出现的NADH增多,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通过消除自由基,实现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舒血宁为包含有银杏黄酮苷、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物质的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阻止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的受损[3]。动物试验[4]证实,舒血宁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脑水肿。②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5]。③对中枢神经递质有明显影响,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大脑单胺氧化酶[6]。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血宁联合纳络酮治疗在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单用纳络酮,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降低了心肺衰竭的风险,通过促进乙醇的代谢,达到良好的催醒作用,安全性好,与文献报道[7]一致。总之,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50951.
[2]李培杰,张朋,田金徽,等.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868871.
[3]梅松柳,高俊霞.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片HIF1VEGF表达急新生血管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8):724726.
[4]闵珉,姚晨玲,王传军,等.大鼠全脑缺血1再灌注后银杏叶提取物减轻脑水肿机制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908908.
[5]韩洁,尹晖明,韩玲梓.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328330.
[6]史勇,王雷.舒血宁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0):15551557.
[7]彭惠忠.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应用舒血宁联合纳络酮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2):225.
(收稿日期:2012-12-27修回日期:2013-06-10)
(编辑:崔群飞)
【关键词】舒血宁;纳洛酮;急性;乙醇中毒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66-02中图分类号:R595.60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20
急性乙醇中毒是指过量饮酒或皮肤直接接触大量乙醇而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8月~2012年10月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38例,在常规洗胃、补液及纳洛酮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排除急性乙醇中毒合并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外伤者。3.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予洗胃、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纳洛酮0.5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加入30 ml舒血宁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滴(滴速60
作者简介:谢亚军(1974-),男,湖南省耒阳市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
4.观察指标治疗有效时间:治疗开始至患者神志完全清醒,答题清楚正确,对周围环境判断正确的时间间隔;临床治愈时间:治疗开始至患者共济失调症状消失,可无他人协助站立行走,步态平稳的时间间隔。
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讨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乙醇中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急性乙醇中毒主要机制可能有以下两点:①乙醇经胃和小肠吸收后迅速分布于全身,90%在肝脏代谢分解,过量的乙醇超过了肝脏氧化代谢能力而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大脑,其代谢产物乙醛等与体内多巴胺缩合成阿片样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样受体,临床上患者初始表现兴奋、共济失调,逐渐转入抑制状态,患者出现昏睡、昏迷,少数患者出现延髓中枢抑制,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②乙醇代谢时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导致肝功能异常,引起酮体蓄积、乳酸增高、糖异生障碍,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症状[1]。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人工合成的内源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竞争性与受体结合,迅速解除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有助于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恢复。纳洛酮能改善脑灌注,增加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液供应,纠正脑缺氧,因此,纳洛酮具有改善代谢和促进苏醒的双重作用[2]。此外,纳洛酮能刺激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成,改善乙醇在肝内代谢时出现的NADH增多,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通过消除自由基,实现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舒血宁为包含有银杏黄酮苷、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物质的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阻止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的受损[3]。动物试验[4]证实,舒血宁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脑水肿。②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5]。③对中枢神经递质有明显影响,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大脑单胺氧化酶[6]。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血宁联合纳络酮治疗在治疗有效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单用纳络酮,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降低了心肺衰竭的风险,通过促进乙醇的代谢,达到良好的催醒作用,安全性好,与文献报道[7]一致。总之,舒血宁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50951.
[2]李培杰,张朋,田金徽,等.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868871.
[3]梅松柳,高俊霞.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片HIF1VEGF表达急新生血管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8):724726.
[4]闵珉,姚晨玲,王传军,等.大鼠全脑缺血1再灌注后银杏叶提取物减轻脑水肿机制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908908.
[5]韩洁,尹晖明,韩玲梓. 银杏叶提取物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328330.
[6]史勇,王雷.舒血宁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0):15551557.
[7]彭惠忠.急性乙醇中毒昏睡期应用舒血宁联合纳络酮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2):225.
(收稿日期:2012-12-27修回日期:2013-06-10)
(编辑:崔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