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中“人人数学观”全新数学教学理念的提出, 分层教学法在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个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 面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差异大的情况,使每个学生不掉队,增强信心;正视学生智力、能力、情感、创造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
针对教学过程需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种种差异,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方法,实现优势互补,群体“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乐学高效课堂。努力设置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差异,实现高效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准备中的“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要对班内每位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对学生更好的“因材施教”,我个人认为,可以对班内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优秀层,他们学习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第二层发展层。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中等,有一定的上进心;第三层提高层,他们智力和基础较差,部分会有厌学情绪。对学生分层不等于对学生分组,分层只是教师在心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为了更好的安排教学,教师不能将这种分层告诉学生,那样容易伤害学生自尊,打消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备课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预留不同的作业,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才不会让分层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可以把教学大纲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制定为基础目标,由低层次的学生完成;把教学大纲中所有的要求制定为层次目标,由中高层次学生完成,同时要保证分层教学的落实。
二、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1)授课分层。授课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合”环节,也要有培优和补差的“分”环节,这样能够较好的解决好、中、差三个层次间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贯穿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上节课内容以及本节课预习掌握情况;在新课学习环节可以讲难点拆解成不同难度的小问题,可以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掌握到相应的程度,每個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教师上课时不断提问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个环节非常关键,可以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第一个层次是模仿性练习,考查一些简单、基本的知识点,与课本例题类似,目的是通过知识再现,使知识“内化”,达到“理解”程度;第二个层次是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比例题稍有变化,比教学内容有所发展、延伸,它可以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掌握”的程度;第三个层次是综合性练习,它可以检查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习题的选择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在学生完成任务时适当点播,帮助他们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课后的“分层教学”
(1)作业分层。作业可以反馈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但是对于每个班级来说都会有几个同学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他们或者不写,或者抄袭,老师和家长也是黔驴技穷,束手无策。这个现象的造成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习基础薄弱,老师留的作业千篇一律,超过了他所能完成的高度,家庭作业不仅没有起到反馈作用,还打消了学生积极性。因此,每天的作业应该采用优化弹性的作业设计,可以分为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提高性作业允许差生不做,探索性作业可以只供优生选择,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能力,尝到学习的喜悦。
(2)测试和评价分层。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和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为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学生自己选择。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分层教学,我较好的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生能力。但是它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例如分层教学如果处理不好会让学生认为受到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师生关系不好相处。
诚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更好地提高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使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从而促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教学过程需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种种差异,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方法,实现优势互补,群体“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乐学高效课堂。努力设置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差异,实现高效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准备中的“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要对班内每位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对学生更好的“因材施教”,我个人认为,可以对班内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优秀层,他们学习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第二层发展层。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中等,有一定的上进心;第三层提高层,他们智力和基础较差,部分会有厌学情绪。对学生分层不等于对学生分组,分层只是教师在心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为了更好的安排教学,教师不能将这种分层告诉学生,那样容易伤害学生自尊,打消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备课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预留不同的作业,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才不会让分层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可以把教学大纲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制定为基础目标,由低层次的学生完成;把教学大纲中所有的要求制定为层次目标,由中高层次学生完成,同时要保证分层教学的落实。
二、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1)授课分层。授课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合”环节,也要有培优和补差的“分”环节,这样能够较好的解决好、中、差三个层次间的矛盾,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贯穿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上节课内容以及本节课预习掌握情况;在新课学习环节可以讲难点拆解成不同难度的小问题,可以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掌握到相应的程度,每個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教师上课时不断提问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个环节非常关键,可以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第一个层次是模仿性练习,考查一些简单、基本的知识点,与课本例题类似,目的是通过知识再现,使知识“内化”,达到“理解”程度;第二个层次是发展性练习,这种练习比例题稍有变化,比教学内容有所发展、延伸,它可以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掌握”的程度;第三个层次是综合性练习,它可以检查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习题的选择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在学生完成任务时适当点播,帮助他们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课后的“分层教学”
(1)作业分层。作业可以反馈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但是对于每个班级来说都会有几个同学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他们或者不写,或者抄袭,老师和家长也是黔驴技穷,束手无策。这个现象的造成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习基础薄弱,老师留的作业千篇一律,超过了他所能完成的高度,家庭作业不仅没有起到反馈作用,还打消了学生积极性。因此,每天的作业应该采用优化弹性的作业设计,可以分为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提高性作业允许差生不做,探索性作业可以只供优生选择,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能力,尝到学习的喜悦。
(2)测试和评价分层。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和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为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学生自己选择。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分层教学,我较好的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生能力。但是它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例如分层教学如果处理不好会让学生认为受到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师生关系不好相处。
诚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更好地提高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使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从而促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