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要“减负”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93.1%的教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在回答“有机会是否会调换工作”时,50.8%的教师表示“会考虑”,31.7%的教师表示“无所谓”,只有17.5%的教师表示“喜欢这一职业,愿意终身从事教师职业”。教师队伍中,感慨“压力大的”超过9成,表示“爱本职”的不足2成。调查中发现,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
  面对车水马龙的繁华市景,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教师职业还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吗?作为教师还会为自身的职业感到骄傲与自豪吗?
  
  采访者:蔡明
  被采访者: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老师
  这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
  早上5:30起床
  07:00 之前到学校,签到
  07:20 带学生早读
  07:40—12:00上课,没有课程安排时在办公室坐班(期间不许离开办公室,不许看任何与你想跳槽的有关书籍,解答课堂疑问,备课,批改作业,辅导有问题的学生,处理班级的杂务)
  12:00—12:40 中午吃饭(学校食堂,和学生吃一样的饭菜)
  12:40—13:20 午休规定时间,期间需要辅导学生,处理事情(休息不好)
  13:30—17:00上课(没有课程安排时修改作业,备课)
  17:00 放学,可以离校(一般不会走,辅导学生,查看学生自习情况)
  18:00 离开学校
  18:30 晚餐后,批改作业,备课,安排家访
  23:00前后,休息
  高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了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言语中流露出许多感慨和无奈。
  
  A 、评价体制不合理,精神压力超负荷
  
  我在教师岗位工作了20多年,感觉最深的就是现在教育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跟不上。虽然很多评价制度都在思考中,但是真正付诸于实施的却寥寥无几。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分数上,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停留在教学成绩上。虽然各个学校在评价上都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考核,但是,除了教学成绩外,其他都是软尺度,很难拿出合理的评价方案。因此,实际上还是学生分数和教师的教学成绩在起决定作用。
  我们学校现在实行的“排名制”考核的标准,就是把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都用“柱状图”排出名次,然后学校召开全校点评大会,把“柱状图”名次用大投影仪器投射到墙上。这种做法使很多老师在心理和面子上都过不去,往往造成老师之间相互盲目攀比成绩,“窝里斗”的现象。虽然现在经常由区里统一改卷,但仍有很多老师存在弄虚作假,个人评卷标准很松,这对其他老师是极不公平的。另外,学校还在教师任用上实行“年聘制”,每年暑假由年级主任负责重新聘用,弄得我们学校的老师现在是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下岗”。甚至有的老师承受不了超负荷的工作,为了避免过度的压力,无奈地自己选择离开教师岗位。我们学校去年就有一位有着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在“年聘”的时候,主动要求调离教育一线,去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最后被安排到学生宿舍做管理员。
  
  B、舆论和家长的压力,难以承受
  
  上面的政策如今也是一天一个变,我们这些老师倒成了决策者的替罪羊和媒体指责的对象。就拿“补课”来说吧,今天三令五申严禁补课,明天又是一种默许的态度。两年前,我们学校只要一补课,就立马有媒体跑来曝光。现在呢?南京哪所学校周六没有补课?还有,平常总见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教师这样那样的劣行恶迹,这种极个别现象能代表教师的整体素质吗,用得着大张旗鼓地宣传吗?
  南京的教师这两年之所以成了社会和媒体指责的焦点,跟南京这两年在高考上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南京整体的高考成绩跟苏北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全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也是不公平的。一方面,现在南京的重点高中过于普及,中考升学率高,大部分初中生都可以升入三星级高中。这就使得中考的难度系数降低(相对于高考难度系数)。初中升学考试中,学生优、中、差的差异并不明显,高中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和苏北在教育模式上的差异所引起的。“县中模式”存在即合理,其长期的带有“奴”性的教育,使得苏北的学生在心态上就和南京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距,他们更善于接收,在学习上更有自觉性。而现在很多南京的孩子被当作全家的命根子,轻不得、重不得,养成了一身的享乐、娇气、任性、自私的坏毛病。老师急,孩子却不急,很多孩子都不肯学习。我教育一个学生:“要好好学习,教育能改变人生。”他一句话回得我没了脾气:“我现在过得蛮好的,干吗要改变啊?我不需要改变人生。” 学生不肯学习,就使得老师的工作成效降低,丧失成就感,也丧失了工作的动力。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孩子在学校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家长常常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向教师问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要归罪于教师。更有些糊涂的家长往往高估了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能上重点高中,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学不好都是你老师的错,这让人哭笑不得。于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良态度,也成了教师每天都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
  社会不理解老师,学生怨老师太苛刻,家长又怨老师不负责,这些都给我们这些老师带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
  
  C、教师健康状况,无人关注
  
  每个从教多年的老师都会有一身的“职业病”。经常熬夜备课,造成睡眠不足,很多老师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7个小时;长期伏案工作使许多老师都患有严重颈椎病和关节炎;工作压力大,长期压迫神经,还会有经常性头疼、高血压、低血糖、头晕、呕吐,失眠等病症。而学校本该从老师们的健康着想,为老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事实上是,学校对老师没有任何照顾。此外,学校的办公环境也比较糟。我们学校是一个年级组共用一个办公室,20多个人待在一间房子里,不但显得拥挤,空气质量也差。学校当初是出于团结老师、形成好的教学环境的目的,但事与愿违,这样的办公环境能好吗?不但对教学没有益处,还影响相互间休息和工作。
  还有,现在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做老师的既要加倍用心于教学,而获得的心理报偿却又相对渐少,容易导致心理枯竭感的产生。心理枯竭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病,而教师更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D、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令人寒心
  
  有人指责教师拿着高工资却不尽心尽力教学。教师的工资高吗?我们学校,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年收入也就在3万左右,南京市其它学校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那些对中学交钱上学不满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请不要再说那些钱是给了教师!学校的收入并不等于教师的收入,你交给学校的钱,教师是根本没有机会拿到的,我们只有自己的工资和相应的奖金、津贴、上课费!就拿周六的补课费来说,按照南京市的有关规定,周六补课按照每个学生1.2元一节课收取,也就是一个班50名学生每节课收取补课费共计在60元左右,但我们学校的老师发到手的是25元每节课,从90年代到现在就没变过。其间也有老师向上面反映过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下文。
  我们学校现在要求老师一个人最少带两个班级,上了年纪的老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在日常的教学授课工作中要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得疲于应付各种繁琐的检查,如:听课记录、业务学习笔记、教案、会议记录、和学生的谈话记录、班会记录、昨夜批改记录、学习心得、教学计划、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公开课、考试卷面分析、考试总结、工作总结等。有人说我们老师是20小时工作制,虽有些夸张,但也颇为形象。
  此外,学校还在管理上片面地借鉴苏北的高中模式,强调严格管理。我们学校现在就实行“坐班制”,每个月要把基本工资3/7作为保证金,没有缺勤记录才能实发。有发现离岗的就要扣奖金,连请假也要扣工资,而且还是累积扣,这月扣了扣下月,一直到扣光年终奖为止,弄得现在很多老师生病也不敢请假。学校的一位女老师怀孕流产,不得不在家休息,但学校依然扣发其工资。这种非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老师们看不到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希望。
  再看看公务员,他们朝九晚五,下班还可以轻松享受生活,可是教师呢?我们很多老师在下班后还在思考着怎样把课教好、怎样把学生管理好,有时做梦喊的都是学生的名字。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公务员比,只能说明我们这些老师在中国还不被当成真正的知识分子,不被认可、不被接受,教师的脑力劳动都是廉价的。如今,许多年轻教师都在拼了命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外面都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可是,我们老师也有家庭、孩子和老人啊。我们也只是教育的执行者、是教育上的弱势群体,我们无权、无钱、无关系!”高老师在采访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现在的老师们仍然是起五更,睡半夜,笔耕不辍,教书育人,可他们的收入待遇、生活水平,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都使老师们不由觉得心灰意冷。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的职业,老师们不仅要承受来自家庭、生活和工作单位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并不随着下班而减轻。因此,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下,老师们难免产生职业疲倦感,更是有很多人无奈地选择跳槽。高老师呼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生活现状。
其他文献
本刊编辑朱鸿(朱广金)编余勤于写作,近三年在《诗刊》、《文学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等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纪实报告、小说一百多篇(首)。其中,《表弟和表嫂》、《呆子五大郎》、《春天妈妈》、《大花这个女人》、《瘦叔与胖婶的关系》、《一个矮女人和七个高男人》等六部中篇小说,受读者好评。长篇小说《纪委书记》即将完稿、《大奶村》和《一个人的命》正在写作中。诗歌《我发现一枚雨花石》,
期刊
被称为“海上霸主”的航空母舰,是海军装备体系中璀璨的宝石,当代远洋舰队的中坚与核心。与核潜艇一样,这个“指天窥地”的立方作战平台,是强大海军力量的主要标志。在和平时代,一支游弋在海洋的航母编队,也是国家实力和声望的象征。因此,世界各主要大国在发展航母上,可谓不遗余力,并在今年掀起了一股新的航母建造热。  未来10年中国周边航母多。在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当中,唯独中国没有航母。而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不
期刊
[编者按]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公开战场上用兵如神,运用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法,各个歼灭敌人。而在秘密战线上,更是用谍如神,曾派遣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以各种合法身份,打入敌特内部;或利用各种关系发展特殊党员。这些地下党员凭着大智大勇、“出污泥而不染”,充当红色特工,不断向“娘家”发送敌人绝密作战计划和有价值的情报,有了他们,解放军犹如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敌人的动向就像隔着玻璃,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敌人一出动
期刊
彩旌拂花海,八月盛会开。  有朋远方来,妙歌入天台。  京华秀色浓,山岳舞长虹。  一鹤排云中,万鸽向晴空。  日月驱双轮,圣火照天红。  银河落九霄,鸟巢化神工。  千秋家国梦,奥林匹克风。  把酒醉韶光,挥手迎归鸿。  陌上芳菲绽,青天舒画卷。  一梦跨百年,无违赤子愿。  圣火盈紫气,天涯共此时。  长袖舒彩绸,古国焕新机。  亚洲之雄狮,东方之巨龙。  昂首风雷动,耸身走百虫。  巍巍泰山
期刊
盗墓、帝王陵发掘之是非,不是今日才出现的,至少在秦末就有争议。  项羽盗掘秦始皇嬴政陵时,虽然理由很充分,就是要惩罚这位暴君,将其生前横征暴敛之物挖出来重归天下,但刘邦却将其列为“十大罪状”之一。  虽然有是非之争,但有一点也不得不承认,盗墓掘陵者盗财泄愤,造成不可估量损失的同时,客观上也做了好事。如同战争造成破坏的同时可以传播文化一样,盗墓的“文化贡献”不肯定也不行。不然,由于自然力的破坏,不少
期刊
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缪国亮将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以其洒脱的心态,热心军内外的公益事业,广交朋友,乐善好施,已是人口皆碑。我以为这些大概就是将军退休之后最好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乐趣了。却不料他竟以近古稀之年辛勤笔耕,接连写了两部杂文随笔集,令我为之惊讶。  新千年的某一天,我从北京回到南京,缪将军知道了,相约小聚。一见面,他拿出了一本油墨喷香的新书,说是送给我的。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他刚出版的一本杂
期刊
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已经悄然落下。这次盛会,不仅铸就了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新里程碑。更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之梦。“奥运是一个舞台,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与魅力”。北京奥运上,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自己的灿烂文化与日益提升的国力,更展现了更加开放、宽容、积极、勃勃向上的国家和民族心态。世界认识了中国,见证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而中国,更是收获了世界的信任与了解。北京奥运是过去30年中国融入世界的总结,也为中国
期刊
我对人物传记很有兴趣,不少知名人物出了自传,我都会买一本看看,从中了解他的一生,领悟他的见解,透视他的才华。  人生路,不外是一步一景,各有其趣,也各有其体会。如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其特殊性,也就各有其特殊的人生感悟,无论是知名人物还是默默无闻之辈。后者一般没有著书立说的念头,人生一世,赤裸裸地来,静悄悄地走,不想留什么影踪在世上,而我在这方面不甘于“安分守己”。  我从
期刊
地震是天灾,天灾是自然现象。“自然”原本是一个美丽而亲切的字眼,此刻却是大灾大祸的同义语!  生灵涂炭,家园毁灭,百姓遭殃!  谁不害怕,谁不畏惧?!  畏惧之后,想到了敬重,想到了“敬畏自然”这个命题。  远古时候,恐龙统治着地球,主宰着地球的命运。地球是纯粹的本义上的自然。世间万物,和平共处,结构平衡,食物与生活以至于生命的链条有机有序地“自然”。不知道强大的恐龙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地破坏了“自然
期刊
我的幼年是在上海度过的,生活也算舒心,祖父做小生意,父亲在公司开车,小日子过得也还可以,但大人也有忧心之处,因我父亲是司机。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大人说,开汽车穿着半件“红衣服”,因年幼不懂事,我就问母亲,什么叫半件“红衣服”。我母亲说,那时上海监狱服刑的人都穿“红衣服”,你父亲开车,一不小心,出了车祸,要坐牢,到监狱要穿“红衣服”,说开车的都穿了半件“红衣服”,说明随时都有出事的危险。说来也巧,他半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