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性,25岁.因"突然发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2个月"于2008年10月20日来诊,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无外伤史及家族病史。
【机 构】
:
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25岁.因"突然发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2个月"于2008年10月20日来诊,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无外伤史及家族病史。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2010年10月22日因“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1月,左眼重于右眼”收住我科。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指数/30 cm,双眼远视均矫正不应,眼压右眼12mm Hg,左眼8 mm Hg,双眼球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轴深度4CT,房水清,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散瞳查眼底:右眼底黄斑区呈半球形隆起,直径约1.5 PD,高度约2 PD,其它部
目的 观察氩激光类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眼科中心2年间确诊为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并接受氩激光治疗的患者55例(59只眼),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改变情况,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氩绿激光治疗(83.05%治疗1次、16.95%治疗2次).术后随访6~20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GEs)作用下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以及bFGF对该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AGEs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AGEs(AGEs-BSA)及其对照物并将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 半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1d、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行白内障摘除术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16例,根据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分别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pcIOL)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pcIOL),统计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细胞(CEC)情况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
目的 研究低中度近视人群眼压、角膜中央厚度与角膜球差及非球面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108例(216眼)低中度近视患者应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进行眼前节参数测量,得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象限(上、下、鼻、颞侧,水平、垂直方向)及不同分析直径(6、7、8、9 mm)范围的角膜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角膜球差.分别使用非接触式眼压仪及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眼压及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
目的 比较正常人和不同程度青光眼患者GDxVCC系统检测RNFL参数的不同,评价GDx各参数的敏感性、特异性,探讨GDxVCC系统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3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2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年龄相匹配的36人(36只眼)正常人进行GDxVCC系统和静态视野检查.GDxVCC系统检查,视盘周围视
先天性单眼双视盘伴双眼脉络膜缺损临床罕见,2011年3月我院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双眼干涩就诊于我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2.75DS=1.0;左眼视力:06,-1.25DCA ×50°=1.0.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转动自如.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直径约为3.0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虹膜完整,棕色,晶体透明;眼底后极部有两个视盘,上下排列,上方视盘大小与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治疗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短期的视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诊治的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连续病例32例(32眼),平均年龄(5.4±2.2)岁.所有病例使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经角巩膜缘切口穿刺进前房行前囊切开、晶状体切除、后囊切开、前段玻切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
目的 观察用角膜异物弧形铲治疗热性金属性角膜异物的效果.方法 一组用角膜异物弧形铲治疗50例患者;另一组用异物针或用注射器针头治疗50例患者,对比两组治疗金属性角膜异物的效果.结果 用角膜异物弧形铲,操作安全,简便,术后比对比组伤口愈合快,治疗病程短.结论 角膜异物弧形铲治疗的优点:(1)可一次完成处理角膜异物的治疗目的;(2)避免了刺入前房的危险.角膜异物弧形铲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工具
目的 总结临床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效果,分析手术原因的变化,探讨降低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率的途径.方法 回顾总结40例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分析手术原因,总结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包括人工晶状体偏中心或脱位19例(47.5%),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术中损伤10例(25%),人工晶状体度数误差7例(17.5%),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2例(5%),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