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我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学校体育工作。象征性长跑、“阳光体育”活动、课堂选项教学和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校本考核,结合各种各类校级球类比赛和一年一届的全校师生田径运动会,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学校体育的常规教育教学内容。但是,受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明显不足、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外体育锻炼跟专业学习经常产生冲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球类活动或比赛之外,现在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有关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在我们学校的推广实施,从而造成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越来越沉闷的现状。
二、如何拓宽渠道,造就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健身意识,塑造健全人格。
一)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如“两操一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训练运动队、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以球类运动项目为主的各种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富有特色的体育健康知识讲座、学校体育文化节等,起到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没有升学的压力,恰恰可以给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而挖掘各种可利用的校园体育文化资源,举办如火如荼的校园体育文化系列活动,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客观条件。
二)建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使其有松弛学习带来精神紧张的过程。而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积极倡导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多安排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多渠道拓展和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加强自控能力,增加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主观上解决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自主性问题。
三)构建“因地制宜、贵乎得法、讲求实效”的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受各种因素所限,我们无法像普通高中那样按要求开展课堂选项教学。但我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不受文化课科目教学的影响,那我们为何不把“快乐体育” 教学模式引入我们的课堂呢?之前,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的体育校本考核达标,使学生被动地参与以达标为主的体育课堂锻炼,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学生对单一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厌倦,造成目前很多学生被动应付体育校本考核,更甚者逃避参与体育锻炼,逃离体育课堂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单一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过多的纯田径类项目达标教学,进一步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而以往那种单调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了。
可以考虑优化组合学生、场地、器材、项目选择以及活动形式等因素。保留原有的体育校本考核,引入以球类项目为主的体育校本达标学习。每个学期安排丰富多彩的球类活动,通过“体育运动技能学分制”的形式,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期至少要选择一到两个球类项目基础技能学习,学完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分,对于积极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比赛、参与学校体育运动协会和体育选修课都将会获得额外加分。 这样,通过構建“因地制宜、贵乎得法、讲求实效”的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把学生拉回我们的体育课堂中来。
三、构建职中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堂,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需要处理和协调“必修”与“选修”项目之间的关系。锻炼“必修”项目,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而“选修”项目则体现娱乐性和观赏性。根据学校的实际,可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和跑、跳、投的素质等项目,雨天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设计出追求某种“特定效果”和形式组合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讲座。为了达到体育达标和考核的合格标准,每一个身体健康的学生都应该在一些考核项目上下一定的功夫,但由于学生都喜欢自主性地选择项目活动,为满足学生对课堂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同时为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提高考核和达标项目的标准,应该提示性地提供一些以“选修”为主的练习内容和形式的组合方案。
二)协调各班级学生、场地、器材、活动项目轮换之间的关系,活用现有的可利用的教学场地。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时期学校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在定场地、定班级、定器材、定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性和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开展。课堂学习的内容安排要经常变化,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校的操场热闹起来,也使学校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起来。
第二,任课教师尽可能制定出适合于教学班级所有学生的锻炼方案和形式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喜欢的运动项目参与其中,满足不同学生的活动需求和情感体验。还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控能力、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精神。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自定活动内容和形式,自我开设运动处方,充分发挥体育积极分子、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体育课堂拓展运动的组织与开展,从而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
三)要保证有足够的运动器材,使学生能玩得尽兴。以往,很多学生想玩什么却出现器材不足,几十人共用几副球拍,排了一节课还轮不上玩一次的尴尬局面。这大大地损害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毕竟很多学生原来还是比较喜欢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的。由于我们的教学班级大多数都是六十人以上的大班,我们每一节课基本都有三个教学班以上一起上课。如果可利用的体育器材不能保证的话,那就很容易造成少数学生在玩,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事实上,每逢体育课,我们的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玩无可玩”,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干脆不玩”的消极情绪。所以,我们要解决把学生吸引进我们的课堂,首先得保证他们玩有可玩。
一直以来,我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学校体育工作。象征性长跑、“阳光体育”活动、课堂选项教学和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校本考核,结合各种各类校级球类比赛和一年一届的全校师生田径运动会,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学校体育的常规教育教学内容。但是,受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地和器材明显不足、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外体育锻炼跟专业学习经常产生冲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球类活动或比赛之外,现在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有关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在我们学校的推广实施,从而造成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越来越沉闷的现状。
二、如何拓宽渠道,造就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健身意识,塑造健全人格。
一)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如“两操一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训练运动队、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以球类运动项目为主的各种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富有特色的体育健康知识讲座、学校体育文化节等,起到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没有升学的压力,恰恰可以给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提供了方便,而挖掘各种可利用的校园体育文化资源,举办如火如荼的校园体育文化系列活动,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客观条件。
二)建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使其有松弛学习带来精神紧张的过程。而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积极倡导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多安排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多渠道拓展和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加强自控能力,增加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主观上解决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自主性问题。
三)构建“因地制宜、贵乎得法、讲求实效”的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受各种因素所限,我们无法像普通高中那样按要求开展课堂选项教学。但我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不受文化课科目教学的影响,那我们为何不把“快乐体育” 教学模式引入我们的课堂呢?之前,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的体育校本考核达标,使学生被动地参与以达标为主的体育课堂锻炼,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学生对单一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厌倦,造成目前很多学生被动应付体育校本考核,更甚者逃避参与体育锻炼,逃离体育课堂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单一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过多的纯田径类项目达标教学,进一步扼杀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而以往那种单调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了。
可以考虑优化组合学生、场地、器材、项目选择以及活动形式等因素。保留原有的体育校本考核,引入以球类项目为主的体育校本达标学习。每个学期安排丰富多彩的球类活动,通过“体育运动技能学分制”的形式,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期至少要选择一到两个球类项目基础技能学习,学完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分,对于积极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比赛、参与学校体育运动协会和体育选修课都将会获得额外加分。 这样,通过構建“因地制宜、贵乎得法、讲求实效”的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把学生拉回我们的体育课堂中来。
三、构建职中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堂,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需要处理和协调“必修”与“选修”项目之间的关系。锻炼“必修”项目,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而“选修”项目则体现娱乐性和观赏性。根据学校的实际,可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和跑、跳、投的素质等项目,雨天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设计出追求某种“特定效果”和形式组合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讲座。为了达到体育达标和考核的合格标准,每一个身体健康的学生都应该在一些考核项目上下一定的功夫,但由于学生都喜欢自主性地选择项目活动,为满足学生对课堂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同时为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提高考核和达标项目的标准,应该提示性地提供一些以“选修”为主的练习内容和形式的组合方案。
二)协调各班级学生、场地、器材、活动项目轮换之间的关系,活用现有的可利用的教学场地。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时期学校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在定场地、定班级、定器材、定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性和娱乐性运动项目的开展。课堂学习的内容安排要经常变化,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校的操场热闹起来,也使学校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起来。
第二,任课教师尽可能制定出适合于教学班级所有学生的锻炼方案和形式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喜欢的运动项目参与其中,满足不同学生的活动需求和情感体验。还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控能力、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精神。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自定活动内容和形式,自我开设运动处方,充分发挥体育积极分子、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体育课堂拓展运动的组织与开展,从而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
三)要保证有足够的运动器材,使学生能玩得尽兴。以往,很多学生想玩什么却出现器材不足,几十人共用几副球拍,排了一节课还轮不上玩一次的尴尬局面。这大大地损害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毕竟很多学生原来还是比较喜欢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的。由于我们的教学班级大多数都是六十人以上的大班,我们每一节课基本都有三个教学班以上一起上课。如果可利用的体育器材不能保证的话,那就很容易造成少数学生在玩,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事实上,每逢体育课,我们的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玩无可玩”,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干脆不玩”的消极情绪。所以,我们要解决把学生吸引进我们的课堂,首先得保证他们玩有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