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隆白垩纪末期浮游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年代意义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吉隆县宗卓组顶部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G.gansseri带的上部至A.mayaroensis带的下部,年龄值在68-70Ma之间。据江孜至吉隆一带地层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对比,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半深水至远洋环境是在康潘晚期至白垩纪末期由东向西逐步结束的,在吉隆地区的结束时间至少已接近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界线时期。
其他文献
遗迹组构是由生物成因改造的沉积岩组构,是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文中运用生物扰动指数与遗迹组构组分图解综合分析方法在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中建
探讨了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留言平台建设和读者留言分析处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介绍了帕累托法则的内涵,阐述了帕累托法则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帕累托法则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辨证运用。
回顾和总结了杨式溥教授一生为中国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其公开发表的论著为基础,论述了杨式溥在中国石炭纪地层学、腕足动物化石、古遗迹学以及古生态学等研
介绍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显著特点,阐述湖北省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