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微交互设计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微交互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现有输入法进行对比,针对手机输入法键盘区界面进行分析,得出提升手机输入法界面体验的微交互设计要点与方法。
  关键词:微交互;输入法;界面设计
  一、输入法的发展及输入法的构成
  输入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图1。
  手机输入法的发展与手机的发展密不可分,除了技术的发展,推动每一阶段输入法发展的另外一大动力来自使用者的输入需求及使用体验[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使手机输入法向语音交互等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对比各主流手机输入法产品可知键盘区域的形式基本固定,各厂商在个性化主题素材和智能功能上发力。
  通过对比触宝、KIKA以及搜狗和百度等输入法,可将其结构归纳为输入法store与输入法键盘区两大部分。输入法键盘区承载了输入法产品的主要功能,输入法store是输入法的素材库。键盘区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四大内容:键盘模式、文本编辑工具、表情皮肤、工具箱,通常作为主导航位于键盘顶部功能区。就输入模式而言,有学者研究发现,九宫格键盘在输入中文、数字时表现优于全键盘,而在输入英文时则差于全键盘。[2]
  二、微交互理论及其在界面中的应用
  Dan Saffer定义微交互就是产品中涉及一种使用场景的交互,就是产品功能的细节。微交互由触发器、规则、反馈和循环模式四个部分构成,触发器启动微交互,规则规定微交互如何起作用,反馈传达规则信息,循环和模式构成微交互的元规则[3]。微交互与功能的区别主要在于规模和范围,举个例子:比如电话是功能;拨号就是其中的微交互。
  交互设计从桌面系统发展到移动设备再到智能环境进而发展到情感与心灵的交互[4]。好的界面能够引导用户以较少且有效的流程行为完成交互任务[5]。以输入法为例,当用户打开一个应用点击文本框后,自动弹出输入法面板,这实际上是输入法的系统触发器被激活的结果。又如GO输入法引导页面中的按钮(手动触发器)的设计,如图2。
  反馈的存在是向用户解释规则的,如KIKA输入法语言切换键,由于改变了用户被其他输入法培养起来的已有认知,在用户点擊时会出现消息提示。在使用Adobe Photoshop时按住键盘Shift即可实现连续选择,松开Shift则退出此功能。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弹簧模式。循环中最常见的就是条件循环了,例如,在网络链接的状态下,每隔一段时间系统检查一遍是否有新消息。
  三、输入法与微交互
  对多次精确点击及时有效的按键反馈,智能功能和键盘的界面设计会影响输入体验。麻省理工学院触摸实验室研究发现:多数成年人食指的平均宽度转换成像素为45至57像素;大拇指为72像素。[6]手机输入法界面是一个拥有众多触发器的界面,要最大化的满足触控要求。
  设计时首先明确规则,以触宝输入法切换规则为例,如图3。
  明确了规则,就要分析整个过程中用户与界面的触点有哪些。首先,切换过程需要用户触发,要有触发器;其次,要通过反馈让用户理解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可以怎么做。设计时,先确定需要传递的信息,再选择能有效传达这个信息的最有效的反馈方式,而且越重要的信息,反馈要越明显。用户体验最好的反馈不会让用户去猜测反馈的含义,并且与激活反馈的动作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触发器的设计应从控件、控件的状态、文本图示标签三方面来综合考虑。必须让用户在使用情境下认出来其是触发器,让人一看就知道能通过它做什么,而且要吸引人,同时保证触发器每次都触发相同的动作。例如,在百度输入法v7.7.1.1中键盘隐藏按键,在输入法输入区界面下,触发隐藏键盘;而在输入法文本编辑界面下,触发后返回键盘输入区界面。相同的控件不同的操作结果,会使用户操作过程中产生疑惑。根据微交互规则选择控件,如单一的按钮、开关、拨号盘等。继而确定控件所需具备的状态,如图4。
  标签应该简洁明确且保持一致,中文、英文、数字和符号的最优图符均是与其相对应的字符,而符号切换的最优图符是“符”字与一个表情符号的组合。[7]在手机输入法中,最常见的模式是弹簧模式,即英文字符的大小写切换模式,点击大写切换键,进入大写模式,输入一个大写英文字符后该模式自动退出;双击大写切换键进入持续大写模式,可持续输入大写字符直至再次点击该切换键时退出。
  四、结语
  输入法的界面可以看作是多个触发器的组合,设计前应先想好规则,并将各功能重新组织,将功能逻辑相近的触发器归类,列一张清单,按照上文所介绍的结构详细探索,逐一攻破,即把手机输入法产品当作是多个微交互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黄群,孙思.通用设计理念下移动设备输入法的交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09):93-95.
  [2]文涛,李雪,李晟,刘曦,秦宪刚,颜红艳.手机输入法可用性评估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2,(02):27-31.
  [3]Dan Saffer.微交互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M].李松峰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覃京燕.大数据时代的大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15,(08):1-5.
  [5]林晓玮.中文拼音输入软件的界面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5):53-55.
  [6]杨焕,陈星海.移动应用界面的触控微交互体验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5,(12):250-251.
  [7]曾国芬,王丽,葛列众,郑燕.触屏手机输入法状态切换键的可用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5,(06):22-28.
  作者简介:
  赵娅楠,硕士,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交互设计)。
其他文献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治思想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
摘 要:移动互联网生活下,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体验对信息的易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播者如果在碎片时间内不能有效提高大眾对数据信息的嗜求,那么信息的有效传递无从谈起。因此,将文本和数据信息以图像化、层次化、秩序化的方式提炼并加以重新排列就成为必然。本文旨在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实际案例来归纳数字界面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易读性;碎片化  [该文为201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主要特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德育渗透,拓展德育阵地,丰富德育形式,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用药认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60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事关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系予教师。建设一支道德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要求,也是培养千千万万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我把视角放在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上,就是注意到教师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淡忘了教师职业道德,旨在唤醒他们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呼,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重新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建设  
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即法制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在教学中,知识落实、处理灵活、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X  化学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如出一辙,互为表里,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化学发展认识史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表现出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
【摘要】《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方面的内容,面对教材中大量的历史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知识型的历史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品德性。怎样才能在历史题材教学中凸显品德教学的品德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准确定位目标,悟历史教学的‘品’性”;“把握教学内容,寻对接历史的‘人’性”;“ 关注学习对象,激历史体验的‘德’性”等策略来凸显小学‘历史
专利信息集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法律信息于一体,对专利信息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整合的具有战略性特征的专利工作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