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笔者就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先富共富”战略的效果与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先富后富;中国式新移民;资本外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的“部分先富”第一步战略已经基本实现。但这一战略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也存在这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和不足,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要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富共富”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行了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助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一政策成功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这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
共同富裕在提高居民收入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却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0年约为0.35-0.48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3-0.4的警戒线中国的社会中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社会实现公平与共同富裕的一个严重的威胁。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快速,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仍然举步维艰,进展相对缓慢。
1.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1)早期政策导致的初次分配不公。中国早期制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让中国的发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牺牲了公平,二元经济体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2)中国式新移民。与上世纪70年代末底层劳工为主以及上世纪90年代末留学生为主的两拨移民潮不同,第三次移民浪潮的主力军是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并且在新世纪的头10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各国都积极采用各种政策措施降低移民门槛,吸引新兴经济体的富人,带来资金。中国众多富人在富裕之后却携巨款加入他国国籍,这对于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发展战略的实现显然是有着很不利的影响,精英阶层的离国同样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存在着破坏性的作用。
(3)中国富豪的慈善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中国富人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公益意识的缺位。这一现象使得“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发展战略紧紧停留在了先富的阶段而没能继续下去以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令这一战略在中途夭折。
(4)资本外逃。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又称为资本逃避,资本非法转移等,是资金跨国界的一种异常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有分析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资本输出大国,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均属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能将资本转移出国的投资者大多都是拥有较多财富的人而未能将资本转移出国的人相对时低收入者或相对较贫穷的人,从而拉大贫富差距,这种财富转移引起的收入分配效应还会引起国内市场萎缩,私人消费降低,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从而对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5)中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力度不够。如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就存在缺陷,有一些高收入群体,偷逃税款使得旨在对收入实行再次分配的税收制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的顺利进行。
2.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有以下对策
(1)提高再分配的效率,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强化税收等政策措施在再分配调节中的作用,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先富群体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发挥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战略中的作用。
(3)加强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各种收入分配行为,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平。
(4)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扶持,促进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从根本上帮助落后地区经济起飞,而不再是简单地“输血式”扶贫。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研究 第25卷第1期 2008年1月.
[2]张 丹:《知识经济》2010年第10期.
[3]张 丹:《知识经济》2010年第10期.
[4]中国经营网.
[5]《金融时报》.
[6]高 邦:学位论文 2004 对外经贸大学 金融学.
关键词:经济发展;先富后富;中国式新移民;资本外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的“部分先富”第一步战略已经基本实现。但这一战略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也存在这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和不足,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要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富共富”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行了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助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一政策成功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这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
共同富裕在提高居民收入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却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0年约为0.35-0.48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3-0.4的警戒线中国的社会中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社会实现公平与共同富裕的一个严重的威胁。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快速,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仍然举步维艰,进展相对缓慢。
1.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1)早期政策导致的初次分配不公。中国早期制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让中国的发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牺牲了公平,二元经济体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2)中国式新移民。与上世纪70年代末底层劳工为主以及上世纪90年代末留学生为主的两拨移民潮不同,第三次移民浪潮的主力军是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并且在新世纪的头10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各国都积极采用各种政策措施降低移民门槛,吸引新兴经济体的富人,带来资金。中国众多富人在富裕之后却携巨款加入他国国籍,这对于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发展战略的实现显然是有着很不利的影响,精英阶层的离国同样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存在着破坏性的作用。
(3)中国富豪的慈善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中国富人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公益意识的缺位。这一现象使得“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发展战略紧紧停留在了先富的阶段而没能继续下去以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令这一战略在中途夭折。
(4)资本外逃。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又称为资本逃避,资本非法转移等,是资金跨国界的一种异常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有分析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资本输出大国,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均属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能将资本转移出国的投资者大多都是拥有较多财富的人而未能将资本转移出国的人相对时低收入者或相对较贫穷的人,从而拉大贫富差距,这种财富转移引起的收入分配效应还会引起国内市场萎缩,私人消费降低,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从而对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5)中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力度不够。如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就存在缺陷,有一些高收入群体,偷逃税款使得旨在对收入实行再次分配的税收制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的顺利进行。
2.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有以下对策
(1)提高再分配的效率,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强化税收等政策措施在再分配调节中的作用,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先富群体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发挥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战略中的作用。
(3)加强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各种收入分配行为,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平。
(4)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扶持,促进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从根本上帮助落后地区经济起飞,而不再是简单地“输血式”扶贫。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研究 第25卷第1期 2008年1月.
[2]张 丹:《知识经济》2010年第10期.
[3]张 丹:《知识经济》2010年第10期.
[4]中国经营网.
[5]《金融时报》.
[6]高 邦:学位论文 2004 对外经贸大学 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