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在校园流淌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12日,一封北京的来信让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沸腾了。这不是一封普通的来信,而是来自党中央的一封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寄给换于红军小学少先队员的一封问候信。“希望你们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学习一代代沂蒙英雄的精神品质,听党话,跟党走,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纸短情长,字字暖心。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谆谆嘱托也鼓舞着全校师生弘扬沂蒙精神,争做红色传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那一抹鲜艳的红
  位于沂蒙山区中心、沂蒙革命老区核心地带的沂南县马牧池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沂蒙红嫂精神”主要发源地,烽火岁月中这里涌现出“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先模人物。
  今天的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沂南县马牧池乡中心小学),前身就是抗战时期“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的“战时托儿所”。抗战时期,罗荣桓、王建安等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一些革命烈士的子女无人照顾,王换于创办了战时托儿所,抚养了4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2010年5月17日,马牧池乡中心小学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2013年9月26日,被授予“全国红军小学五星级学校”。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学校也成为沂南县打造红色品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若问换于红军小学的师生,最爱什么颜色?“红色”是他们最坚定的答案,那抹鲜艳已经深深地融进这所学校和师生的血脉中。在换于红军小学的校園里,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有红色元素:学校的主体建筑是深红色,既渲染红色文化氛围,也彰显学校的红色特色;在红色文化传承教室、红嫂纪念馆,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与红色文化亲密接触,感受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战时托儿所5D照片墙、革命历程宣传专栏和橱窗的设置,让学生能充分了解红军、游击队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事迹,学习革命前辈的可贵品质……这样的红色细节还有很多。
  “其实学校的红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于整个校园的教育环境里,好的教育,不需要不停地说教,而是要耳濡目染。”学校副校长刘长春说。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换于红军小学确立红色教育目标,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传承落地生根。在红色教育的推动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军小学五星级学校”“省级文明校园”“临沂市文明单位”。在红色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们品学兼优,高薪茹当选为山东省少工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马文联等3名学生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学生”。
  红色课堂“燃”起来
  3月17日,在换于红军小学操场上,以孟良崮战役中李桂芳为代表的32位妇女用7块门板和身体组成供解放军战士通过的“人桥”为素材创编的情景剧《女子火线桥》正在上演。台上的人演得真实、台下的人看得投入,台上、台下的师生泪花闪烁,激动不已。这是沂蒙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个例证。
  课程是加强学生红色教育的主战场。立足马牧池乡红色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特色发展情况,换于红军小学系统构建“五育融合”红色课程体系,相继开展了“红歌大家唱,真情献给党”“我是红色讲解员”“再现火线桥”“红色运动会”“红色研学”等活动,积极打造红星课堂,将沂蒙精神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促进红色基因传承走实、走深、走心。如今,革命战争年代“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人血洒疆场”的壮丽史诗,“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佳话时常回响在换于红军小学的课堂上。
  “让红色基因真正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学校教导主任武光玉说。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换于红军小学开展了PBL情境式学习,师生们共同踏上了“自主合作同领悟,探究体验共成长”的旅程。
  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充分挖掘各学科的红色育人底蕴,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等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教学与红色德育的统一。语文课上,学生读到红色革命故事时,会写读后感,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苦;数学课上,能利用支前数据编写应用题,感受沂蒙劳动人民的伟大;体育课上,则通过队列练习、推小车比赛、扔“手雷”比赛等,感受战争年代的场面;音乐课上,跟着老师学唱红色歌曲,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美术课上,绘出心目中的红嫂,表达崇敬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孩子自己去研究、探索和表演,可以在经历中丰盈内心,从体验中领悟真谛。”武光玉说。
  从体验中领悟真谛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五一”假期,红嫂纪念馆里,换于红军小学8名身着红军服装的“中国梦”红色小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红嫂的感人故事,“乳汁救伤员”“战时托儿所”“飞架火线桥”等红色故事再次将人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前来研学的学子和游客接受了一次“沂蒙精神”的洗礼。
  “学校开展了‘我是红色讲解员’的选拔、培训活动,由经培训合格的小讲解员担当讲解任务,利用假日,轮流到附近的沂蒙红嫂纪念馆义务为游客讲解,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爱国主义的大课堂中学习成长。”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刘庆文介绍,学校结合社团活动开发校本课程,成立红色教育办公室,设立“中国梦”红色小讲解员、红岩画社、舞动音符、红星足球俱乐部、剪之韵艺社、红领巾故事会6个社团,用歌声、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目前,学校的“中国梦”红色小讲解员社团已经走出校门,到山东省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做革命传统讲解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学校将红嫂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沂蒙影视基地等作为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学校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开展“了解家乡历史”“参观家乡红色遗址”“了解身边的革命故事”3个系列的沂蒙精神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经历中逐步将红色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积极开展走访革命老军人、退伍军人、新老红嫂等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模人物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学生通过走访调查、观看影片、阅读报刊等方式收集红色故事,使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内涵,促进健康成长。   “對于广大青少年学子来说,从红色教育中汲取养分、陶冶心性,是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必修课。今后,换于红军小学将坚定不移地把‘红色教育’课程改革做深做细做扎实,让红色基因在校园流淌、代代传承,为沂蒙老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积极的力量。”学校副校长李红岩表示。
  (本文图片由中国工农红军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提供)
  Red Genes throughout Schoolyards
  On June 12, 2018, a letter from Beijing excited Yinan Huanyu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Shandong. This is a greeting letter from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the young pioneers of the primary school. The letter of reply from the General Secretary is filled with care and love for teenagers, and his earnest instructions encourage the whole school to carry forward the Yimeng spirit, to strive to be revolutionary inheritors, and to pass on the red genes and the revolutionary torch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predecessor of today’s Yinan Huanyu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Mamuchi Township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inan County) is the “Wartime Nursery” founded by “Yimeng Mother” Wang Huanyu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On May 17, 2010, Mamuchi Township C e n t r a l P r i m a r y S c h o o l w a s officially renamed “Yinan Huanyu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by the Office of National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September 26, 2013, it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National Five-Star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The school has developed school-basedcurriculumincombination with club activities, established the Red Education Office, and set up six clubs, including the Club of “Chinese Dream” Red Docents, the Hongyan (Red Crag) Painting Club, the Dancing Notes, the Red Star Football Club, the Paper Cutting Art Club, and the Young Pioneers’ Story Club, influencing and edifying students in the forms of singing, dancing, etc. which are popular among students. The members of the Club of “Chinese Dream” Red Docents have gone out of the school, and served 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docents at the Shandong Mass Line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becoming a splendid landscape.
  The school has taken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Hongsao, the “Yimeng Mother” Wang Huanyu Memorial,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 Jiacai, and the Yimeng Film & Television Base as its after-school moral education bases and second classrooms for social practice to carry out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for learning the Yimeng spirit, allowing the students to gradually transform the red spirit into their own spiritual quality through tangible experiences.
其他文献
100年,时光荏苒,换了人间。然而,在岁月的磨砺下,总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本刊采访了7位党员,分享他们的初心和希冀。  不忘初心跟党走  我出生于1945年,1964年入伍,党龄54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和3位战友管周、李清荣、魏根东一起,从潍坊启程,行程1300多公里,先后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淮海
期刊
一个瘦削的身影,有时可以像山一样高大;一个普通的名字,有时可以被老百姓交口传颂。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再到“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继承了先辈遗志的共产党人,在祖国大地上,挥洒着自己的才智和汗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成就新的时代。  焦桐深扎人民沃土  “泡桐树啊叶叶绿,看见泡桐就想起了您,就想起了您……”这首在兰考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民谣,让人泪眼蒙眬。焦裕
期刊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带动。山东临沂革命老区的厉家寨、九间棚、代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模范村。勤劳、智慧的临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沂蒙精神,不断加快探索发展的步伐,使临沂这片土地成为农村改革创新的热土。  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山东省委上报的《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一文上亲笔批示:“此
期刊
在历史的进程里,革命文物不仅是一连串事件、英名和业绩的记录,更是一系列浩然正气、时代价值和精神升华的感召。每一处旧址背后,都有一个礼敬故事;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浓浓深情;每一次感动背后,都有一种心灵洗礼。近年来,山东省大力保护革命文物,努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宣言”照初心  在山东众多的革命文物中,1920年8月出版的中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十分
期刊
革命战争年代,有这样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从千里、万里之外,踏上烽火连天的中国战场,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建立了跨越国界的革命友谊。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与山东结下不解之缘,留下了永远铭刻在齐鲁大地上的红色印记。近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办、省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主题宣传活动来到他们曾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一个特别的党员  在临沂市莒南县人民
期刊
哈尔施塔特,一个奥地利小镇的名字。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如若看到它的照片,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里——明信片里童话一般的地方。  哈尔施塔特,是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小镇,深藏于阿尔卑斯山群山的怀抱中,位于险峻的斜坡和如宝石般的哈尔施塔特湖之间,被人们誉为“世界最美的小镇”。  哈尔施塔特湖是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14个湖泊中最富灵性的一个,四周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成为湖泊的天然屏障。湖
期刊
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这里既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战场,又有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根据地,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浓厚的红色文化和物质载体赋予这里丰富的红色资源。山东各地将“红色”与“旅游”有机结合,创新出丰富的红色旅游项目,这不仅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渠道、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亦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路”上,寻访红色印记  日前,临沂市“爱尚沂
期刊
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犹如一面明镜,启迪今人,照鉴未来。为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全省宣传宣讲工作大局,在全省深入开展党史专题宣讲和基层百姓宣讲,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让党史进入田间地头,努力营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浓厚氛围。  村里来了宣讲团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什
期刊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老一辈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人生历程,是我们坚定理想、坚守信仰的光辉榜样。  七旬奶奶打卡“学习强国”  在淄博市沂源县北山村,有一位“读书奶奶”名叫左敦兰,今年71岁。几十年来,左敦兰靠着一本字典,坚持读书学习不辍。2019年1月,这位有着49年党龄的老奶奶买来
期刊
5条装饰一新的渔船,错落有致地竖立在村口,丝毫看不出旧渔船改造过的痕迹;由原木墩组成的几朵杏花,“盛开”在粉刷一新的民居外墙上,于细节处彰显特色;色彩明丽的“乡村会客厅”与湖水为邻,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漫步在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邵家岭村,充满艺术气息的画面随处可见,令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而在以往,邵家岭村却并非这般模样。一切的变化,要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这里开展的美学实践说起。  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