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医院都设有冬病夏治的科室,甚至连洗浴城、按摩房都挂出“冬病夏治”的招牌,7月15日是头伏,由于老病人抢着看病、新病人不断增加,各大医院的冬病夏治专科预约出现了火爆局面。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治疗需要注意什么?笔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盲目治疗。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一种治疗主张,主要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肺气肿等呼吸道慢性疾病,反复感冒的人群以及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腰腿疼痛等运动系统疾病以及冻疮、鹅掌风等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季毛孔开泻,易伤津耗气,造成阳气不足,夏季气候潮湿,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虚,水湿停滞,使冬季的发病有了基础。因此,我国传统中医提倡“冬病夏治”。通过对患者进行机体调理,增强抵抗力,减轻症状,从而预防或减少秋冬季节的复发。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节,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入冬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外治可以采用贴膏药的方法,内治可服扶正固本中药汤剂,内外合治的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穴位、擦浴、穴位贴敷药饼等等,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主要几种方法:“穴埋”——穴位埋藏疗法是将特定的异物埋植于人体穴位内,属于针灸疗法,经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对治疗哮喘具有增强刺激,疗效持久的特点。“化脓灸”——化脓灸是中国古代艾灸的一种,可以提高肌体的抵抗力。这种灸法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灼伤皮肤后,使之起疱、化脓,最后留有瘢痕,化脓灸常用于哮喘、慢性肠胃病及体虚的调理,能提高老人的抵抗力。“膏药穴贴”——这是眼下被患者广泛认可很有效的方法。它采用特制的膏药外敷在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渗透吸收,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化痰湿的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过敏性鼻炎的人大多为虚寒体质,多怕冷,遇冷容易出现鼻痒、喷嚏等情况,尤其是气候突变更明显。治过敏性鼻炎大多以穴位敷贴为主,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伏贴,如果在人体经络气血旺盛的三伏天穴位药物敷贴,能够温阳利气、散寒,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如果皮肤容易过敏不适用敷贴,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要是怕疼不敢针灸,吃点补阳散寒的中药也可以。
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多因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故中医有“五十肩”、“漏肩风”、“肩痹”之称。中医认为,在炎热的暑天,皮肤腠理松,表面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若采用独特的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同时配合一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药物加以治疗,能解除或减轻肩关节的疼痛、麻木、酸胀症状,到冬季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支气管哮喘是一组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老年人多为混合性哮喘。其发病既有过敏因素,又有感染因素,冬季多发,其病程缠绵。常见的治法有“隔姜灸”、“药物穴位敷贴”。“隔姜灸”是采取约0.3厘米厚的鲜姜贴在背部的大椎、定喘、风门、左右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位,然后将枣核大的艾绒置于姜上,隔姜熏燃。隔姜灸可使气血通畅,驱逐机体中的寒气,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药物穴位敷贴有调理肺气、温肺化痰,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患的作用。有效的饮食治疗也是夏天治疗哮喘的常见方法。夏季人体代谢加快,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消耗较大的病症。因此在日常膳食餐饮中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以保证机体的热能供应。蛋白质则要选择生理价值高的食品如乳类、蛋、淡水鱼、家禽等。亦可多吃些豆类及豆制品。虽然支气管哮喘在夏季以“补”为主,但要以“清补”为原则。饮食要清淡,忌食滋腻厚味煎炸之品。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为确保疗效,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 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厉害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觉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主要了解一下药性,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第二、第三次的治疗。等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因为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修复,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话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皮肤汗多者,敷帖之前应休息片刻待汗止后再行贴敷,必要时用干毛巾擦干汗液,贴后休息片刻待牢固后再行离开,此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孩童需家长监护,限制其剧烈活动及大声哭闹,防汗出敷贴脱落。
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很多人容易苦夏,吃得少,睡得少,消耗又很大,身体的免疫力自然会下降,在冬病夏治前,最好适当吃些冬瓜、苦瓜等消热去暑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使治疗事半功倍。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进食一些补益之品,如白参、西洋参、银耳、燕窝等,这种防病治病的方法与冬病夏治是一脉相承的。同时适度锻炼,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冬病夏治不是人人适宜
不少人把中医“冬病夏治”中的敷贴治疗当成一般保健,甚至让无证行医者趁机钻了空子,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冬病夏治,用中药敷贴等冬病夏治法治疗前必须经过医生的明确诊断,否则甚至会起相反效果。
冬病夏治适用于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这些疾病到夏天,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属阳虚(脾肾阳虚)、气虚(肺脾肾气虚)、虚寒者。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疾病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但要注意的是,下列人群不适宜夏季敷贴治疗:1.孕妇;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3.对贴敷药物有明显皮肤过敏者;4.皮肤长有疱、疖以及有破损者;5.哮喘正在发作者、咳嗽剧烈、发热的病人;6.冬病夏治敷贴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
另外专家提醒,根据以往经验,年轻病人大多在三伏开始后才开始集中就诊,中老年患者大多是老病人,有些已经冬病夏治了两三年,要效果明显继续巩固治疗应提早预约,以免错过最好的治疗阶段。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一种治疗主张,主要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肺气肿等呼吸道慢性疾病,反复感冒的人群以及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腰腿疼痛等运动系统疾病以及冻疮、鹅掌风等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夏季毛孔开泻,易伤津耗气,造成阳气不足,夏季气候潮湿,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虚,水湿停滞,使冬季的发病有了基础。因此,我国传统中医提倡“冬病夏治”。通过对患者进行机体调理,增强抵抗力,减轻症状,从而预防或减少秋冬季节的复发。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节,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入冬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外治可以采用贴膏药的方法,内治可服扶正固本中药汤剂,内外合治的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穴位、擦浴、穴位贴敷药饼等等,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主要几种方法:“穴埋”——穴位埋藏疗法是将特定的异物埋植于人体穴位内,属于针灸疗法,经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对治疗哮喘具有增强刺激,疗效持久的特点。“化脓灸”——化脓灸是中国古代艾灸的一种,可以提高肌体的抵抗力。这种灸法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灼伤皮肤后,使之起疱、化脓,最后留有瘢痕,化脓灸常用于哮喘、慢性肠胃病及体虚的调理,能提高老人的抵抗力。“膏药穴贴”——这是眼下被患者广泛认可很有效的方法。它采用特制的膏药外敷在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渗透吸收,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化痰湿的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过敏性鼻炎的人大多为虚寒体质,多怕冷,遇冷容易出现鼻痒、喷嚏等情况,尤其是气候突变更明显。治过敏性鼻炎大多以穴位敷贴为主,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伏贴,如果在人体经络气血旺盛的三伏天穴位药物敷贴,能够温阳利气、散寒,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如果皮肤容易过敏不适用敷贴,可以采用针灸疗法,要是怕疼不敢针灸,吃点补阳散寒的中药也可以。
肩周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多因感受风寒之邪而发病,故中医有“五十肩”、“漏肩风”、“肩痹”之称。中医认为,在炎热的暑天,皮肤腠理松,表面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若采用独特的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同时配合一些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药物加以治疗,能解除或减轻肩关节的疼痛、麻木、酸胀症状,到冬季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支气管哮喘是一组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老年人多为混合性哮喘。其发病既有过敏因素,又有感染因素,冬季多发,其病程缠绵。常见的治法有“隔姜灸”、“药物穴位敷贴”。“隔姜灸”是采取约0.3厘米厚的鲜姜贴在背部的大椎、定喘、风门、左右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位,然后将枣核大的艾绒置于姜上,隔姜熏燃。隔姜灸可使气血通畅,驱逐机体中的寒气,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药物穴位敷贴有调理肺气、温肺化痰,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患的作用。有效的饮食治疗也是夏天治疗哮喘的常见方法。夏季人体代谢加快,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消耗较大的病症。因此在日常膳食餐饮中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以保证机体的热能供应。蛋白质则要选择生理价值高的食品如乳类、蛋、淡水鱼、家禽等。亦可多吃些豆类及豆制品。虽然支气管哮喘在夏季以“补”为主,但要以“清补”为原则。饮食要清淡,忌食滋腻厚味煎炸之品。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为确保疗效,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 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厉害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觉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主要了解一下药性,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第二、第三次的治疗。等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因为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修复,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话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皮肤汗多者,敷帖之前应休息片刻待汗止后再行贴敷,必要时用干毛巾擦干汗液,贴后休息片刻待牢固后再行离开,此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孩童需家长监护,限制其剧烈活动及大声哭闹,防汗出敷贴脱落。
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很多人容易苦夏,吃得少,睡得少,消耗又很大,身体的免疫力自然会下降,在冬病夏治前,最好适当吃些冬瓜、苦瓜等消热去暑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使治疗事半功倍。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进食一些补益之品,如白参、西洋参、银耳、燕窝等,这种防病治病的方法与冬病夏治是一脉相承的。同时适度锻炼,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冬病夏治不是人人适宜
不少人把中医“冬病夏治”中的敷贴治疗当成一般保健,甚至让无证行医者趁机钻了空子,其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冬病夏治,用中药敷贴等冬病夏治法治疗前必须经过医生的明确诊断,否则甚至会起相反效果。
冬病夏治适用于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这些疾病到夏天,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属阳虚(脾肾阳虚)、气虚(肺脾肾气虚)、虚寒者。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疾病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但要注意的是,下列人群不适宜夏季敷贴治疗:1.孕妇;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3.对贴敷药物有明显皮肤过敏者;4.皮肤长有疱、疖以及有破损者;5.哮喘正在发作者、咳嗽剧烈、发热的病人;6.冬病夏治敷贴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
另外专家提醒,根据以往经验,年轻病人大多在三伏开始后才开始集中就诊,中老年患者大多是老病人,有些已经冬病夏治了两三年,要效果明显继续巩固治疗应提早预约,以免错过最好的治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