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人教版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内容,主要针对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深刻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猛烈冲击传统的生活及交往方式的形势,引导中学生既积极参与绿色网络构建,也充分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
【学情分析】
当前互联网已经充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的中学生未来将可能面临两个世界:一是我们世俗的这个世界,另一个是互联网的世界。网络空间是一个电子化创造出来的环境,它有无限维度,是一个比现实生活更有吸引力的万花筒世界。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面对海量资讯和信息,他们往往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面对不良信息,他们也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推波助澜,对他人造成损害等等。中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网络交往的规则,培养网络生活能力,享受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网络规则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评价能力,提高收集、筛选、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在网络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健康网络生活的两种方法:学会自我保护;遵守道德和法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媒介参与网络生活。
【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本课把网络交往的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构课,从网络中的常用工具和常见现象入手,先引导学生分享网络生活经验,再用微课归纳网络生活常用规则,然后选择近期发生的网络真实事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体会、感悟网络生活规则,达到强化意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整个课堂从“整体感知,提出问题”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迁移应用,拓展延伸”,呈递进式结构模型,是模块教学的典型构课方式。
教学方法:微课讲解法、经验分享法、情境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前重复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
模块一(新课导入): 网络生活多奇妙
师:手机是当今时代人们最依赖的工具之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几乎人人会用,个个拥有,不少人甚至拥有多部,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PPT展示手机桌面,提问:
(1)手机桌面上的图标各代表什么软件?这些软件各有什么用途?
(2)微信是我们最常用的交流软件之一,你知道它有哪些功能吗?这些功能能满足我们的什么需要?
(3)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人们如此青睐手机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许多人的手机桌面都不止一张,因为手机里的软件太多,一张桌面不够用。现在,软件对于人来说,不怕做不出,只怕想不到。人们青睐的不仅是手机,更是手机所承载的网络,和依靠网络支撑的各种应用软件。手机网络及其软件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丰富多彩、更便捷更能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意愿的生活空间,即“线上生活空间”。但是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决定了网上的生活是精彩与无奈相伴,“天使”与“魔鬼”并存。要想在这里生活愉快,我们就必须得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第一模块,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用当下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手机及网络对我们生活的重大作用,用网络生活的重要性突出网络生活中的技巧与规则的重要性,既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模块二:网络生活有技巧
师过渡:同学们也是资深网民,不少同学不仅把现实中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网络里的生活也是如鱼得水,获益良多。老师其实是网络时代的移民,想先向同学们学习几招“线上生活经验”。
活动一:经验分享坊
活动方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至少选择前三个问题中的一题(也可以多选)进行合作探究,第4题是每组必答。各小组选1-2名代表发言交流。
思考题:
(1)你在网上的活动有哪些?你觉得自己对网络的应用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2)有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网友吗?你和他们交往有什么成功经验?
(3)如果你建了一个新的班级群,你希望你的群友们怎么做?
(4)归纳本小组的网上生活经验。
师小结:在无处不在的WiFi、4G空间里,同学们培养了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对于如何过健康的网络生活,同学们的确是颇有心得,可以归纳为三点:积极利用,善于自我保护,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相互借鉴、交流分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网络生活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在交流反思中内化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和批判能力;同龄人的经验往往更能被学生学习和接受,有利于提高班级整体媒介素养。同时本环节中,教师还实现了自身角色由教学到助学地位的转变,凸显生本理念。
活动二:规则直播间
师过渡:老师对于如何健康地生活在网络空间,也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我用微课与大家分享。
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
(说明:微课中的文字是解说词,图片为选取视频中的主要画面。微课制作:谭锋)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光纤覆盖,移动4G的应用,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而如何让青少年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根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总网民规模达6.49亿,均为世界第一。 更为关键的是,在所有网民中,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23.8%。
人们在网上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极大地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青少年也受到了不健康网站的侵害。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泡网吧的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有的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大多数黄色网站中小学生可以随意进入;更有70%的少年犯罪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呢?
我们一起来分享几种妙招,这就是“二不要” “三提高”“二遵守”。
对策之“二不要”:
在网上和网友聊天时,一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即不轻易泄露个人的资料。
二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面对网友发出的邀请时,一定要冷静;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同学、家长或老师帮助;不要把网友作为自己唯一的情感需求。
对策之“三提高”:
一是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网上人品难区分,匿名交友风险多,赴约切莫单独去,小心谨慎没有错。
二是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网上陷阱真不少,是非真假要分清,擦亮眼睛辨真伪,善恶美丑心中明。
三是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网络是个大市场,各种诱惑真难挡,健康网站常光顾,浑身都是正能量。
对策之“二遵守”:
一是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在网上聊天时,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正所谓:文明幽默常在口,情真意切话语柔,你我和他手挽手,网络道德心中留。
二是上网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等。这正是:网络自由法律在,自我约束洁身爱,侮辱他人不可取,传播病毒更不该。
同学们,诱惑永远存在,陷阱就在身边。只有做到“二不要” “三提高”“二遵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网络规则,才能免受伤害,从而享受健康的网络 交往。
设计意图:在活动一中,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已经对网络交往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但并不系统、全面,老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本环节就在课堂的“必讲处”以生动形象、精准凝练的微课代替老师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兴趣,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本模块中活动一是生活经验,活动二为理论归纳,两个活动相结合,共同完成本模块的任务:“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模块三:网上困惑我支招
师过渡:微课把网上交往的规则,归纳为“二不要”“三提高”“二遵守”。这些能不能解决我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我们再来在实践中检验一下。
PPT逐层播放以下一则网上消息:
有点想分手了……
楼主:我是正宗上海人,1988年生,在外企做BR。爸爸在国企已经退休,妈妈是学校老师,还有两年退休。谈了个男朋友,有一年了,外地的,人工作能力强,卖相是我喜欢的那种,但是因为没有家庭支援,近几年难以买房。我爸妈是极力反对我找外地人的,尤其还是穷的外地人(这是妈妈的原话),毕竟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吃苦的。
我也有点动摇了。尤其是今年,在男友的再三要求下,让我去他老家过年,我同意了,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在他家的第一顿黑咕隆冬的晚饭,我难以下咽……我决定分手回家。
该帖子发出后,被网友以《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为题广泛转发。仅微博上就被转发5万次,此外还得到17万条评论、7万点赞,是2016年春节期间最火的新闻之一。
师过渡:尽管在网上引发热议,但澎湃新闻搜索发现,此事的真伪一直未能确定,多名网友指出网帖内容存在疑点,可能只是一则炒作。看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师小结:网络生活的纷繁复杂和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要求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公民必须具有媒介素养和媒介批判能力。我们应当做到:
(1)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在网上“轻举妄动”,才能免受网络伤害。
(2)要把网络生活当作是现实生活的补充,能在现实中解决的生活问题,最好不在网上求助,涉及个人及他人隐私时,更加要特别慎重。
(3)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自身做起构建绿色网络环境。
(4)要学会选择,善于分享。要以解决个人问题和个人兴趣爱好为原则选择分享信息及知识,对与己无关的事情,特别是涉及他人隐私的事情则要保持理性围观的态度。
(5)以善良正直的品行参与网络生活,热爱付出,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
(在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中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用当前发生的典型网络事件,用能凝聚师生共同参与和广泛交流的话题式问题,引导学生对这种有代表性的网络现象进行反思、评判,既能让学生对微课的知识进行应用,又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媒介批判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圆满完成第三模块的主要任务:“迁移应用,拓展延伸”。
二、专家点评(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李晓东)
听完姚老师这节课,再读教学设计,为此课蕴含在理智分析中的热情,冷静思考中的关怀所打动,便更加沉浸此课所营造的话题氛围中。这是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有突出的亮点:
姚老师把本课教学所有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构课,按照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的逻辑顺序,构建了层层递进的三个模块,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网上生活是一个整体,各种应对技巧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形成网络生活的整体感;又简练课堂结构,使得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干净利落。
微课的使用是本课的亮点。在讲解策略上,此微课把网络交往的方法归纳为“二不要”“三提高”“二遵守”九字诀,符合数字法记忆规律。在对每一要点进行详细说明时,又采用先分析,再把具体准则归纳为学生喜闻乐见四句顺口溜的方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识记的兴趣。从微课的使用策略来看,它既紧承上一环节的学生自主交流,以老师总结和归纳的方式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又和下一环节自然衔接:微课之后的模块三,是对微课内容的应用和深化,是第三模块得以发生的知识支撑。整个课堂环节水到渠成,流畅自然。姚老师的这些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教材分析】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人教版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内容,主要针对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深刻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猛烈冲击传统的生活及交往方式的形势,引导中学生既积极参与绿色网络构建,也充分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
【学情分析】
当前互联网已经充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的中学生未来将可能面临两个世界:一是我们世俗的这个世界,另一个是互联网的世界。网络空间是一个电子化创造出来的环境,它有无限维度,是一个比现实生活更有吸引力的万花筒世界。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面对海量资讯和信息,他们往往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面对不良信息,他们也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推波助澜,对他人造成损害等等。中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网络交往的规则,培养网络生活能力,享受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网络规则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评价能力,提高收集、筛选、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在网络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健康网络生活的两种方法:学会自我保护;遵守道德和法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媒介参与网络生活。
【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本课把网络交往的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构课,从网络中的常用工具和常见现象入手,先引导学生分享网络生活经验,再用微课归纳网络生活常用规则,然后选择近期发生的网络真实事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体会、感悟网络生活规则,达到强化意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整个课堂从“整体感知,提出问题”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迁移应用,拓展延伸”,呈递进式结构模型,是模块教学的典型构课方式。
教学方法:微课讲解法、经验分享法、情境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前重复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
模块一(新课导入): 网络生活多奇妙
师:手机是当今时代人们最依赖的工具之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几乎人人会用,个个拥有,不少人甚至拥有多部,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PPT展示手机桌面,提问:
(1)手机桌面上的图标各代表什么软件?这些软件各有什么用途?
(2)微信是我们最常用的交流软件之一,你知道它有哪些功能吗?这些功能能满足我们的什么需要?
(3)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人们如此青睐手机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许多人的手机桌面都不止一张,因为手机里的软件太多,一张桌面不够用。现在,软件对于人来说,不怕做不出,只怕想不到。人们青睐的不仅是手机,更是手机所承载的网络,和依靠网络支撑的各种应用软件。手机网络及其软件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丰富多彩、更便捷更能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意愿的生活空间,即“线上生活空间”。但是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决定了网上的生活是精彩与无奈相伴,“天使”与“魔鬼”并存。要想在这里生活愉快,我们就必须得有一些方法和技巧。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第一模块,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用当下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手机及网络对我们生活的重大作用,用网络生活的重要性突出网络生活中的技巧与规则的重要性,既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模块二:网络生活有技巧
师过渡:同学们也是资深网民,不少同学不仅把现实中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网络里的生活也是如鱼得水,获益良多。老师其实是网络时代的移民,想先向同学们学习几招“线上生活经验”。
活动一:经验分享坊
活动方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至少选择前三个问题中的一题(也可以多选)进行合作探究,第4题是每组必答。各小组选1-2名代表发言交流。
思考题:
(1)你在网上的活动有哪些?你觉得自己对网络的应用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2)有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网友吗?你和他们交往有什么成功经验?
(3)如果你建了一个新的班级群,你希望你的群友们怎么做?
(4)归纳本小组的网上生活经验。
师小结:在无处不在的WiFi、4G空间里,同学们培养了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对于如何过健康的网络生活,同学们的确是颇有心得,可以归纳为三点:积极利用,善于自我保护,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相互借鉴、交流分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网络生活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在交流反思中内化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和批判能力;同龄人的经验往往更能被学生学习和接受,有利于提高班级整体媒介素养。同时本环节中,教师还实现了自身角色由教学到助学地位的转变,凸显生本理念。
活动二:规则直播间
师过渡:老师对于如何健康地生活在网络空间,也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我用微课与大家分享。
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
(说明:微课中的文字是解说词,图片为选取视频中的主要画面。微课制作:谭锋)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光纤覆盖,移动4G的应用,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而如何让青少年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根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总网民规模达6.49亿,均为世界第一。 更为关键的是,在所有网民中,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23.8%。
人们在网上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极大地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青少年也受到了不健康网站的侵害。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泡网吧的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有的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大多数黄色网站中小学生可以随意进入;更有70%的少年犯罪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呢?
我们一起来分享几种妙招,这就是“二不要” “三提高”“二遵守”。
对策之“二不要”:
在网上和网友聊天时,一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即不轻易泄露个人的资料。
二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面对网友发出的邀请时,一定要冷静;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同学、家长或老师帮助;不要把网友作为自己唯一的情感需求。
对策之“三提高”:
一是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网上人品难区分,匿名交友风险多,赴约切莫单独去,小心谨慎没有错。
二是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网上陷阱真不少,是非真假要分清,擦亮眼睛辨真伪,善恶美丑心中明。
三是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网络是个大市场,各种诱惑真难挡,健康网站常光顾,浑身都是正能量。
对策之“二遵守”:
一是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在网上聊天时,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正所谓:文明幽默常在口,情真意切话语柔,你我和他手挽手,网络道德心中留。
二是上网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等。这正是:网络自由法律在,自我约束洁身爱,侮辱他人不可取,传播病毒更不该。
同学们,诱惑永远存在,陷阱就在身边。只有做到“二不要” “三提高”“二遵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网络规则,才能免受伤害,从而享受健康的网络 交往。
设计意图:在活动一中,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已经对网络交往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但并不系统、全面,老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本环节就在课堂的“必讲处”以生动形象、精准凝练的微课代替老师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兴趣,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本模块中活动一是生活经验,活动二为理论归纳,两个活动相结合,共同完成本模块的任务:“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模块三:网上困惑我支招
师过渡:微课把网上交往的规则,归纳为“二不要”“三提高”“二遵守”。这些能不能解决我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我们再来在实践中检验一下。
PPT逐层播放以下一则网上消息:
有点想分手了……
楼主:我是正宗上海人,1988年生,在外企做BR。爸爸在国企已经退休,妈妈是学校老师,还有两年退休。谈了个男朋友,有一年了,外地的,人工作能力强,卖相是我喜欢的那种,但是因为没有家庭支援,近几年难以买房。我爸妈是极力反对我找外地人的,尤其还是穷的外地人(这是妈妈的原话),毕竟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吃苦的。
我也有点动摇了。尤其是今年,在男友的再三要求下,让我去他老家过年,我同意了,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在他家的第一顿黑咕隆冬的晚饭,我难以下咽……我决定分手回家。
该帖子发出后,被网友以《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为题广泛转发。仅微博上就被转发5万次,此外还得到17万条评论、7万点赞,是2016年春节期间最火的新闻之一。
师过渡:尽管在网上引发热议,但澎湃新闻搜索发现,此事的真伪一直未能确定,多名网友指出网帖内容存在疑点,可能只是一则炒作。看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师小结:网络生活的纷繁复杂和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要求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公民必须具有媒介素养和媒介批判能力。我们应当做到:
(1)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在网上“轻举妄动”,才能免受网络伤害。
(2)要把网络生活当作是现实生活的补充,能在现实中解决的生活问题,最好不在网上求助,涉及个人及他人隐私时,更加要特别慎重。
(3)要遵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自身做起构建绿色网络环境。
(4)要学会选择,善于分享。要以解决个人问题和个人兴趣爱好为原则选择分享信息及知识,对与己无关的事情,特别是涉及他人隐私的事情则要保持理性围观的态度。
(5)以善良正直的品行参与网络生活,热爱付出,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
(在播放微课《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方法》中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用当前发生的典型网络事件,用能凝聚师生共同参与和广泛交流的话题式问题,引导学生对这种有代表性的网络现象进行反思、评判,既能让学生对微课的知识进行应用,又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媒介批判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圆满完成第三模块的主要任务:“迁移应用,拓展延伸”。
二、专家点评(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李晓东)
听完姚老师这节课,再读教学设计,为此课蕴含在理智分析中的热情,冷静思考中的关怀所打动,便更加沉浸此课所营造的话题氛围中。这是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有突出的亮点:
姚老师把本课教学所有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构课,按照知识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的逻辑顺序,构建了层层递进的三个模块,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网上生活是一个整体,各种应对技巧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形成网络生活的整体感;又简练课堂结构,使得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干净利落。
微课的使用是本课的亮点。在讲解策略上,此微课把网络交往的方法归纳为“二不要”“三提高”“二遵守”九字诀,符合数字法记忆规律。在对每一要点进行详细说明时,又采用先分析,再把具体准则归纳为学生喜闻乐见四句顺口溜的方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识记的兴趣。从微课的使用策略来看,它既紧承上一环节的学生自主交流,以老师总结和归纳的方式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又和下一环节自然衔接:微课之后的模块三,是对微课内容的应用和深化,是第三模块得以发生的知识支撑。整个课堂环节水到渠成,流畅自然。姚老师的这些探索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