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高原
1952年,周其全出生在有着“天然中药库”美誉的镇巴县。他从小就对医学有着某种好奇和憧憬,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带着这份热情周其全在1969年3月从军入伍,来到远离家乡的甘肃省岷山中队当了一名卫生员。在这里,他多方拜师求教,凭借着极高的悟性和实践经验,掌握了许多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后来凭借着他娴熟的医疗技术,他被调到军分区卫生科当了助理军医,不久之后又进入兰州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1974年毕业后,来到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上了病理生理学教师。
1976年7月,正值青藏铁路一期施工。那时,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把到格尔木招生的任务交给了周其全,考生当中有两名学员隶属于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施工的某铁道部队,所以他决定把考卷送到施工现场。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周其全坐着卡车一路颠簸地来到了格尔木,由于高原气候不适应,他因高原反应病倒了。但他仍然一边输液,一边监考,并带病坚持完成了阅卷任务。周其全那次患的病,正是此后和他打了近半辈子交道的“老朋友”——急性高原病。
征服高原
80年代初,青藏铁路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无数工作在施工第一线的官兵因为高原反应而倒下,严重影响了我国青藏铁路建设工作的进展,极大地威胁着施工官兵的健康。1989年,一位陪同周其全在高原做试验的年轻战士,因突发急性高原病死去,看着那张昨天还闪耀着活力泛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他心痛无比。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周其全投身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有了降魔高山病的办法,降低了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改善了战士们的高原困境,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周其全马上付诸行动,亲自到高原地带进行试验,收集数据,验证理论,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自1988年以来,他每年都要带上实验动物、资料和器械前往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地进行试验研究和到驻守在青藏高原的高原部队进行实地考察。他经常在在海拔5000米的空气稀薄、寒风凛冽的高原进行实验,时常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甚至腹泻呕吐,但他仍然坚持试验,直到实验结束。几十年来,周其全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40余项,取得了20余项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发表研究论文28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省(市)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际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金像奖1项。
通过长期不解的努力,最终在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上,首次研究证实脑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脑血流量增高是高原脑水肿发病的重要原因,率先制定了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早期分型诊断标准,提出了就地治疗原则,并在高海拔区广泛采用了就地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周其全还在高原病的预防上首创了载氧适应预防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预防措施,提出了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方法和预测指标,为筛选高原作业最佳人群提供了可操作依据。而在高原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和救治研究上,周其全首先研究证实高原失血性休克不同于平原失血性休克,其病情重、发展快、死亡率更高。他还通过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在高原失血性休克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应用小剂量高渗盐液复苏获得成功,并证实高渗高胶液改善高原休克后的心、肺、肾功能和微循环状态的效果单纯高渗盐液。周教授还首次报道了高氧液对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和抗休克效果。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高原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更提出了多种抗休克措施,不仅有理论价值,更有高原实际应用价值。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周其全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们时常为高原人民和驻防战士检查身体,普及高原病的防治知识。2003年8月,他利用在青藏高原做实验的机会,和同事、学生为青藏兵站部官兵进行健康教育20余场;2005年4月,他利用高原现场教学空余时间,带领高原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到拉萨多个部队驻地和周边藏乡,为部队官兵和藏族同胞进行了为期2周的高原服务活动,给高原部队官兵查体和健康咨询1000多人次,为藏族同胞查体和健康咨询800多人次;2007年6月,周其全又与科研小组在喀喇昆仑山深处为某边防团官兵查体2个多月,同时他把自己刚刚获得的国家科技一等奖的成果应用到部队训练;2010年8月,利用开展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的机会,他为高原基层部队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为兵服务,先后4次上高原,8次进军营,行程25000余公里,为新疆南疆边防13团、甘肃某部摩托化步兵旅、重庆某红军团官兵、重庆和四川消防总队开展了为兵服务,为高原官兵查体1592人次,进行高原心理咨询和健康调查达3000余人次,使高原驻训部队的高原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献身高原
当年在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书的普通老师,如今已是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室主任。作为一名教学40多年的老园丁,他作风严谨,要求严格,为了验证学术理论拓展丰富专业知识,周其全教授经常带着学生走进高原现场进行试验。他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把高原现场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引入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周教授不仅看重研究生培养,也非常注重本科生的创新教育,近两年在学校开展的本科生创新活动中,他所带领的本科生创新成果每次都走在全系的最前面,去年他所培养的两名本科生获得两项创新基金,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论著2篇。毕业时这两名学生首先被用人单位选走,如今已经成为所在医院的科研骨干。周教授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但要有好的研究成就,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军队不断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这样中国的科技工作才会不断发展。30年来,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教学育人的新方法,先后为200多个班次4500多人授过课。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的发展。为此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嘉奖,多次被评为学校及军区的优秀教员,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如今,周其全教授获得了无数荣誉,得到了国家和业内人士的肯定。但是他仍感肩上责任重大,急性高原病的防治研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高原病一天不消除,防治研究将无止境。周其全教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高原实地科研,不是为了名利和功绩,而是出于为高原官兵解除病痛的责任感。能解决官兵高原病的困扰,他觉得自己受点苦是值得的。
人物简介
周其全(1952-),男,汉族,陕西镇巴县人。现任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主任,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总后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担任中国体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与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危重病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视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军事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教学研究文章60余篇;编著并出版26部专业书籍。
1952年,周其全出生在有着“天然中药库”美誉的镇巴县。他从小就对医学有着某种好奇和憧憬,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带着这份热情周其全在1969年3月从军入伍,来到远离家乡的甘肃省岷山中队当了一名卫生员。在这里,他多方拜师求教,凭借着极高的悟性和实践经验,掌握了许多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后来凭借着他娴熟的医疗技术,他被调到军分区卫生科当了助理军医,不久之后又进入兰州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1974年毕业后,来到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当上了病理生理学教师。
1976年7月,正值青藏铁路一期施工。那时,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把到格尔木招生的任务交给了周其全,考生当中有两名学员隶属于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施工的某铁道部队,所以他决定把考卷送到施工现场。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周其全坐着卡车一路颠簸地来到了格尔木,由于高原气候不适应,他因高原反应病倒了。但他仍然一边输液,一边监考,并带病坚持完成了阅卷任务。周其全那次患的病,正是此后和他打了近半辈子交道的“老朋友”——急性高原病。
征服高原
80年代初,青藏铁路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无数工作在施工第一线的官兵因为高原反应而倒下,严重影响了我国青藏铁路建设工作的进展,极大地威胁着施工官兵的健康。1989年,一位陪同周其全在高原做试验的年轻战士,因突发急性高原病死去,看着那张昨天还闪耀着活力泛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他心痛无比。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周其全投身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有了降魔高山病的办法,降低了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改善了战士们的高原困境,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周其全马上付诸行动,亲自到高原地带进行试验,收集数据,验证理论,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自1988年以来,他每年都要带上实验动物、资料和器械前往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地进行试验研究和到驻守在青藏高原的高原部队进行实地考察。他经常在在海拔5000米的空气稀薄、寒风凛冽的高原进行实验,时常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甚至腹泻呕吐,但他仍然坚持试验,直到实验结束。几十年来,周其全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40余项,取得了20余项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发表研究论文28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省(市)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际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金像奖1项。
通过长期不解的努力,最终在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上,首次研究证实脑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脑血流量增高是高原脑水肿发病的重要原因,率先制定了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早期分型诊断标准,提出了就地治疗原则,并在高海拔区广泛采用了就地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周其全还在高原病的预防上首创了载氧适应预防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预防措施,提出了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方法和预测指标,为筛选高原作业最佳人群提供了可操作依据。而在高原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和救治研究上,周其全首先研究证实高原失血性休克不同于平原失血性休克,其病情重、发展快、死亡率更高。他还通过研究发现,氧自由基在高原失血性休克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应用小剂量高渗盐液复苏获得成功,并证实高渗高胶液改善高原休克后的心、肺、肾功能和微循环状态的效果单纯高渗盐液。周教授还首次报道了高氧液对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和抗休克效果。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高原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更提出了多种抗休克措施,不仅有理论价值,更有高原实际应用价值。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周其全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们时常为高原人民和驻防战士检查身体,普及高原病的防治知识。2003年8月,他利用在青藏高原做实验的机会,和同事、学生为青藏兵站部官兵进行健康教育20余场;2005年4月,他利用高原现场教学空余时间,带领高原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到拉萨多个部队驻地和周边藏乡,为部队官兵和藏族同胞进行了为期2周的高原服务活动,给高原部队官兵查体和健康咨询1000多人次,为藏族同胞查体和健康咨询800多人次;2007年6月,周其全又与科研小组在喀喇昆仑山深处为某边防团官兵查体2个多月,同时他把自己刚刚获得的国家科技一等奖的成果应用到部队训练;2010年8月,利用开展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的机会,他为高原基层部队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为兵服务,先后4次上高原,8次进军营,行程25000余公里,为新疆南疆边防13团、甘肃某部摩托化步兵旅、重庆某红军团官兵、重庆和四川消防总队开展了为兵服务,为高原官兵查体1592人次,进行高原心理咨询和健康调查达3000余人次,使高原驻训部队的高原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献身高原
当年在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书的普通老师,如今已是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室主任。作为一名教学40多年的老园丁,他作风严谨,要求严格,为了验证学术理论拓展丰富专业知识,周其全教授经常带着学生走进高原现场进行试验。他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把高原现场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引入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周教授不仅看重研究生培养,也非常注重本科生的创新教育,近两年在学校开展的本科生创新活动中,他所带领的本科生创新成果每次都走在全系的最前面,去年他所培养的两名本科生获得两项创新基金,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论著2篇。毕业时这两名学生首先被用人单位选走,如今已经成为所在医院的科研骨干。周教授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但要有好的研究成就,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军队不断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这样中国的科技工作才会不断发展。30年来,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教学育人的新方法,先后为200多个班次4500多人授过课。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的发展。为此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嘉奖,多次被评为学校及军区的优秀教员,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如今,周其全教授获得了无数荣誉,得到了国家和业内人士的肯定。但是他仍感肩上责任重大,急性高原病的防治研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高原病一天不消除,防治研究将无止境。周其全教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高原实地科研,不是为了名利和功绩,而是出于为高原官兵解除病痛的责任感。能解决官兵高原病的困扰,他觉得自己受点苦是值得的。
人物简介
周其全(1952-),男,汉族,陕西镇巴县人。现任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主任,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总后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担任中国体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与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危重病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视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军事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教学研究文章60余篇;编著并出版26部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