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理性近视继发CNV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归芍地黄汤加减口服,疗程4周.比较2组疗效、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视网膜厚度(CMT)、中心视野平均缺损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好转率为96.9%,优于对照组的84.4%(P<0.05);2组治疗后BCVA、中心视野平均缺
【机 构】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理性近视继发CNV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归芍地黄汤加减口服,疗程4周.比较2组疗效、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视网膜厚度(CMT)、中心视野平均缺损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好转率为96.9%,优于对照组的84.4%(P<0.05);2组治疗后BCVA、中心视野平均缺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MT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6个月治疗期观察组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为(1.34±0.4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6±0.88)次(P<0.05).结论 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CNV能提高患者的BCVA、中心视野平均缺损,降低CMT,减少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选择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0例)和沙库巴曲组(31例).缬沙坦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沙库巴曲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沙库巴曲组治疗后的NT-proBNP(963.82±121.03 pg/ml)和ET-1(19.36±4.02 ng/L)显著低于缬沙坦组(1741.3±134.05 pg/ml、35.03±5.28 ng/L)(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有效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损伤,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预防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胆囊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胆囊癌发生与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七情戚戚相关,提出了瘀、毒、虚的病机观和清、消、补的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健脾理气、化瘀软坚、解毒散结为主法治疗胆囊癌.临床将胆囊癌分为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肝胆湿热、肝胆实火、脾虚湿阻五型,分别治以大柴胡汤合大黄(廑)虫丸加减、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肝复方合茵陈蒿汤加减,取得显著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流体力学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抽象性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情况,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旨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围绕案例库建设、案例实施、案例总结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目的:研究肝复方对脾虚肝癌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组、肝复方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益生菌组与肝复方组分别给予益生菌和肝复方灌胃.14d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实体瘤重量,ELISA检测小鼠血液中甲胎蛋白(AFP)和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正常组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肝细胞结构紊乱,有炎症浸润;益生菌组和肝复方组炎症浸润减轻,肝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改善明显.
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研究显示,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饮食、生活起居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胃癌位居第四,且病死率高[2].由于其发病常隐匿,早期症状不甚明显,致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至晚期.中医药治疗提倡“带瘤生存”,注重“整体观念”,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杀灭肿瘤细胞、缩小瘤体大小,同时还在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3-5].中药尤其是提取物具有多靶点、多成分、毒副作用小等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肾健脾方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补肾健脾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用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补肾健脾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POF治疗靶点,将POF治疗靶点与补肾健脾方的作用靶点进行映射,获取补肾健脾方治疗POF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补肾健脾方与POF共同靶点互作网络(PPI网络);通过R语言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
目的:探讨天降血栓通丸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成功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天降血栓通丸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天降血栓通丸药液灌胃8周.10只C57BL/6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又称肝昏迷,是与肝硬化相关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可逆转脑功能受损[1].其为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研究表明,HE患者中有10%~14%为显性肝性脑病,且5年内首次发作的可能性超过25%[2],20%~80%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3].肠道微生态系统是由肠道菌群及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所组成.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肠道
圆运动理论构建了一个中气为轴、幹旋阴阳、四象轮旋的中医运动模型.若中土虚衰,升降失衡,轮转失度,阴阳异位,遂百病乃生.根据“清气左旋,赖乎阴中之阳生”理论,认为阳气是圆运动旋转的核心,并试从六气圆运动探析阳虚失眠的病机特点.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元阳衰败,阳不化气,中气左旋不足,升降失司,阴阳失和,六气运动不圆,为寤寐失常的病机.治疗上应温阳补中,调其升降,和其阴阳,以复枢转,方可周流如环,生化不息,不病而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