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

来源 :小天使·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jo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韶华易逝,莫负流年。
   你说,坐下来,谈谈我们的校园吧。
   四周渐渐安静。梦语般的对话。时光一点点往回走。
   “校园里有一个池塘,就在校门进去一点点右转的地方。池塘边长着五六棵柳树,春天到了,柳枝发出新芽,然后枝条越来越长,然后就看到她们在水面上飘舞了。我们在那里无数次地玩漂水花的游戏。”
   咯咯咯的笑声,还有蓝裙白衫青涩的你,在夜色中姗姍而来。
   螺旋式一波一波往外扩散的水花。从此岸到彼岸,依次綻放,一朵比一朵远,一朵比一朵小。扁扁的、椭圆形的石片儿如同顶尖轻功高手,贴水面飞,姿态轻盈至极。我们欢呼雀跃,或者凝神屏息,那小小的石片儿,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我们是如此希望它们一路奋进,直至对岸的草丛。然而,它们中的每一个都顽皮至极,蹦跳一会儿,却总是在水塘中央,或者稍远一点的地方毫无预兆地终止了表演,随后,仿佛集体赴一场约会,一个个井然有序地先后扎进水的怀抱。
   “我最多能漂出八朵水花,你最好的成绩才六朵。离对岸还有一大截。”
   “有一次,漂着漂着,就错过了上课铃声。然后,老师让全班同学一直站着等我们,高招,阴招。”
   “你怎么可能比我漂得更好?记忆一定出现了偏差。”
   “好吧,那梧桐树下的乒乓球赛呢?水泥桌子,砖头做的界线,树上经常有毛毛虫掉落。我们一次次对抗。我的弧线旋球,你总是用神出鬼没来形容。在那里,你一直喊我师傅。”
   “有这样的事吗?你抄我作业,数学考试瞄我卷子,有一个男生,你说他的眼睛真亮,像星星。”
   空气中传来阵阵栀子花的香气。小男生。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他安静地坐在树下,看书,朗读,他在操场上跑步,身姿如同一株迎风而长的小白杨。安静的周末教室,他坐在第四排最后一个位置,我坐在第一排第二个位置,我们埋头在各自的作业里。我们去春游,在山下的小镇上,他大大方方地把一碗馄饨送到了我手上。腾腾的热气掩饰了少男少女所有的羞涩。雨季的一天,我踏上一节绿皮火车,独自奔向另一所遥远的学校,站在车门口,我向他使劲挥手,而后泪流满面。
   时间仿佛静止。长长的沉默。
   “还记得那些老师吗?”你又问。
   怎么不记得?高高瘦瘦的物理老师,他用一只口琴吹开了声学部分的教学,我只是记不得他吹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是《北国之春》。他常常喜欢将额前的头发很潇洒地往后一甩,一有空闲,又爱用五根手指不停地梳理头发。他说,这是保持头发乌黑和大脑敏捷的最好办法。据说高考时,他的全省排名是两百多名,但因为家庭成分,最终却只进了一所二流的师范学院。他上课从来不带书本,但每一堂课总是那样生机勃勃,充满趣味和悬念,以致最调皮捣蛋的男生,在物理课上,也都服服帖帖。
   而化学老师,我们的帅哥,他的舞步和球技多么让人惊叹啊!他美貌的女友隔三岔五就会和他在校园里牵手漫步,即使我们发出最响亮的呼啸和尖叫,也无法阻挡他们幸福的招摇。他有一个神奇的小木质篮子,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烧瓶试管,他用它们给我们上演一场场的魔术。蓝色的硫酸铜,猩红色的高锰酸钾,吱吱吱泛出滚滚热浪的碳酸钙溶解反应,化合价,置换反应,元素周期表,惰性气体……
   “前天,我又梦见班主任了,他在打球,三分球依然百发百中。”
   “有没有梦见他发飙的情景,拿一截粉笔头狠狠砸过来,然后又旋风一般刮到那开小差的同学面前,像拎小鸡似的把他拎到了后面?”
   “没有,打完球后,他就给我们上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就像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亮了,就像地上的街市——他一直在那里朗诵,一直……”
   一排平房。白墙,黑瓦,屋子前一小块空地,两个花坛。一个栽着冬青,另一个也栽着冬青。四季葱翠。屋子内,是琅琅书声,是粉笔吱吱嘎嘎滑过黑板的声音,是笔尖在作业上“唰唰唰”的行走声,而课间时空地上,满场欢歌笑语。
   我们曾经的天堂,她穿过岁月,此刻,再次清晰地站在了眼前。
   “下课,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
   但时间改变了一切。我们的学校,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工厂。加工各类大理石,还有花岗岩。厂长室、人事科、市场科、切割机终日发出刺耳的声音,粉尘高高扬起,各种各样拎着皮包的人进进出出——现在那里就这些了。我去过,你去过,我们都去过。再也没有操场,池塘、教室、老师、琅琅书声,甚至我们的校名也在并校大潮下,销声匿迹……
   如同水滴落进大海,如同生活淹于生活,我们的校园,似乎从来没有在那个地方出现过。所有的曾经,就像一场梦,在今天都已成了无凭无据的自说自话。
   夜色越来越深,四周消失了似的沉寂。
   “走吧,很晚了。”你说。
   慢慢地起身,离开,我们一点点地融进了街市的灯火里。
其他文献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早上的花,晚上拾取的意思。它是鲁迅先生成年后回忆孩童时期的回忆性散文,原名《旧事重提》。鲁迅先生以笔为矛,用篇篇散文针砭时弊,痛击封建制度,引领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这部书的语言艺术成就极高,时而温情,时而辛辣,亦是反讽,更是痛斥,满含嬉笑、怒骂,意蕴深长。   我读了《朝花夕拾》后,最深的感触,就是鲁迅希望孩子的那份童趣能永远保留住。在书中,《五猖会》记叙着那孩子当时要去看
期刊
我家附近有一个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次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   我和孩子驻足围观,卖面的小贩正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把叠成长串的竹捞子放进锅里烫。   接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将十几个碗一字排开,放作料、盐、味素等等,然后又迅速地捞面、加汤,不到五分钟时间就煮好了十来碗面,我和孩子看呆了。更令人赞叹的是
期刊
世界文学巨匠为我们带来了永久的力量和源源不断的人文宝藏,值得一读再读。  【节选导读】   简·爱从红房子里逃了出来,可是却生了病,未来等待着她的又将是什么呢?   我仔细看了看他,我认出来了——他是劳埃德医生,里德太太请他为仆人看病。里德太太自己和她的儿女则是请别的医生照顾他们的身体。我们说了会儿话,他叮嘱贝茜照顾我,随后离开了。   (赏析:此处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的人看病会请
期刊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题记   天空如碧海,蓝白相间。一道春雷闪过,那么一瞬间,头顶的那片海被割断,划出无数道金色伤痕,这是上天给云的恩赐。它本平淡无奇,却因这道灼伤的伤疤变得价值连城,这道丑陋的伤疤给它带去了雨,一场滋润万物的雨……   每一个人都有伤疤,并且每一个人的伤疤都不一样,你知道你为什么会有伤疤吗?这是上帝在制造你之后,害怕在人间找不到你了才留下的呀。   微风吹拂,岁月
期刊
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在江南。   雨像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撑油纸伞的诗人,深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   披蓑戴笠的人们,在闲闷了一个冬季后,又满脚泥泞地开始了行色匆匆的耕耘。他们忧郁的神情,是被这场潇潇不息的雨搅得无可奈何,还是担心又一季没有把握的收成呢?活着真的不易啊!望着他们渐渐模糊的身影,诗人不觉轻轻喟叹。   远处的树阴下,避雨
期刊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古诗人们都向往山峰,享受登上山巅的感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今,也有“云茫茫,雾缠绵,举目远眺山外山”。   江西有庐山,陕西有华山,长沙作为一个文化底蕴十足,最宜居的网红城市,岳麓山也随之闻名遐迩,“山不在高”便是如此——长沙的“绿色名片”。   春天的岳麓山是多姿的。   溪水在青春雨中荡起层层绿波,树下一丝丝小花从土壤中探出头来,依偎在深色的树干下
期刊
小时候的盛夏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却有一把蒲扇轻轻摇动整个夏天的时光。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手持一把蒲扇,轻轻一摇,那阵阵清风带着原野特有的气息,能让整个夏天都鲜活起来。   蒲扇是乡下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纳凉工具,有的是买现成的,有的是自己制作的。从山野中采回带着露水的蒲葵树叶子,连枝带叶,青青翠翠的,把枝干修剪成合适的长短就成了蒲扇的柄,执于手中,反复使用,汗水就浸润其中,整个扇柄闪着亮光,握在手中越
期刊
子贡喜欢扬人之善。有一次跟孔子在一起闲谈众弟子的学习情况,师徒有这样一段对话:   “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意思就是:你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呢?子贡就回答:我端木赐哪里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只能推知两件事情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赞同你说的,不如他。从这一段对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贡的品格
期刊
感受時代脉搏,去收获一种相似的体验与感悟、品味一种别样的美丽与芬芳。   街办旁边有一家叫“富丽园”的服装店,每每经过,我总会忍不住向内张望,寻找那件喜爱不已的短裙。那是一条浅粉色纺纱短裙,设计非常地简单,只在素静的粉色上添加了几朵小碎花,上罩一件小外套,简洁明快——偶然间发现,便立即喜欢上了它。于是,每次经过必观望一番,却不敢去买下它,怕一得到,便失去了它在我眼中的美丽。   曾经疯狂地喜欢一串
期刊
回顾历史长河,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偶尔想起曾经听人说过,在中国,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头纸,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半个多世纪前,丰子恺先生曾犀利地调侃国人嗑瓜子之劣迹,说把光阴耗费在“略咖”声中,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吗?难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低自己一见瓜子就害怕。历史写到今天,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已被埋没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唯有筷子,风风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