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不断增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在教学中急急忙忙将公式、定理推证出来,草草讲一道例题后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让学生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却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失分。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但总是抓得不实。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占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就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多、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作出判断。另外,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与否,以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所以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学困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抓纲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担。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师生的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中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中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中考题。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中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就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刻意追求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中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在讲解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中考中才能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研究《中考指要》,分析中考试题
《中考指要》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是对《中考指要》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中考指要》,同时分析中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中考指要》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中考指要》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中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中考指要》并未明确指出。同样,《中考指要》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中考指要》,分析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中考指要》、分析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中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给予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并不可取。
一、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不断增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在教学中急急忙忙将公式、定理推证出来,草草讲一道例题后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让学生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却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失分。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但总是抓得不实。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占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就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多、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作出判断。另外,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与否,以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所以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学困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抓纲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担。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师生的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中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中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中考题。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中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就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刻意追求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中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在讲解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中考中才能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研究《中考指要》,分析中考试题
《中考指要》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是对《中考指要》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中考指要》,同时分析中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中考指要》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中考指要》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中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中考指要》并未明确指出。同样,《中考指要》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中考指要》,分析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中考指要》、分析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中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给予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