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反思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又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成为近年中考题的热点,这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上好实验课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为了省事,在讲到实验时,仅停留于“纸上谈兵”,“讲”实验,“画”实验。有时实验“画”都懒的画,直接用课本投影或让学生看课本图示。这就使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听”实验,“背”实验。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而是听老师“说”现象,记现象,得结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上好实验课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课放到实验室进行,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问题让学生自己提。让他们自己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效果会很好。这既体现现代学生的特点,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借助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
  二、遵循课程标准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中的探究性进行创新
  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考试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制试题,活而不偏,适度开放。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由于教材中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时间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并有时创新。
  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掌握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使用体现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专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很多老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思想去教学,对新课标准的要求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仍是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把自己放在了主题地位。以下是我听一位教师的课堂片段探究CO2 与水的反应实验。
  老师:取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问学生石蕊试液颜色是否改变?
  生:没变色,仍为紫色。
  师:在试管B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气管伸入试管A的溶液中。大家观察一下紫色石蕊试液颜色是否变化了?(演示实验)
  生: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
  师:紫色石蕊试液为什么变成了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生: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师:给试管A加热至液体沸腾,大家观察一下颜色是否有变化?
  生:红色又变成了紫色。
  师:红色为什么又褪去了?
  生:A中没有碳酸了。
  师:碳酸是否稳定?
  生:不稳定,受热分解了。
  [板] CO2 + H2 == H2CO3
  △
   H2CO3 ═ CO2↑ + H2O
  这样的实验探究乍一看进展非常顺利,而且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气氛都很好。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实际上仍是老师起主体作用。实验是老师做的,问题是老师提的,现象也是在老师提示下学生回答的。这样的教学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感冒药—感冒胶囊,换成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从外观名称看,好象是新药,实际仍然是以前的老药。而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变成师生先一同进行原理学习,然后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然后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由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化学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学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近年来的中考题注重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研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需要,将生活实际与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化学知识与经验。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留心身边的生活现象,把教学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生活当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课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徐州市2008中考)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反思和评价]
  (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请你再举一例。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切实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化学实验探究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一切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这就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
摘 要: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把书本上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计算机网络教学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实现高中历史互动教学。文章主要阐述了应用计算
摘 要:写作是藏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是最令他们头疼的学习活动。在写作中困扰他们的不是“提笔忘字”,而是写无可写。即使经过了小学的写作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写出来的东西也往往只是记流水帐。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呢?在笔者看来就是他们缺乏“生活”。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初中藏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活元素;提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教育的实施,毫无疑问地首先取决于父母及长辈。但通过学校生物教学的途径助推家庭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本文试从中学生物教学入手,依托文本,就如何在生物教育中渗透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亲情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庭处世教育、家国关系教育等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家庭亲情教育  亲情特指亲人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日益成为国际间交流的工具。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这四项技能中,听力训练既是学习英语的开始也是学习中的难点。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指导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听力训练指导方法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
期刊
纯弯梁实验中因泊松效应而产生的横向应变,关注较少,尤其是本质的力学原因探究更是稀缺。本文通过广义胡克定律得到了横向应变的定量表达式,并给出了微观层次上的力学分析,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激烈,就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将传统文
期刊
近年来,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愈发关注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2013年,全民阅读正式纳入到立法计划工作当中。此消息一经发出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该项决定的见解有所差别,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如何实现"道",笔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道统一 尝试    古代学者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虽历经时代变迁,文化更迭,但其对于阅读、写作,对于语文基础教学,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即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一、将语文课堂作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