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秘拳功力法(二)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6、右吊马左冲拳
  
  左腿前落,随即右腿提起,变成右吊马;左拳向前冲出,位高同胸,拳心向下,拳面向前,肘节伸开:右拳收至右胸(图46)。
  


  


  
  47、正蹲马双冲拳
  
  右腿向前落地,随即左腿盖进一步,左拳回收;然后向右转身,变成正蹲马,同时双拳向左右冲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双肘皆伸开(图47)。
  注:此势双拳发力中间有进步转身并收左拳蓄力的过渡动作,学者要注意这一点,在练习时才能连贯自如,蓄发顺畅。
  
  48、正蹲马直竖桥
  
  马势不变;双桥同时里收,在胸前直竖相并,左右对中,双肘弯屈,双拳在上,拳心皆向里,拳面皆向上(图48)。
  
  49、正蹲马双冲拳
  
  马势不变:双拳同时向正前冲出,臂高皆同肩,拳心皆向下,拳面皆向前,双肘皆伸开(图49)。
  
  


  


  50、正蹲马双砸拳
  
  马势不变,双拳同时翻腕再向前上砸出,位高皆同头,拳心皆向里,拳棱皆向前,肘节皆适屈(图50)。
  
  51、正蹲马双抱拳
  
  马势不变,双拳同时收至左右胸侧,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图51)。
  
  52、正蹲马左摆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左肩外摆,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右拳不动(图52)。
  
  53、正蹲马右摆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右肩外横摆,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左拳收至左胸(图53)。
  
  54、正蹲马左摆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左肩外横摆,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右拳收至右胸(图54)。
  
  55、正蹲马右摆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右肩外摆,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左拳收至左胸(图55)。
  
  56、正蹲马左合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胸前里合,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右拳收至右胸(图56)。
  
  57、正蹲马右合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胸前里合,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左拳收至左胸(图57)。
  
  58、正蹲马左摆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腹左外横摆,肘节伸开,拳部在下,右拳收至右胸(图58)。
  
  59、正蹲马右摆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腹右外横摆,肘节伸开,拳部在下;左拳收至左陶(图59)。
  
  60、左蹲马左摆桥
  
  上体左转,两腿变成左蹲马:左桥向左肩外横摆,肘节弯曲,前臂竖直,拳部在上;右拳收至右胸(图60)。
  
  61、左蹲马左摆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腹左外横摆,肘节伸开,拳部在下:右拳不动(图61)。
  
  62、左蹲马左滚桥
  
  马势不变:左桥向胸里滚动,肘节适屈,拳部在前:右拳不动(图62)。
  
  63、左蹲马左捣肘
  
  马势不变;左肘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右拳不动(图63)。
  
  64、左蹲马左捣肘
  
  两脚同时向前滑步,马势不变:左肘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右拳不动。(图64)
  
  65、左蹲马左捣肘
  
  两脚再次向前滑步,马势不变;左肘连续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i右拳不动(图65)。
  
  66、右提膝
  
  右膝向前顶出,位高同腹,小腿全屈,脚尖下垂:双拳协动,提落摆随(图66)。
  注:协动是武术术语,指发力时除专动力节外,周身其它力节的协同动作,此指下肢运动时上肢的配合。周身各节只有配合好才能发出整重完备的杀伤力量。不加详述的协动细节多请学者参照插图。
  
  67、右跺脚
  
  右腿下落,脚跟跺地,脚尖向里;双拳协动(图67)。
  
  68、右蹲马右捣肘
  
  两腿变成右蹲马;右肘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左拳收至左胸(图68)。
  
  69、右蹲马右捣肘
  
  两脚同时向前滑步,马势不变;右肘再次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左拳不动(图69)。
  
  70、右蹲马右摆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右肩外横摆,肘节伸开,拳部在下;左拳不动(图70)。
  
  71、右蹲马右摆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腹右外横摆,肘节伸开,拳部在下:左拳不动(图71)。
  
  72、右蹲马里滚桥
  
  马势不变:右桥向胸里滚动,肘节适屈,拳部在前;左拳不动(图72)。
  
  73、右蹲马右捣肘
  
  马势不变:右肘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左拳不动(图73)。
  
  74、右蹲马右捣肘
  
  两脚同时向前滑步,马势不变,右肘再次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左拳不动(图74)。
  
  75、右蹲马右捣肘
  
  两脚再次同时向前滑步,马势不变:右肘连续向前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拳部在后;左拳不动(图75)。
  
  76、左提膝
  
  左膝向前顶出,位高同腹,小腿全屈,脚尖下垂,双拳协动(图76)。
  
  77、左跺脚
  
  左腿下落,脚跟跺地,脚尖向里:双拳协动(图77)。
  
  78、正蹲马双砸拳
  
  身稍右转,双腿变成正蹲马;双拳同时向左右砸出,位高皆同头,拳心皆向里,拳棱皆向外,双肘皆适屈(图78)。
  
  79、正蹲马交叉桥
  
  马势不变:双桥同时里落,在腹前交叉相合,左桥在后,右桥在前,双肘适屈,双拳在下(图79)。
  
  80、正蹲马交叉桥
  
  马势不变;双桥同时上提,在头前交叉相合,左桥在前,右桥在后,双肘适屈,双拳在上(图80)。
  
  81、正蹲马外分桥
  
  马势不变;双桥同时向左右肩外侧分,肘节弯屈,前臂竖直,双拳在上(图81)。
  
  82、正蹲马双擒爪
  
  马势不变:双拳变爪,同时向前擒出,肘节适屈,臂高同肩,双爪腕节皆后挺,爪心皆向前,虎口皆向里(图82)。
  
  83、正蹲马双挑肘
  
  马势不变:双肘同时向前上挑起,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肩;双爪在后,稍许过肩(图83)。
  
  84、正蹲马双捣肘
  
  马势不变;双肘同时向后捣出,前臂向里全屈,后臂位高同肋;双爪停在左右胸侧(图84)。
  
  85、正蹲马左擒爪
  
  马势不变;左爪向前擒出,位高同肩,肘节适屈,爪腕后挺,爪心向前,虎口向右:右爪不动(图85)。
  
  86、正蹲马右擒爪
  
  马势不变,右爪向前擒出,位高同肩,肘节适屈,爪腕后挺,爪心向前,虎口向左;左爪收至左胸(图86)。
  
  87、正蹲马左擒爪
  
  马势不变:左爪向前擒出,位高同肩,肘节适屈,爪腕后挺,爪心向前。虎口向右,右爪收至右胸,爪心向上,虎口向外(图87)。
  
  88、正蹲马左缠爪
  
  马势不变;左爪原位向外缠动,至爪心向上、虎口向前时停止;右爪不动(图88)。
  
  89、正蹲马右擒爪
  
  马势不变:右爪向前擒出,位高同肩,肘节适屈,爪腕后挺,爪心向前,虎口向左,左爪收至左胸,爪心向上,虎口向外(图89)。
  
  90、正蹲马右缠爪
  
  马势不变:右爪原位向外缠动,至爪心向上、虎口向前时停止;左爪不动(图90)。
  
  91、正蹲马双擒爪
  
  马势不变:双爪同时向身体两侧擒出,位高同肋,肘节适屈,双爪腕节皆下沉,爪心皆向下,虎口皆向前(图91)。
  
  92、正蹲马交叉桥
  
  马势不变:双桥同时上提,在头前交叉相合,左桥在前,右桥在后,双肘适屈,双爪在上(图92)。
  
  93、正蹲马双抱拳
  
  马势不变:双瓜变拳,同时收至左右胸侧,拳心皆向上,拳面皆向前(图93)。
  
  94、右插步左盘马
  
  右脚向左括步,成左盘马:双拳不动(图94)。
  
  95、左铲脚
  
  左脚向左铲出,位高同胫,膝节伸开,脚腕里勾,脚棱向前:双拳协动(图95)。
  
  96、左盖步左盘马
  
  左脚向左盖步,成左盘马,双拳收胸(图96)。
  
  97、右铲脚
  
  右脚向右铲出,位高同胫,膝节伸开,脚腕里勾,脚棱向前;双拳协动(图97)。
  
  98、右跺脚
  
  右腿下落,脚跟跺地,脚尖向里:双拳协动(图98)。
  
  99、正立马双抱拳
  
  身向转正,右腿里收与左腿并齐,两膝伸直成正立马:双拳同时收胸(图99)。
  
  100、正立马双垂拳
  
  双拳下垂,肘节伸开;周身散力,本拳收势(图100)。
  (待 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