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四维分析例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分析课文,就上不好语文课。分析课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备课的基础工作。很多语文教师把课文分析的重点放在研究文章结构思路和深入挖掘课文深刻的思想性上,教学活动也围绕文章结构思路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来开展。显然,这样的课文分析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远远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更满足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需要。可以说,对课文分析、挖掘是否得当,已成为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语文教师只有科学地深入分析课文,并以课文分析为依据确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更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四层考查目标的要求,从四个维度分析课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2003年版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起来的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文中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关键性问题,也为中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中不难发现,语文培养的目标,已由“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转向“语文核心素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的课程理念,借鉴、吸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应用于课文分析,可以准确深入挖掘课文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以此为依据,确定课文分析的四个维度:必备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关键能力、核心价值。
   1.分析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储备的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它不仅能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奠基,而且也是形成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分析研究课文,精心筛选出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必备知识,通过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记住这些知识,对于语文教学活动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显然有较重大的意义。
   2.分析学科思想方法。
   语文学科思想方法是形成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它是从具体的语文学习中提炼和概括的对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根本程序和思维方法,它贯穿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始终,是分析和解决语文学科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用来解释语文学科道理的“知识”背后的“深层知识”。它直接支配着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是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桥梁,是语文学科的精髓和灵魂,对它的灵活运用,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用学科思想分析、解决学科问题也是命题者命制每一道试题的主导思想。
   分析研究课文,深入挖掘出隐藏在文章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并把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学习渗透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分析和解决语文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3.分析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了关键能力,才能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复杂的语文问题,形成正确的语文学科观念,具备宽阔的语文学科视野,才会具备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句话,关键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最直接的体现,关键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高低的标志。
   分析研究课文,结合文章特点,弄清楚每篇文章承载的关键能力培养任务,并预设科学合理的驱动性问题和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习得关键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4.分析核心价值。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承载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強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析研究课文,深入挖掘出文章承载的“立德树人”之“道”,并在学习活动中适时进行教育渗透和引导,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
   二、课文四维分析示例
   从必备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四个维度对课文进行分析剖析研究,有利于精准定位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秋兴八首》(其一)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说木叶》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进行课文的四维分析。
   (一)《秋兴八首》(其一)课文分析示例
   1.必备知识分析。
   (1)近体诗常识:分类、格律等。
   (2)律诗章法:起、承、转、合。
   (3)杜甫的经历、抱负及创作情况。
   2.学科思想方法分析。
   (1)古诗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审标题,明内容;看作者,联背景;通字词,晓诗意;找意象,品意境;找诗眼,解情感;析手法,识特色;巧分类,明方向。    (2)联想、想象。
   3.关键能力分析。
   (1)通过疏通字词,紧扣律诗章法,结合标题内容,理解诗意。
   (2)抓住关健词语(意象、诗眼),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类别,把握诗歌情感。
   (3)紧扣意象及其特征,领会诗词景与情的关系。
   4.核心价值分析。
   杜甫寄托于诗歌中的济世报国的理想和报国无门的怨愤、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说木叶》课文分析示例
   1.第1课时。
   (1)必备知识分析。
   ①文学评论;
   ②作者及写作背景;
   ③生字:招徕(lái) 万应锭(dìnɡ)
其他文献
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本文从其小说《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入手,探析其批评意识,特别是叙事方式及想象构成。此乃研究论文《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第
素质教育与思维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思维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思维素质的提高应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思维教育和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进驻中国市场,于是日本企业的现地用人问题导致了日语人才走俏甚至紧缺的局面,尤其是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多。为了适应
文化学认为,狭义的文化是指一定人群中人们所共享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方式[1].尤其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本文通过对安徽本土原创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探讨安徽本土原创动漫产业集群成长的策略,为安徽本土原创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笔者认为,没有非政治性的宗教。“弥赛亚”这个符号本身就是对神性政治的阐述行为。本文以King James Version文为蓝本,对《圣经·雅歌》作了全新的阐释,力求贴近信仰群体的
批评与表扬是领导者进行内部管理,团结所属人员去努力完成任务常常运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在一般人看来,批评似乎只会造成怨恨与隔阂,表扬似乎有利于人际沟通与情感靠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一国若能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该国的货币就可被列为可自由兑换货币。 1994年,我国进行了步伐较大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官方汇率
中国古典诗词洋洋大观,抒情写性出自本心,动人深处,不能自已。而所有情感中,离别最令人难以自持;且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生离往往意味着死别:所以离别诗就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