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高脱贫成效的持续性、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战的成果,是实现两者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依靠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脱贫地区生产力,是实现两者有效衔接的物质基础.通过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建立健全机制、健全工作体系、优化整合帮扶队伍,进而强化党的领导,是实现两者有效衔接的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中国小农户是具有多样性和自主发展能力的能动主体.本文以小农户的发展主体性为出发点,重新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乡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及其对小农户发展前途的影响,指出当下乡村青壮劳动力单向外流至城市的局面,是小农户在乡村自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经历了被“去能”的结果.如果一味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市场一体化,只能让小农户进一步陷入被“去能”的困境.维护并提升小农户在乡村的自主发展能力,既需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赋予小农户充分的生产决策自主性,也必须经由基层党组织领导,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通过合作扩大可利用资源,使小农户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利用网络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流变性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理的实质是网络公共空间的思想互动,遵循和体现的是思想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即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网络空间,面对多种观念的思想碰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引领和共识凝聚.网络空间思想价值的有效引领,要在比较中鉴别、在批判中构建、在实践中检验、在创新中引领.
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变局和经济困局,中国共产党以重构国民经济循环为标志的一系列经济治理探索与突围破局,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949-1952年仅仅三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带领新中国完成了政治解放、经济恢复、社会进步、国家整合和外交突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的再造,通过内外并举、重构经济循环的方式,顺利实现新中国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突围.充分借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家治理经验,我们要始终以决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独立自主、适合中国国情;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无可比拟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奇迹充分证明了国家发展模式和现代化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使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充满了新的动力,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