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小学体育的课程特点和新的课程标准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是值得大家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下面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改;学生;参与;主体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层次的教学教育目标,从而开展有意义的、影响深远的教学,从而更为系统地发挥教学教育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显性的效果,更要注重基础性的、长远性的工作。体育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开展好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目标,还要达到塑造具有健康身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长远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把注重学生参与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课题进行研究。
一、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从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性质而言,学生参与非常重要。体育课是一门主要通过锻炼身体的方式,增长学生的体能,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课程。同时,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光说不练绝对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甚至练的不到位、不勤奋都达不到我们所设定的教学效果。而所有的实践都是需要主体的,没有主体的参与就谈不上实践的开展,所以,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参与作为一个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要作为一个重点。因为,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锻炼的再好也强健不了学生的身体,健全不了学生的身心。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节奏的加快,一些前所未有的局面也随之出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强健身体,也不仅仅是健脑益智,还能让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耐挫折能力,对构建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讓学生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正是一个打基础同时影响深远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加以充分运用,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二、学生参与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而言,我们必须把学生参与作为教学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进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有两个“全”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说不是精英型教育而是普及型教育,也就是说它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必需的教育,我们的体育教学的理念也要从“竞技”走向“健康”,如果说竞技只能是少数人的参与,那么健康则是人人的追求,学生的参与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只注重优等生和中等生而忽略待进生的情况,给予更多的学生更多机会、更多可能。只有给了更多的学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也就为进一步实现学生参与奠定了基础。
追求全面发展,除了对学生个体的期望还包含对所有学生的整体期望,学生个体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也要在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整体的提高,毋庸置疑,这是建立在每个个体都主动参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新的课程改革正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也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上对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加以更为明确的规定,同时,从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上都有更新,是一个配套的、系统的、整体的改革,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想去学习,从而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思想和行动上的主动性也更强。同时,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持久动力,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而且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加深,这也是对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的很好践行,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应该是一个关键环节。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更多的给予学生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比如,从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计、教材的运用、内容的开展、形式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意见的征求越充分,越能符合学生的预期,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设计和开展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就越能引导学生参与。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的爱好转变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步让学生爱学、乐学,享受体育学习的过程和带来的收益。
其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惯性和惰性,教师习惯于凭经验开展教学,不主动了解学生,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逐步退化,所以,教师应该逐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學生的主体意识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更能释放自己的天性和个性,更有利于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也就会不自觉的主动参与,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的觉醒。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是体育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必然选择。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可以说既是提高学生参与的一个目标,也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一个途径。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了,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里面教师积极的鼓励和科学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参与意识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小学体育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加强认识、主动引导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层次的教学教育目标,从而开展有意义的、影响深远的教学,从而更为系统地发挥教学教育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显性的效果,更要注重基础性的、长远性的工作。体育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开展好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目标,还要达到塑造具有健康身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长远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把注重学生参与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课题进行研究。
一、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
从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性质而言,学生参与非常重要。体育课是一门主要通过锻炼身体的方式,增长学生的体能,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课程。同时,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光说不练绝对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甚至练的不到位、不勤奋都达不到我们所设定的教学效果。而所有的实践都是需要主体的,没有主体的参与就谈不上实践的开展,所以,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参与作为一个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要作为一个重点。因为,在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锻炼的再好也强健不了学生的身体,健全不了学生的身心。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节奏的加快,一些前所未有的局面也随之出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强健身体,也不仅仅是健脑益智,还能让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耐挫折能力,对构建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讓学生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正是一个打基础同时影响深远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加以充分运用,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时机。
二、学生参与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而言,我们必须把学生参与作为教学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进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有两个“全”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说不是精英型教育而是普及型教育,也就是说它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必需的教育,我们的体育教学的理念也要从“竞技”走向“健康”,如果说竞技只能是少数人的参与,那么健康则是人人的追求,学生的参与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只注重优等生和中等生而忽略待进生的情况,给予更多的学生更多机会、更多可能。只有给了更多的学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也就为进一步实现学生参与奠定了基础。
追求全面发展,除了对学生个体的期望还包含对所有学生的整体期望,学生个体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也要在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整体的提高,毋庸置疑,这是建立在每个个体都主动参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前提和基础上的。新的课程改革正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也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上对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加以更为明确的规定,同时,从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上都有更新,是一个配套的、系统的、整体的改革,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想去学习,从而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思想和行动上的主动性也更强。同时,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持久动力,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而且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加深,这也是对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的很好践行,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应该是一个关键环节。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更多的给予学生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比如,从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计、教材的运用、内容的开展、形式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意见的征求越充分,越能符合学生的预期,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设计和开展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就越能引导学生参与。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的爱好转变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步让学生爱学、乐学,享受体育学习的过程和带来的收益。
其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惯性和惰性,教师习惯于凭经验开展教学,不主动了解学生,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逐步退化,所以,教师应该逐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學生的主体意识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更能释放自己的天性和个性,更有利于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也就会不自觉的主动参与,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的觉醒。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是体育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必然选择。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可以说既是提高学生参与的一个目标,也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一个途径。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了,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里面教师积极的鼓励和科学的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参与意识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小学体育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加强认识、主动引导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