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农村中的“打工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是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后方”守家的“留守妇女”,有极少数人往往耐不住“牛郎织女”般的寂寞生活,她们因感情走私而导致社会不和谐音符时常发生。本文中的因“留守妇女”感情纠葛所引发的惨剧就是典型一例。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关注。
被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潜逃四年之久的杀人凶犯于化标,近日被安徽泗县警方缉拿归案。消息传到受害人亲属耳朵里,他们多年的愁眉终于舒展开了,拍手称庆公安机关抓获案犯的同时,四年前的惊天血案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小山村出了位“爱情女英雄”
地处皖北边界的小杨村,是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全村杨姓农户占90%左右,杨氏家族有条不成文的百年族规:同姓不能结婚。否则,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无人敢破。
该村年方20岁的姑娘杨义侠就出生在这个循规蹈矩的小山村里。小杨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哥,下有一妹。她的父母亲均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过日子。初中毕业后,小杨与本村同族男青年杨自可,经常在一起谈情说爱。田野旁、桥头边、月色下,时常留下他们俩的身影。随着双方感情的升温,私下里,这对情投意合、青梅竹马的恋人各自瞒着家长,定下了终身大事。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杨义侠的父母得知自己的闺女与本村同姓男青年杨自可谈恋爱的消息时,两位老人暴跳如雷,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并当着杨义侠的面怒斥道:“傻闺女,天下哪有同姓结婚的,我们杨姓有条百年族规,就是同姓不能结婚。你这样做,有辱门风呀!再者,听唱古书的说,‘同姓结婚,其后不蕃’哩!从今开始,你必须彻底与你那个小子断绝关系。不然的话,永远不要进这个家门。”无论杨义侠怎样向父母解释《婚姻法》的规定,二老只认准族规:同姓就是不能结婚。世代流传,谁也不能突破。
杨义侠知道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一时难以改变。于是她就去找当地妇联评理。妇联的同志聽了小杨的讲述,当即对她的自由恋爱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评了她父母的做法,还称赞小杨是一位敢于反封建,破旧俗的新时代“爱情女英雄”。
不多时,“爱情女英雄”悄悄地与她的心上人登记结婚了。婚礼那天,娘家人全然不知。男方当时只买了一盘一角五分钱的小鞭炮,放完之后,就送入了没有迎接、没人喝彩的洞房。
一时间,杨义侠成了当地妇孺皆知“爱情女英雄”。
丈夫打工,难熬漫漫长夜
这位为追寻婚姻自由而与家庭决裂的“爱情女英雄”,在婚后的第二年,便生下了女儿。家中多了一张嘴,使本来并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孩子满月的第二天,为赚钱养家,丈夫无奈离妻抛女,选择了并不情愿的打工之路,把家中的负担留给了妻子一个人打理。临别时,杨义侠眼含泪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恋恋不舍地握着丈夫的手,好久才慢慢地松开。
生活是无情的。回到家中,一大堆的事等待着杨义侠去做:喂猪、喂鸡、给孩子喂奶、照料年迈的公婆、侍弄10多亩承包田等杂事,周而复始,里里外外,每天从天一亮开始,一直忙到天黑为止,全由她一人“打头阵”。过去,这些活儿,多数均有丈夫来做,自己只是当个“甩手掌柜”。而现在却落到了她一个人的头上,一天下来,她累得连逗孩子的话也不想讲了,整个身体像散了架似的疼痛难忍。一个月下来,身体消瘦了21斤。尤其到了晚上,连个陪伴说话的人也没有,只有自己独守空房,时常面对墙壁发呆而不知所措。于是,思念丈夫的心情,像野草一样在杨义侠心里疯长着。
一天,杨义侠正在家中打麦场上翻晒小麦。中午时分,突然一阵大雨倾盆而至,使4000多斤小麦全泡在水中。晚上,杨义侠睡在床上,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是滋味。如果丈夫在身边帮助的话,或许赶在雷雨前,能把粮食抢收上来,不至于遭受这么大的损失。想到这里,杨义侠不觉难受起来,一行行泪水悄然地打湿了枕巾。她在心中质问自己:这种压抑人性的苦闷生活何时才能结束呢?
遇到不顺心的事,杨义侠经常打电话或写信告诉远在他乡打工的丈夫,以求得到丈夫心灵上的宽慰和支持,疏导自己心中的一时苦闷。
农活压着头。除草、打药、施肥、耕地等活计,样样都是出体力的活儿,且多数都是重复的劳动,刚干完没几天,又得干第二、第三遍了。杨义侠的身体“透支”得太多。不足半年时间,整个人累得面黄肌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忙完田里庄稼,再回到家中忙家务,杨义侠每天都是如此。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使她日渐憔悴。有一次,夜间生病无人照料,弄得她神情恍惚,无精打采好几天没回过神来。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很长时间未过夫妻生活的杨义侠时常焦躁不安,有时借酒消愁,打发寂寞难熬的时光。
红杏出墙,偷欢酿血案
不知不觉间,农村中又一个最为繁忙的“双秋”工作开始了。面对一大堆农活,少妇杨义侠又添新愁,又是田里又是家务,这些活儿啥时才能干完呢?正在小杨发愁之际,“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天早饭之后,她家忽然来了一位客人,小杨一眼认出来是丈夫的朋友于化标。
于化标时年29岁,还是“单身一族”,而与他同龄的小伙子早就成家立业,许多人都抱上了娃娃。于化标和杨义侠的丈夫原来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由于相距不远,以前每隔一段时间,两人时常你来我往,相处得十分融洽。
“哎呀!于哥今天登门来了,快进屋坐。”杨义侠化愁为喜,热情地召唤道。“我来没什么大事,很长时间没来你家找杨弟玩了,所以我想今儿找小弟玩玩。”于化标边说边坐了下来。“你杨小弟外出打工挣钱去了,等春节时候才能回来呢!唉,前一段时间,可把我给累惨了。”杨义侠回答道。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杨义侠与于化标闲聊起来。中午,杨义侠挽留对方在家中吃了午餐,并邀他来家中帮助秋收等繁重体力农活。于化标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收割、拖运、碾场、施肥、撒种等这些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现在都由杨义侠与于化标二人共同承担。干活时,二人形影不离,一前一后,有说有笑。俨然像一对夫妻。为了体贴对方,于化标每当做那些又脏又累的农活时,都让自己多干一些。这时,杨义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感激对方的帮助。
晚上休息时,杨义侠与于化标在同一房间不同的床上就寝。有时只要一方一点轻微翻身,对方就听得清清楚楚。从未碰过女人的于化标,一听到杨义侠夜间小便声时,更是饥渴难耐。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觉,脑子像放电影似的想入非非。这时,他还算冷静,明白“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基本道理,用理智压抑了心中的邪念。直到农活干完,他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于化标走后,杨义侠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她打心底里感激于化标这几天来为她家所做的一切,给她减轻了许多劳累和压力。她甚至认为,于化标比自己的男人还要强十倍。于化标走后的第一个晚上,杨义侠却失眠了,她在床上回忆起白天与他在一块干活时的欢声笑语,晚上在一起谈话时的动人场景,这是多么快乐呀!想起今晚又回到了以前冷冷清清的状态,一股痛苦难熬的心情不禁在她心底里油然而生。在小于干活期间,她想过与自己丈夫离婚的念头,只是碍于其他原因,没好意思说出口。
半个月后的一天,杨义侠骑着自行车驮了一袋粮食去当地集市上卖。恰巧,在农贸市场里遇到了多日不见的于化标。两人见面后,一阵欢笑。中午,杨义侠主动约请于化标在街道边一家小吃部用餐。饭桌上,双方眉来眼去,心照不宣。说笑间,于化标还不时地讲了几句“荤段子”和“黄笑话”,逗得杨义侠乐得合不拢嘴。此刻,于化标借着酒劲,试探着用脚在桌底下有意无意地“挠”了几下杨义侠的下半身,杨义侠不但未制止,而且还略带羞涩地大笑了起来。这时,已喝得面红耳赤,酩酊大醉的于化标,在夕阳落山之际,被杨义侠扶着送回家中。
当晚,她留宿在于化标家……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杨义侠和于化标频繁幽会,再后来,于化标就成了杨义侠家中的常客。这时,村里人也有了风言风语,杨义侠的公婆听到后,随即打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儿子说明情况。杨自可得知后,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老婆会在“后院起火”。他分析,妻子绝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来,因为他们的爱情基础非常牢靠,一定是他人别有用心罢了。
眼看2002年春节马上到来了。于化标加紧动员杨义侠离婚,然后跟他结婚。他知道,杨义侠的肚子里已怀有他的“种”达三四个月了,不多时,“庐山真面目”就要出现了。也许是出于对丈夫的忠诚和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杨义侠没有同意离婚,把于化标的想法当场给顶了回去。谁知,这下子可惹恼了抱有侥幸心理的于化标,“啪啪”对准杨义侠就是两记耳光,并骂道:“臭婊子,我非收拾你不可,咱们走着瞧吧!”
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日晚七点多钟,杨义侠与打工刚回来的丈夫一家三口人正坐在床沿上看电视。“嘭嘭嘭”突然一阵敲门声响彻全屋,杨义侠以为是邻居来借东西,所以想也没想地前去开门。“臭婊子,你男人回来了,我问你跟他离不离婚?”于化标端着猎枪对准了惊慌失措的杨义侠。杨自可见状,“噌”地站起来跑去救助妻子。谁料,“叭”的一声枪响,杨自可应声倒在了血泊中。凶犯于化标此时已丧失理智,随手扔掉没有子弹的猎枪之后,又拿出别在腰间的菜刀,对准杨义侠一阵猛砍。已变成血人的杨义侠迅即倒在了地上,昏迷了过去。
听到枪声,村民们来到杨家室内一看,不禁惊呆了。杨自可在送往县城医院途中已气绝身亡,杨义侠在医院全力抢救下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她的身上已留下了永远难忘的40多个伤疤,她的左手已被情人于化标剁掉了三个手指,终身残废。
本案留下的思考
这起由农村中“留守妇女”的“包二爷”或“婚外情”引发的血案,它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同时敲响了一个大警钟:即农村中多年存在的、尚未被引起重视的“留守妇女”问题。“留守妇女”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忽视,且棘手的现实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们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被称为“留守妇女”。
近些年来,“打工潮”的声浪蓬勃兴起,农村中90%的青壮年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上来,他们在促进农民增收,为保障城市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家中只剩下了留守妻子在“后方”料理家务,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及耕地种田等超负荷劳作。她们的辛勤付出,为“前方”丈夫安心打工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可谓劳苦功高。
然而,一些“留守女”由于耐不住孤独和寂寞,常常“红杏”出墙,引发情感 “走私”的问题。本案中由杨义侠导演的悲剧就是例证。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98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50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到留守人口的一半。调查从九个方面揭示了留守妇女群体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些数据触目惊心。比如,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性压抑。调查中发现,尤其对于处于性欲旺盛期的年轻妇女来说,性压抑已经成了她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
“什么苦都能受,唯有相思受不了。”性压抑带来的煎熬,已经引发了另一种社会问题——离婚。有资料显示,在众多的离婚案件中,发生在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思想沟通以及性交流,造成感情疏远,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持。而留守的妻子成了别人的“乡村二奶”或“乡村小姐”,已成为当今离婚的重要原因。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如今一个个家庭破裂、离婚,当然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有一位“留守妇女”对笔者说,她和丈夫结婚14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半年。夫妻相伴、培育子女、情感抚慰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但在留守人群中,家庭的基本功能长期缺失。大多数时候,在外务工的丈夫,受制于城市里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微薄的经济收入,对妻子连最基本的关怀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提不上其他方面的补偿了。
然而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农村妇女研究还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普天下最艰难的是农民,农民中最艰难的又是农村“留守婦女”。农村中“留守妇女”问题,目前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希望本案能够带给人们一些警觉,并呼吁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争取为“留守妇女”创造一个安宁、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但愿本案中杨义侠式的悲剧人物,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当中不再出现,也不再发生类似的案件。■
(文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程新友[email protected]
被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潜逃四年之久的杀人凶犯于化标,近日被安徽泗县警方缉拿归案。消息传到受害人亲属耳朵里,他们多年的愁眉终于舒展开了,拍手称庆公安机关抓获案犯的同时,四年前的惊天血案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小山村出了位“爱情女英雄”
地处皖北边界的小杨村,是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全村杨姓农户占90%左右,杨氏家族有条不成文的百年族规:同姓不能结婚。否则,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无人敢破。
该村年方20岁的姑娘杨义侠就出生在这个循规蹈矩的小山村里。小杨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哥,下有一妹。她的父母亲均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过日子。初中毕业后,小杨与本村同族男青年杨自可,经常在一起谈情说爱。田野旁、桥头边、月色下,时常留下他们俩的身影。随着双方感情的升温,私下里,这对情投意合、青梅竹马的恋人各自瞒着家长,定下了终身大事。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杨义侠的父母得知自己的闺女与本村同姓男青年杨自可谈恋爱的消息时,两位老人暴跳如雷,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并当着杨义侠的面怒斥道:“傻闺女,天下哪有同姓结婚的,我们杨姓有条百年族规,就是同姓不能结婚。你这样做,有辱门风呀!再者,听唱古书的说,‘同姓结婚,其后不蕃’哩!从今开始,你必须彻底与你那个小子断绝关系。不然的话,永远不要进这个家门。”无论杨义侠怎样向父母解释《婚姻法》的规定,二老只认准族规:同姓就是不能结婚。世代流传,谁也不能突破。
杨义侠知道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一时难以改变。于是她就去找当地妇联评理。妇联的同志聽了小杨的讲述,当即对她的自由恋爱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评了她父母的做法,还称赞小杨是一位敢于反封建,破旧俗的新时代“爱情女英雄”。
不多时,“爱情女英雄”悄悄地与她的心上人登记结婚了。婚礼那天,娘家人全然不知。男方当时只买了一盘一角五分钱的小鞭炮,放完之后,就送入了没有迎接、没人喝彩的洞房。
一时间,杨义侠成了当地妇孺皆知“爱情女英雄”。
丈夫打工,难熬漫漫长夜
这位为追寻婚姻自由而与家庭决裂的“爱情女英雄”,在婚后的第二年,便生下了女儿。家中多了一张嘴,使本来并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孩子满月的第二天,为赚钱养家,丈夫无奈离妻抛女,选择了并不情愿的打工之路,把家中的负担留给了妻子一个人打理。临别时,杨义侠眼含泪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恋恋不舍地握着丈夫的手,好久才慢慢地松开。
生活是无情的。回到家中,一大堆的事等待着杨义侠去做:喂猪、喂鸡、给孩子喂奶、照料年迈的公婆、侍弄10多亩承包田等杂事,周而复始,里里外外,每天从天一亮开始,一直忙到天黑为止,全由她一人“打头阵”。过去,这些活儿,多数均有丈夫来做,自己只是当个“甩手掌柜”。而现在却落到了她一个人的头上,一天下来,她累得连逗孩子的话也不想讲了,整个身体像散了架似的疼痛难忍。一个月下来,身体消瘦了21斤。尤其到了晚上,连个陪伴说话的人也没有,只有自己独守空房,时常面对墙壁发呆而不知所措。于是,思念丈夫的心情,像野草一样在杨义侠心里疯长着。
一天,杨义侠正在家中打麦场上翻晒小麦。中午时分,突然一阵大雨倾盆而至,使4000多斤小麦全泡在水中。晚上,杨义侠睡在床上,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是滋味。如果丈夫在身边帮助的话,或许赶在雷雨前,能把粮食抢收上来,不至于遭受这么大的损失。想到这里,杨义侠不觉难受起来,一行行泪水悄然地打湿了枕巾。她在心中质问自己:这种压抑人性的苦闷生活何时才能结束呢?
遇到不顺心的事,杨义侠经常打电话或写信告诉远在他乡打工的丈夫,以求得到丈夫心灵上的宽慰和支持,疏导自己心中的一时苦闷。
农活压着头。除草、打药、施肥、耕地等活计,样样都是出体力的活儿,且多数都是重复的劳动,刚干完没几天,又得干第二、第三遍了。杨义侠的身体“透支”得太多。不足半年时间,整个人累得面黄肌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忙完田里庄稼,再回到家中忙家务,杨义侠每天都是如此。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使她日渐憔悴。有一次,夜间生病无人照料,弄得她神情恍惚,无精打采好几天没回过神来。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很长时间未过夫妻生活的杨义侠时常焦躁不安,有时借酒消愁,打发寂寞难熬的时光。
红杏出墙,偷欢酿血案
不知不觉间,农村中又一个最为繁忙的“双秋”工作开始了。面对一大堆农活,少妇杨义侠又添新愁,又是田里又是家务,这些活儿啥时才能干完呢?正在小杨发愁之际,“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天早饭之后,她家忽然来了一位客人,小杨一眼认出来是丈夫的朋友于化标。
于化标时年29岁,还是“单身一族”,而与他同龄的小伙子早就成家立业,许多人都抱上了娃娃。于化标和杨义侠的丈夫原来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由于相距不远,以前每隔一段时间,两人时常你来我往,相处得十分融洽。
“哎呀!于哥今天登门来了,快进屋坐。”杨义侠化愁为喜,热情地召唤道。“我来没什么大事,很长时间没来你家找杨弟玩了,所以我想今儿找小弟玩玩。”于化标边说边坐了下来。“你杨小弟外出打工挣钱去了,等春节时候才能回来呢!唉,前一段时间,可把我给累惨了。”杨义侠回答道。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杨义侠与于化标闲聊起来。中午,杨义侠挽留对方在家中吃了午餐,并邀他来家中帮助秋收等繁重体力农活。于化标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收割、拖运、碾场、施肥、撒种等这些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现在都由杨义侠与于化标二人共同承担。干活时,二人形影不离,一前一后,有说有笑。俨然像一对夫妻。为了体贴对方,于化标每当做那些又脏又累的农活时,都让自己多干一些。这时,杨义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感激对方的帮助。
晚上休息时,杨义侠与于化标在同一房间不同的床上就寝。有时只要一方一点轻微翻身,对方就听得清清楚楚。从未碰过女人的于化标,一听到杨义侠夜间小便声时,更是饥渴难耐。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觉,脑子像放电影似的想入非非。这时,他还算冷静,明白“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基本道理,用理智压抑了心中的邪念。直到农活干完,他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中。
于化标走后,杨义侠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她打心底里感激于化标这几天来为她家所做的一切,给她减轻了许多劳累和压力。她甚至认为,于化标比自己的男人还要强十倍。于化标走后的第一个晚上,杨义侠却失眠了,她在床上回忆起白天与他在一块干活时的欢声笑语,晚上在一起谈话时的动人场景,这是多么快乐呀!想起今晚又回到了以前冷冷清清的状态,一股痛苦难熬的心情不禁在她心底里油然而生。在小于干活期间,她想过与自己丈夫离婚的念头,只是碍于其他原因,没好意思说出口。
半个月后的一天,杨义侠骑着自行车驮了一袋粮食去当地集市上卖。恰巧,在农贸市场里遇到了多日不见的于化标。两人见面后,一阵欢笑。中午,杨义侠主动约请于化标在街道边一家小吃部用餐。饭桌上,双方眉来眼去,心照不宣。说笑间,于化标还不时地讲了几句“荤段子”和“黄笑话”,逗得杨义侠乐得合不拢嘴。此刻,于化标借着酒劲,试探着用脚在桌底下有意无意地“挠”了几下杨义侠的下半身,杨义侠不但未制止,而且还略带羞涩地大笑了起来。这时,已喝得面红耳赤,酩酊大醉的于化标,在夕阳落山之际,被杨义侠扶着送回家中。
当晚,她留宿在于化标家……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杨义侠和于化标频繁幽会,再后来,于化标就成了杨义侠家中的常客。这时,村里人也有了风言风语,杨义侠的公婆听到后,随即打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儿子说明情况。杨自可得知后,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老婆会在“后院起火”。他分析,妻子绝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来,因为他们的爱情基础非常牢靠,一定是他人别有用心罢了。
眼看2002年春节马上到来了。于化标加紧动员杨义侠离婚,然后跟他结婚。他知道,杨义侠的肚子里已怀有他的“种”达三四个月了,不多时,“庐山真面目”就要出现了。也许是出于对丈夫的忠诚和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杨义侠没有同意离婚,把于化标的想法当场给顶了回去。谁知,这下子可惹恼了抱有侥幸心理的于化标,“啪啪”对准杨义侠就是两记耳光,并骂道:“臭婊子,我非收拾你不可,咱们走着瞧吧!”
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日晚七点多钟,杨义侠与打工刚回来的丈夫一家三口人正坐在床沿上看电视。“嘭嘭嘭”突然一阵敲门声响彻全屋,杨义侠以为是邻居来借东西,所以想也没想地前去开门。“臭婊子,你男人回来了,我问你跟他离不离婚?”于化标端着猎枪对准了惊慌失措的杨义侠。杨自可见状,“噌”地站起来跑去救助妻子。谁料,“叭”的一声枪响,杨自可应声倒在了血泊中。凶犯于化标此时已丧失理智,随手扔掉没有子弹的猎枪之后,又拿出别在腰间的菜刀,对准杨义侠一阵猛砍。已变成血人的杨义侠迅即倒在了地上,昏迷了过去。
听到枪声,村民们来到杨家室内一看,不禁惊呆了。杨自可在送往县城医院途中已气绝身亡,杨义侠在医院全力抢救下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她的身上已留下了永远难忘的40多个伤疤,她的左手已被情人于化标剁掉了三个手指,终身残废。
本案留下的思考
这起由农村中“留守妇女”的“包二爷”或“婚外情”引发的血案,它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同时敲响了一个大警钟:即农村中多年存在的、尚未被引起重视的“留守妇女”问题。“留守妇女”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忽视,且棘手的现实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们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被称为“留守妇女”。
近些年来,“打工潮”的声浪蓬勃兴起,农村中90%的青壮年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上来,他们在促进农民增收,为保障城市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家中只剩下了留守妻子在“后方”料理家务,赡养老人,教育孩子及耕地种田等超负荷劳作。她们的辛勤付出,为“前方”丈夫安心打工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可谓劳苦功高。
然而,一些“留守女”由于耐不住孤独和寂寞,常常“红杏”出墙,引发情感 “走私”的问题。本案中由杨义侠导演的悲剧就是例证。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98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50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到留守人口的一半。调查从九个方面揭示了留守妇女群体存在的严重问题,有些数据触目惊心。比如,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性压抑。调查中发现,尤其对于处于性欲旺盛期的年轻妇女来说,性压抑已经成了她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
“什么苦都能受,唯有相思受不了。”性压抑带来的煎熬,已经引发了另一种社会问题——离婚。有资料显示,在众多的离婚案件中,发生在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思想沟通以及性交流,造成感情疏远,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持。而留守的妻子成了别人的“乡村二奶”或“乡村小姐”,已成为当今离婚的重要原因。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如今一个个家庭破裂、离婚,当然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有一位“留守妇女”对笔者说,她和丈夫结婚14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半年。夫妻相伴、培育子女、情感抚慰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但在留守人群中,家庭的基本功能长期缺失。大多数时候,在外务工的丈夫,受制于城市里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微薄的经济收入,对妻子连最基本的关怀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提不上其他方面的补偿了。
然而笔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农村妇女研究还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普天下最艰难的是农民,农民中最艰难的又是农村“留守婦女”。农村中“留守妇女”问题,目前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希望本案能够带给人们一些警觉,并呼吁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争取为“留守妇女”创造一个安宁、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但愿本案中杨义侠式的悲剧人物,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当中不再出现,也不再发生类似的案件。■
(文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程新友[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