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知识观视野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是课程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这对知识范畴中,个体知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基于个体知识观视野下的个性化阅读,要融合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的教学目标,要整合基于公共知识和基于个体知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个体知识观;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这对知识范畴中,个体知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只有从个体知识观的视野把握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与策略,才能廓清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使其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一、基于公共知识目标的教学策略
  1.共同价值策略
  公共知识具有明显的“认识—公共性”特征,其精神意蕴在于强调公共知识具有其社会发展的调节功能。公共知识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可以使社会群体具有共同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基本准则,使个体成为合格的公民。比如,爱国主义,爱祖国是具体的,爱家乡爱亲人爱邻居,是爱国主义;爱祖国的建设成就也接受现实的种种不足,是爱国主义,这些知识要让学生通晓明白;又如,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高度的责任感,知恩图报、诚信做人、尊重别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教学中,要进行公共价值导向,并根据课文所体现的公共知识进行具体化教学。
  2.确定性知识策略
  作为学生学习对象的公共知识,一般具有确定性特征。所谓确定性,是指这种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或正确性。
  课程范畴里的每篇课文,根据教学目标,其所要学生学习的是确定性的知识。要把确定性知识的学习作为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在三维目标中,都要有确定性知识的学习目标,比如,《鱼游到了纸上》,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中,“能正确认读‘赏心悦目、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感悟到青年做事的专注、认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有“小练笔”,这些都是知识与能力的确定性目标;“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地追求,便能取得成功”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确定性目标。
  二、基于个体知识目标的策略
  1.主体性策略
  教学实践说明,发挥学生每个个体的主体作用,首要问题是要改善个体主体条件,主要包括生活经验、人文素养、阅读能力与特定生理心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小学生一般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人文素养、阅读能力也处在积累发展阶段。这些主体条件因素经常影响到他们与文本和作者交往对话的质量。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指导中,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呈现“先行组织者”这种间接经验主要获得方式协助教学。比如《梅花魂》一课,梅花图寄托一位身在异国老华侨无时无刻不在眷念祖国。只有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才能理解老华侨的这份情操。而多数学生在此文教学前,对梅花精神还不甚了解。梅花在我国素有国花之称,除了外形奇特美丽之外,“梅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梅花自古以来是爱国的正直人士托物言志的精神寄托。唐代的杜甫、孟浩然、李商隐、张九龄等著名诗人均有梅诗,到了宋代更是进入全盛时期。教学时,可向学生简介中华文化里的梅花精神,有关梅花的名诗。补充有关梅花精神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本文的主旨。其次,要充分利用阅读期待心理。阅读期待心理包括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生活化策略
  从认知方式来看,个体知识所遵循的是生活认识论(注重生成、建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可以联系直接生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理解课文;也可以用间接生活来帮助理解课文。间接生活,就是来自书本、影视等对生活的认知与体验。直接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而间接生活的经验则是近乎无限的,个性化阅读要以学生的大量阅读为地基。比如,《钓鱼的启示》告诉人们严于自律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可以引导学生用个人经历来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身边人、用书籍里获知的事例来谈。
  3.实践性策略
  从来源和发展过程来看,个体知识主要表征为直接经验。一般来说,公共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记忆而获得,而个体知识则需要通过一定的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中领悟而获得。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减去重复的抄写,减去过多的练习,减去繁琐的提问,减去过多的讲解,重视引导品读,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体察课文中展现的形象世界和情感世界。在语文教材里,作者妙笔生花,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情不自禁,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如,《巨人的花园》《走遍天下书为侣》《山中杂记》,哪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自己读得津津有味、自悟自得。
  4.体验性策略
  文本所蕴含精神、意义、价值等层面的人文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靠体验。阅读中的情感体验,通常有两种策略:第一,沉浸在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把自己作为作品中人物进行情感“演绎”,即通常所说的可以有“把别人当自己”,就是阅读的时候要把自己摆进去,想象文中的一个角色(或作者)就是自己,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会有什么感受;第二,唤起自身对作品中人、事、物、情的感情。可以有“把自己当别人”,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作者,根据作者的描述,和作者一起去感受,去体验;还可以有“把自己当自己”,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假想在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中,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唤醒主体意识、个性意识。
  总之,从个体知识观视野把握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融合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目标,在教学策略上要优化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学习策略。只有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策略的优化组合,个性化阅读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丁桂春.“个性化”≠“个体化”: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中的冷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0).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参与到教师的互动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负荆请罪》为例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互动教学。  关键词:《负荆请罪》;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基本理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
<正> 目前,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正被作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但这个问题我认为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显然生产资料
<正>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心一种传统意见认为,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然后向四周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另一种意见则对上述“单一中心”说提出质疑,认为文化广义词意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起源有两个阶段:发轫阶段和奠基阶段。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各个氏族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
<正>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搞好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对于我们发展工农业生产、活跃经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我国国内市场来看,城市消费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比重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消费水平很低,尤其是农民消费水平更低。即使这样,工业仍不能保证供应。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工作长期违背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不能适应占人口84%的农村消费者的需要,人为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市场的特
<正>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究竟生于哪一年?目前有两种说法: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小辞典》编写组编写,1981年1月出版的《历史小辞典》第109页称:陈独秀生于1885年。而《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1979年9月出版的《辞海》第987页称:陈独秀出生于1880年。该书1963年12月版亦持此说。但是,根据民国七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第230页刊载的陈独秀《丁巳除夕歌》,一名《他与我》一文推算,我认为,陈独秀应出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也是现在每个学校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它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
<正> 1907年发表在《小说林》期刊上的《小说小话》,是一篇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著名小说论文,一向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者们所重视。然而,该文的作者是谁,说法却不一。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198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选录了《小说小话》,题下所标作者为“梁启超”,末后注明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卷四。查阿英同志编的此书,收了《小说小话》全文,但
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时候,很少提到利益范畴。我国的各种哲学教科书和著作,也从未把“利益”列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照搬苏联五十年代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结果。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利益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关于《韩子&#183;初见秦》的作者(印说者)与韩非之死,顾题思义,自然是要考辨事实的真伪,论定历史的是非。这无疑是对韩非及其思想体系作出科学评价的根本前提。自从司马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