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学科不仅是单纯的艺术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与人文相交融、相互补的综合性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职高美术教学中的人性化渗透是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一、心理现状探究
(一)初步分析
一般情况下,职高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自觉性、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等方面与普高学生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缺乏认知、失去信心,这就形成了职高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的两个服装设计班的学生首先做了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二)数据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内容是:你在中考前的理想是什么?你选择职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的父母有什么意见?当你拿到职高通知书是怎样想的?当你跨进职高的大门时又有什么想法?你爱好所学的专业吗?你对老师有什么要求?你所希望的是怎样的老师?
本次调查经过汇总、分析、概括,最终结果是:学习目的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高中毕业文凭,只有少数同学设想的愿望是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府;就学习专业而言,只有少数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还有部分学生自身不喜欢现学专业,当时因为分数问题,或因为偶然,或只是随机想到就报了;父母方面,44%的学生是被父母要求,8%的学生对专业十分爱好,20%的学生是出于各种无奈,28%的学生是随意;对于自己心中老师的期待,几乎全部的学生希望老师是理解信任学生的,是亲切随和的,是知识面广泛的老师。
二、应对策略实施
针对以上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探究,确定学生学习中最核心的动力—兴趣严重缺失,而兴趣是力求知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重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科特点,围绕“以生为本”的主旋律,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明确动机
夸美纽斯认为:“聪明的人不是知道得多的人,而是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人。”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在动力。
有不少的职高学生把学习纯粹当作任务,很少有动机心理,甚至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不喜欢专业但喜欢上我的课。针对学生的种种心理,我多角度地对其进行理想教育,明确学习的动机。一方面,我经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适时穿插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动机,引导他们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同时,应用“因材施教”原则,在动机引发上采用不同方式,如对调皮不善求学的学生要抓住他们有“宏伟”理想的心态,先描绘蓝图、勾勒明天,再话锋一转,提醒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实现美好理想,该生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对本身有上进心的同学则该用鼓励和引导,用“基础是根本,只要静心画必然会出成绩”的道理去鞭策,便可以取得期待的效果。
(二)拉近情感
激励和唤醒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无论是肯定支持,还是赞赏鼓励,都要教师的情感投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对一个教师来说,使教学变得有兴趣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情感投入时不能盲目,而要善于发现情感投资的机会。在“构成”课上,我发现有位男生经常不做作业,问及原因说是自己没工具,第二天上课时,我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制作工具送给他,并告诉他工具陪我走过高中走过大学,包含了老师的感情。以后的日子,这位男生每次作业都能够认真地完成。
(三)设置情景
学生对环境熟悉之后,我发现他们开始有“两头不安”的问题,也就是上课时不容易安静,下课前容易骚动。抓住这一特点,我通过富有吸引力得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将美术学科同人文学科相结合,一个小游戏、一个小场景,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谈创意时,我让学生进行接龙游戏,从中国的国粹联想到服装,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上课时通过语言,制造一个虚设的但却真实的环境,给学生一点兴趣,相当于给学生一座从兴奋到入神的桥梁,快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
(四)拓展知识
容易使职高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的原因有学习内容单一、操作方法机械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内涵,在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时,指导学生从服装的结构、色彩、特点等各个方面入手,并将其与当代时尚流行结合;在谈到创作过程时,我借用贾岛的诗,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从古文中领悟一个设计上的道理:服装设计中对款式的构思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是方法也是技巧。
(五)行为艺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艺术课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我常常借助媒体手段,用现代化手段展示传统的服装美术,用动态化的手段,演示服装设计的表演过程,通过多次的演示,学生对电脑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艺术也带有艺术气氛,甚至教态都能影响学生的兴趣。
三、对策效果总结
在初步实施人性化渗透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讨厌学习到感觉有趣,从感兴趣到渐渐喜欢上服装设计专业,并且开始学着研究专业知识。在接近学期末的时候,进行再次抽查,结果:97.7%的学生能自觉学习,96.8%的学生渐渐喜欢上美术学科,97.9%的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重新燃起了希望。
由此可见,作为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勇于尝试,在潜移默化中将人性化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将美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将兴趣与理性结合起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最终回归到师生共同发展的道路。
一、心理现状探究
(一)初步分析
一般情况下,职高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自觉性、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等方面与普高学生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缺乏认知、失去信心,这就形成了职高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的两个服装设计班的学生首先做了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二)数据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内容是:你在中考前的理想是什么?你选择职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的父母有什么意见?当你拿到职高通知书是怎样想的?当你跨进职高的大门时又有什么想法?你爱好所学的专业吗?你对老师有什么要求?你所希望的是怎样的老师?
本次调查经过汇总、分析、概括,最终结果是:学习目的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高中毕业文凭,只有少数同学设想的愿望是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府;就学习专业而言,只有少数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还有部分学生自身不喜欢现学专业,当时因为分数问题,或因为偶然,或只是随机想到就报了;父母方面,44%的学生是被父母要求,8%的学生对专业十分爱好,20%的学生是出于各种无奈,28%的学生是随意;对于自己心中老师的期待,几乎全部的学生希望老师是理解信任学生的,是亲切随和的,是知识面广泛的老师。
二、应对策略实施
针对以上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探究,确定学生学习中最核心的动力—兴趣严重缺失,而兴趣是力求知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动力、支持和偏重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科特点,围绕“以生为本”的主旋律,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明确动机
夸美纽斯认为:“聪明的人不是知道得多的人,而是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人。”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在动力。
有不少的职高学生把学习纯粹当作任务,很少有动机心理,甚至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不喜欢专业但喜欢上我的课。针对学生的种种心理,我多角度地对其进行理想教育,明确学习的动机。一方面,我经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适时穿插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动机,引导他们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同时,应用“因材施教”原则,在动机引发上采用不同方式,如对调皮不善求学的学生要抓住他们有“宏伟”理想的心态,先描绘蓝图、勾勒明天,再话锋一转,提醒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实现美好理想,该生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对本身有上进心的同学则该用鼓励和引导,用“基础是根本,只要静心画必然会出成绩”的道理去鞭策,便可以取得期待的效果。
(二)拉近情感
激励和唤醒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无论是肯定支持,还是赞赏鼓励,都要教师的情感投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对一个教师来说,使教学变得有兴趣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情感投入时不能盲目,而要善于发现情感投资的机会。在“构成”课上,我发现有位男生经常不做作业,问及原因说是自己没工具,第二天上课时,我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制作工具送给他,并告诉他工具陪我走过高中走过大学,包含了老师的感情。以后的日子,这位男生每次作业都能够认真地完成。
(三)设置情景
学生对环境熟悉之后,我发现他们开始有“两头不安”的问题,也就是上课时不容易安静,下课前容易骚动。抓住这一特点,我通过富有吸引力得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将美术学科同人文学科相结合,一个小游戏、一个小场景,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谈创意时,我让学生进行接龙游戏,从中国的国粹联想到服装,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上课时通过语言,制造一个虚设的但却真实的环境,给学生一点兴趣,相当于给学生一座从兴奋到入神的桥梁,快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
(四)拓展知识
容易使职高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的原因有学习内容单一、操作方法机械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内涵,在服装设计作品欣赏时,指导学生从服装的结构、色彩、特点等各个方面入手,并将其与当代时尚流行结合;在谈到创作过程时,我借用贾岛的诗,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从古文中领悟一个设计上的道理:服装设计中对款式的构思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是方法也是技巧。
(五)行为艺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艺术课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我常常借助媒体手段,用现代化手段展示传统的服装美术,用动态化的手段,演示服装设计的表演过程,通过多次的演示,学生对电脑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艺术也带有艺术气氛,甚至教态都能影响学生的兴趣。
三、对策效果总结
在初步实施人性化渗透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讨厌学习到感觉有趣,从感兴趣到渐渐喜欢上服装设计专业,并且开始学着研究专业知识。在接近学期末的时候,进行再次抽查,结果:97.7%的学生能自觉学习,96.8%的学生渐渐喜欢上美术学科,97.9%的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重新燃起了希望。
由此可见,作为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勇于尝试,在潜移默化中将人性化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将美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将兴趣与理性结合起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最终回归到师生共同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