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李香君是《桃花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优良品德,是文学殿堂中不朽的艺术形象。李香君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拜读过作品的人。她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本文从出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坚持理想等几方面来阐述李香君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 李香君 洁身自好 坚贞不渝 坚持理想
一、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
李香君出身于秦淮河,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李虽为歌妓,但她却品行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沾染,洁身自好,宛如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害羞腼腆。她并没有像其他歌妓一样为了赏钱出卖自己的尊严去讨好达官贵人,她与人交往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都由李贞丽代为应酬。作为歌妓学歌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因为唱歌、跳舞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正所谓是“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第二回),但李香君对此却是十分的反感,令她十分苦恼。这显示出其不愿同流合污的优秀品质。
作为秦淮名妓,李见惯了男欢女爱,在爱情面前,她应该是大胆而奔放的,但是她却表现的十分羞涩,在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十分端庄,并不扭捏作态,卖弄风情,别人拿她和侯开玩笑时,她也表现的十分地羞涩,就像深闺里的小家碧玉。如:
(丑)才子佳人,难得见面(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吃个交心酒何如,(旦羞,遮袖下)
(净)香君而嫩,当面不好讲得,(第五出 访翠)
李香君出身于青楼,却洁身自好,丝毫没有表现出对金钱地位的贪婪,她识大体、重气节,宛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她的美,如同山林间淙淙的清泉,使人洗心宁神。
二、力拒威胁和胁迫:坚贞不渝
历来才子遇佳人都会上演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桃花扇》也不例外。《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一个王朝的历史兴衰。李香君虽然洁身自好、品行端庄,但她出身于青楼,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注定她会受到世人的歧视,也注定她的爱情之路要比平常人走的艰辛。然而,李香君在爱情受阻时坚强不屈,誓死守护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
侯方域和李香君一见钟情,并结为连理,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神仙眷侣般的幸福生活,谁知天不遂人愿,阮大铖诬陷侯方域,使侯面临牢狱之灾,新婚燕尔却不得不劳燕分飞。侯生不舍,显出了性格中懦弱的一方面;香君也不舍,但却明辨是非,处事果断,明知是生离死别,态度依然坚决。“生离苦,相思苦,苦海无涯际”;“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聪明的香君已经预感到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因而唱出了“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谁”的离别悲音。虽然她也不想和爱人分离,但是她识大体,为了爱人的安全忍痛让其离家。
侯走后,田仰就任漕抚,欲寻美妓。杨龙友想到了李香君,于是派一班清客前去说媒。面对卞玉京、丁继之的劝说和张燕筑、郑妥娘的恐吓,她丝毫不为所动,表现出矢志不渝绝不嫁人的志气。然而,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马士英得知李香君不肯就范,命仆人去强娶李香君,送给新上任的漕抚田仰。在《第二十二出 守楼》出中,李香君面对前来抢婚的恶仆,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她据理力争,举出作媒人、主婚人和定盟之物,来证明自己和侯方域的婚姻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进而发出不朽的誓言“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当杨龙友等人要强迫她时,她甚至不惜以头抢地、血溅诗扇。最终“李代桃僵”,才“得遂全身之节”、“保住这无瑕白玉身”。面对权奸的一次次的威胁与逼迫,李香君为了爱情进行了无畏的抗争 。
李香君虽为风尘女子,却能在侯方域走后,独守空闺,不为权贵所诱惑,显示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的优秀品质,更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三、放弃爱情而入道:坚持理想
在许多女子心中,爱情高于一切,而大多风尘中的女子也多是嫁作商人妇,从此一生享受荣华富贵。李香君却选择了与其他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入道。在她爱情遭受磨难时,她也体会到了社会政治的黑暗腐朽,对现实极为的失望,这与她的理想截然不同。
在《入道》中,张道士怒斥“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香君幡然领悟,选择摆脱尘世的束缚,入山修道。香君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因为香君知道在这黑暗的现实生活里,她的美好爱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她把爱情埋葬于心中,毅然决然入山修道。
综上所述,李香君虽未风尘女子,却又一般女子都不曾有的政治抱负,她对爱情矢志不渝,同样心怀国家,显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魅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减,相反,她的魅力经久不衰。她是戏剧史上烁烁发光的人物形象,也是世人所敬仰的伟大女性形象。她所特有的优秀品质值得现代女性去学习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迟崇起校.桃花扇[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4]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王婷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潇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李香君 洁身自好 坚贞不渝 坚持理想
一、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
李香君出身于秦淮河,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李虽为歌妓,但她却品行高洁,举止端庄,不为旧院恶习所沾染,洁身自好,宛如藏于深闺的小家碧玉般清纯脱俗、害羞腼腆。她并没有像其他歌妓一样为了赏钱出卖自己的尊严去讨好达官贵人,她与人交往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待拜访她的文人墨客,即便是熟悉的杨龙友,言语也极为简单,只是回答提问和道谢,其他一概都由李贞丽代为应酬。作为歌妓学歌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因为唱歌、跳舞是她们谋生的手段,正所谓是“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第二回),但李香君对此却是十分的反感,令她十分苦恼。这显示出其不愿同流合污的优秀品质。
作为秦淮名妓,李见惯了男欢女爱,在爱情面前,她应该是大胆而奔放的,但是她却表现的十分羞涩,在她与即将要成亲的侯方域见面时,态度十分端庄,并不扭捏作态,卖弄风情,别人拿她和侯开玩笑时,她也表现的十分地羞涩,就像深闺里的小家碧玉。如:
(丑)才子佳人,难得见面(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吃个交心酒何如,(旦羞,遮袖下)
(净)香君而嫩,当面不好讲得,(第五出 访翠)
李香君出身于青楼,却洁身自好,丝毫没有表现出对金钱地位的贪婪,她识大体、重气节,宛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她的美,如同山林间淙淙的清泉,使人洗心宁神。
二、力拒威胁和胁迫:坚贞不渝
历来才子遇佳人都会上演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桃花扇》也不例外。《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一个王朝的历史兴衰。李香君虽然洁身自好、品行端庄,但她出身于青楼,摆脱不了妓女的身份,注定她会受到世人的歧视,也注定她的爱情之路要比平常人走的艰辛。然而,李香君在爱情受阻时坚强不屈,誓死守护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
侯方域和李香君一见钟情,并结为连理,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神仙眷侣般的幸福生活,谁知天不遂人愿,阮大铖诬陷侯方域,使侯面临牢狱之灾,新婚燕尔却不得不劳燕分飞。侯生不舍,显出了性格中懦弱的一方面;香君也不舍,但却明辨是非,处事果断,明知是生离死别,态度依然坚决。“生离苦,相思苦,苦海无涯际”;“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聪明的香君已经预感到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因而唱出了“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谁”的离别悲音。虽然她也不想和爱人分离,但是她识大体,为了爱人的安全忍痛让其离家。
侯走后,田仰就任漕抚,欲寻美妓。杨龙友想到了李香君,于是派一班清客前去说媒。面对卞玉京、丁继之的劝说和张燕筑、郑妥娘的恐吓,她丝毫不为所动,表现出矢志不渝绝不嫁人的志气。然而,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马士英得知李香君不肯就范,命仆人去强娶李香君,送给新上任的漕抚田仰。在《第二十二出 守楼》出中,李香君面对前来抢婚的恶仆,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她据理力争,举出作媒人、主婚人和定盟之物,来证明自己和侯方域的婚姻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进而发出不朽的誓言“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当杨龙友等人要强迫她时,她甚至不惜以头抢地、血溅诗扇。最终“李代桃僵”,才“得遂全身之节”、“保住这无瑕白玉身”。面对权奸的一次次的威胁与逼迫,李香君为了爱情进行了无畏的抗争 。
李香君虽为风尘女子,却能在侯方域走后,独守空闺,不为权贵所诱惑,显示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的优秀品质,更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三、放弃爱情而入道:坚持理想
在许多女子心中,爱情高于一切,而大多风尘中的女子也多是嫁作商人妇,从此一生享受荣华富贵。李香君却选择了与其他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入道。在她爱情遭受磨难时,她也体会到了社会政治的黑暗腐朽,对现实极为的失望,这与她的理想截然不同。
在《入道》中,张道士怒斥“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香君幡然领悟,选择摆脱尘世的束缚,入山修道。香君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因为香君知道在这黑暗的现实生活里,她的美好爱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她把爱情埋葬于心中,毅然决然入山修道。
综上所述,李香君虽未风尘女子,却又一般女子都不曾有的政治抱负,她对爱情矢志不渝,同样心怀国家,显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魅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减,相反,她的魅力经久不衰。她是戏剧史上烁烁发光的人物形象,也是世人所敬仰的伟大女性形象。她所特有的优秀品质值得现代女性去学习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迟崇起校.桃花扇[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4]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王婷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潇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