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州供电公司 2130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应用日益广泛。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上有很大的优势。它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在能源紧缺的当今社会,成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在智能变电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逐步克服了各类难题。文章基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状况,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概念和运行维护的主要特点,将其与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和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然后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常规变电站;差异化
  1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背景介绍
  1.1 智能变电站概述
  所谓智能变电站,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电力网络内部变电站间信息传达、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接收,为变电站信息传输带来便利,并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辅助控制技术,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种电力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构建的组织和部署规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智能变电站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实现和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和普及。
  1.2 智能变电站应用概述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电子互感器、智能接收器、交换机设备等相互配合,共同为电网运行安全服务。在智能变电站工作系统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变电站危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运行维护水平。与传统变电站运行维护相比,智能变电站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规范化带来了运行维护的便捷化。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采用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在该系统内部,从设计、开发、维护到后期的运行维护,该系统内对象能够建立统一的标准。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内,采用面向对象以及一个抽象通信服务接口连接,并且这个接口是独立于网络结构的。这就实现了系统通信的规范化,能够提高变电站的操作性能,运行维护更加轻松和便捷。(2)GOOSE技术应用实现了运行维护的及时性和高效性。GOOSE技术的应用是智能变电站的基础,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变电站系统内部的开关量能够进行准确传送,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变电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温度、档位、运行状况等进行信息的传输,一旦出现问题,客户端能够迅速发现和反应。大大提高了运行维护的效率和水平。(3)电子式互感器实现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动态化。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电子互感器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由合并单元和传感模块构成。通过使用电子式互感器,能够对变电站系统内各类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这种检测的精确度和敏感度要更高,传输性能也更好。与此同时,电子式互感器因为体积小、重量小等不会对变电站系统产生危害,能够更好确保设备运行安全,也维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随着技术的进步,拥有更高科技含量,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的现代化智能变电站系统逐渐形成,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要对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进行分析,以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手段创新与改革奠定基础。
  2.1 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主要方法简介
  2.1.1 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状况介绍。在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主要分为了保护和测控两个部分。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旦变电站系统发生故障,能够进行快速的切除和故障隔离,保证系统恢复正常。但前提是保护装置对于故障信号要有正确的响应。另一个部分就是测控系统部分,它主要是对系统中电流信号的检测,以便对系统故障进行发现和解决。通过保护装置和测控单元的结合,常规变电站系统完成了日常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2.1.2 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不足。首先,常规变电站受模块工作范围和要求的限制和影响,很难在各自区域内进行精确地维护。例如,保护装置需要电力信号的反馈,但是系统本身问题和保护装置性能因变电站系统故障引起的变化很难实现保护的精确化,只能够针对系统的反馈进行常规的保护工作。其次,常规变电站二次载荷问题较为严重。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二次电缆连接的设备多,负载重,这就造成了系统中二次额定负载问题的出现。二次设备与保护装置的配合比较复杂,效率较低。最后,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性较低,同时共享难度也很大,设备之间不具备互操作性,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时间间隔,无法确保传递信息的高效性,这也降低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2 基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不足的智能变电站工作提升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常规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上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智能变电站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并且在未来,将替代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成为推动电力运行安全重要的保障。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相比,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以下几大不同。
  (1)减少常规二次电缆使用量,智能变电站终端主要是使用光缆,不仅信息传递效率高、用时少,而且更加安全,受电磁影响较小。(2)加强了跳闸保护,改变传统的跳闸方式。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软压板方式进行投退,改变了传统的跳闸方式。(3)操作系统更加人性化,技术水平更高。IEC61850的应用使保护第二次设备具备远方操作的技术条件。(4)网络化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更加到位。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安全措施也相应发生了调整。(5)方式方法变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自动化、专业化的运行检修工作逐渐替代过去依靠系统进行定位,人工排查的模式,调试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运行维护的高效化。无论是从设备技术角度还是从维护技术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与常规变电站系统相比,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工作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从保护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测检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技术突破,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维护了电力运行的安全。
  3 现代化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3.1 连接介质的变化带来了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设备之间的连接媒介转变为光缆或双绞线,相应的运行维护时的装置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保护功能压板投退发生了调整,常规的保护功能“硬压板”转变为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的“软压板”。在投退保护装置操作上,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后台监控系统上进行计算机操作就能够完成全部工作,不在需要进行保护屏上的作业。
  3.2 GOOSE回路及相关保护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时,跳闸、合闸压板是对系统故障反应后进行的自动行为,但很难实现统一控制。智能变电站系统则将这些行为结合在了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利用GOOSE技术,将跳、合闸压板在全站设成了唯一,所有的保护装置都是通过智能控制柜操作去实现的,不仅效率更高,而且也更加准确,保护效果更好。
  3.3 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装置的影响扩大
  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数据被保护装置共享,因此在智能终端采集的开关、刀闸信息在GOOSE网络中共享测控装置、保护单元、合并单元。一旦这些装置发生了故障,整个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就会同时反映,因此信息传递的便捷也带来了准确性对于保护装置影响的改变。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4 检修状态压板作用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系统,装置检修压板主要是屏蔽装置故障和动作信息,不上传控制层。智能变电站发生了改变,更加有利于设备检修。在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智能操作箱、合并单元都配置了相应“检修状态”硬压板,并在网络上进行标注,装置间相互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跳闸指令发出后,开关不会跳闸,因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不对应。
  3.5 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检测的动态化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被应用进来,它不仅能够对同一时间变电站内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反馈故障位置,提出改善的方案,这一点是常规变电站无法企及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4 结束语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集合智能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智能变电站应用的扩大,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运行维护的技术,也应该将其与传统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牛东晓,曹树华,等.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李瑞生,周逢权,等.智能变电站功能架构及设计原则[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3]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C].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0.
其他文献
南京第一建设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10002  【摘要】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楼宇智能化兴起已久,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些年出现的新鲜技术,本文对楼宇智能化进行了介绍和方案的设计解决。  【关键词】智能楼宇、系统组成、功能  (一)前言  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楼宇智能化兴起已久,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些年出现的新鲜技术,
期刊
身份证号:320381198702131837 211178  在实施一项工程建设时,工程分包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的生产合作方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项目工程建设中。本文就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分承包管理进行有关探讨。使承包商和分包商能够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之上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一、加强项目分包管理重要意义  1、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  为
期刊
江苏春辉生态农林股份有限公司 214426  摘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城市内部的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提高园林景观整体质量,发挥园林景观效用的关键前提保障。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1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的过程中
期刊
尤芸  无锡市利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171  摘要:在本文中,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材料特点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对其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纤维土工格栅;市政道路;改造工程;  1 引言  随着现今城市交通量、车辆荷载的加大,城市道路所承受的负荷也逐渐加重,并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开裂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能够对道路进行适当的改造工作。其中,
期刊
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沉降及施工处理措施展开了分析,对软土路基特性及沉降机理作了说明,系统研究了软土路基沉降的变形过程,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沉降;处理措施  0 引言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路基施工是整个道路施工工序中质
期刊
无锡市利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17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道路运输需求越来越大,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平整耐磨、没有接缝,且振动小,方便维修,被广泛运用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沥青混凝土工程,而后论述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1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道
期刊
江苏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36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景观,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整体面貌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就高层建筑设计及城市空间合理化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合理化;  1 引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并因此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将高层建筑更好
期刊
江苏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3600  摘要:建筑消防已经成为了现今高层建筑建设的重点。在本文中,将就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筑也逐渐向着密集化、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且建筑物的装修材料、类型也更加多样化。这部分情况的存在,都对建筑火灾预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期刊
中铁二局四分公司  摘要:临近既有运营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要求高、难度大、责任追究严厉,以往均被列为项目的重难点工程;特别是地质条件差,距离既有运营公路很近的桥梁基础施工更是需要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精挑细选的施工技术。水磨钻挖孔桩施工技术在临近既有运营高速公路施工中发挥到了极致,有效地保证了既有高速公路结构的安全、正常的运营和新建桥梁桩基础的安全施工。本文以永吉高速公路临近既有运营高速公路的桩基础施工
期刊
水电四局有限公司向家坝工程项目部 四川宜宾向家坝 644612  摘要:因开挖交面滞后,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工程Ⅱ标段齿槽混凝土浇筑时间推迟至2010年1月开始,通过采用15m高升层碾压混凝土施工,并对大仓面碾压混凝土施工组织、满管溜管和翻转模板的设计与应用、冷却水管集中上引、变态混凝土加浆工艺、固结灌浆时机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早解除了齿槽回填对大坝甲块混凝土浇筑上升的制约。  关键词:高升层;碾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