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各地的音乐学校,大致都能看到我在波士顿地区的音乐学校看到的情景:俄罗斯教师和华裔学生(包括少量韩国和日本裔学生)。俄罗斯的音乐教师,不仅水平高,而且要求严厉;他们手下的学生,大部分是华裔和日韩裔,有的甚至是清一色的黄皮肤。据说,俄罗斯老师的标准太高,乃至大部分美国白人的孩子受不了。结果,每个音乐学校顶尖的孩子,亚裔占据了大部分。有一次,我们看一个钢琴演奏会,满台亚裔小天才,但有一个白人孩子表现十分出色。演奏一结束,我好奇地跑去和那位孩子的父母“套磁”。对方一开口就是厚重的欧洲口音,一问才知道,人家来自捷克。但这种人太少。
类似的景象,在中小学中也随处可见。只要有亚裔的地方,亚裔子弟就占据了学校里的“重点班”。加州一些非常优秀的学区,曾出现“白人逃离”的现象,因为白人家长看到亚裔都冲着学区搬家,亚裔子弟占据了好学区后,马上把白人的孩子比下去。白人家长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丧失信心,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搬家。波士顿地区一个亚裔集中的学区,也听到白人父母的抱怨:我的孩子按说应该在学校排第四,现在勉强进前四十。亚裔孩子一来,我们的孩子就没有出头之日。
在孩子们中,由此形成的种族成见也根深蒂固。你只要有个中国人或印度人的面孔,就被贴上“聪明”的标签,大家不免敬而远之。这也给亚裔的孩子带来相当的压力。
这一切都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不妨回到音乐上来。大部分聪明的亚裔孩子,都会学一两种乐器,而且大多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方的主流乐器。孩子的音乐成就和其在学校中的学业表现,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许多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证明音乐的智力开发效果。但这很难说有什么板上钉钉的结论。另外,难道美国家长就不懂音乐的智力开发功效?
在我看来,抛开脑神经领域关于音乐与大脑的种种讨论,有一点凭常识就能理解:音乐至少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特别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进行古典音乐训练,要求孩子前期投入很多,然后才能演奏出悦耳的曲子。努力和获得满足之间的距离,比在其他活动上表现出来的都大。孩子们也正是由此体悟到成功的工作伦理。
我所在的大学是四年制的私立大学,一年学费快3万美元了,按说品质不低。我曾在不同的班上给学生进行了几次地图测试。尽管美国打了两场伊战,能够准确地标出伊拉克在哪里的学生,大致只有五分之一。至于不知道哪里是地中海、印度洋,指不出中国、日本、法国的位置,把沙特阿拉伯误当意大利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早在2005年《华盛顿邮报》就报道,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1%具有熟练阅读复杂文字的能力,这个比例在1990年还是40%。所谓熟练阅读,指的其实是一些最基本的日常阅读,如根据文字的指令计算每磅食品的价格、比较两篇社论的立场等等。根据2009年的一项统计研究,美国大约有40%的本科生、30%的大学新生,在选修有学分的课程之前都需要进特别的补习班,否则很难完成学业。2008年纽约城市大学系统的调查显示,200名受测的新生中,90%不能解简单的代数题。2004年美国教育部的报告则称,40%公立两年制大学(社区学院)的学生需要进补习班。
你留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在美国主流社会,要吃一段苦才能尝到结果的事,从来热不起来。长此以往,美国人难道不会退化吗?
类似的景象,在中小学中也随处可见。只要有亚裔的地方,亚裔子弟就占据了学校里的“重点班”。加州一些非常优秀的学区,曾出现“白人逃离”的现象,因为白人家长看到亚裔都冲着学区搬家,亚裔子弟占据了好学区后,马上把白人的孩子比下去。白人家长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丧失信心,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搬家。波士顿地区一个亚裔集中的学区,也听到白人父母的抱怨:我的孩子按说应该在学校排第四,现在勉强进前四十。亚裔孩子一来,我们的孩子就没有出头之日。
在孩子们中,由此形成的种族成见也根深蒂固。你只要有个中国人或印度人的面孔,就被贴上“聪明”的标签,大家不免敬而远之。这也给亚裔的孩子带来相当的压力。
这一切都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不妨回到音乐上来。大部分聪明的亚裔孩子,都会学一两种乐器,而且大多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方的主流乐器。孩子的音乐成就和其在学校中的学业表现,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许多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证明音乐的智力开发效果。但这很难说有什么板上钉钉的结论。另外,难道美国家长就不懂音乐的智力开发功效?
在我看来,抛开脑神经领域关于音乐与大脑的种种讨论,有一点凭常识就能理解:音乐至少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特别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进行古典音乐训练,要求孩子前期投入很多,然后才能演奏出悦耳的曲子。努力和获得满足之间的距离,比在其他活动上表现出来的都大。孩子们也正是由此体悟到成功的工作伦理。
我所在的大学是四年制的私立大学,一年学费快3万美元了,按说品质不低。我曾在不同的班上给学生进行了几次地图测试。尽管美国打了两场伊战,能够准确地标出伊拉克在哪里的学生,大致只有五分之一。至于不知道哪里是地中海、印度洋,指不出中国、日本、法国的位置,把沙特阿拉伯误当意大利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早在2005年《华盛顿邮报》就报道,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1%具有熟练阅读复杂文字的能力,这个比例在1990年还是40%。所谓熟练阅读,指的其实是一些最基本的日常阅读,如根据文字的指令计算每磅食品的价格、比较两篇社论的立场等等。根据2009年的一项统计研究,美国大约有40%的本科生、30%的大学新生,在选修有学分的课程之前都需要进特别的补习班,否则很难完成学业。2008年纽约城市大学系统的调查显示,200名受测的新生中,90%不能解简单的代数题。2004年美国教育部的报告则称,40%公立两年制大学(社区学院)的学生需要进补习班。
你留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在美国主流社会,要吃一段苦才能尝到结果的事,从来热不起来。长此以往,美国人难道不会退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