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CT技术研究瘦煤在不同温度下孔隙变化特征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μCT225kvFCB型高精度(μm级)CT试验分析系统,对直径1mm的瘦煤从18℃到600℃高温下的热破裂过程进行了显微CT观测和分析.发现了瘦煤的热破裂规律:300℃煤样中大量小的孔隙贯通成大的孔隙团,因此瘦煤的热破裂阈值在300℃附近,从常温到300℃煤样的孔隙率增加了0.5倍左右.研究了煤样在100~600℃范围内热破裂孔隙分布的分形规律,研究发现:从100℃到600℃,煤样的分形维数D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孔隙的演化规律:由初始较规则的小孔隙变形,过渡到大量较规则、小孔隙贯通成不规则的大的孔隙团,之后孔隙团缩合减小趋于规则.分布初值的对数随温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从18℃到600℃孔隙数量的演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加.
其他文献
试验表明:玉米叶面喷施尿素,在肥量一定时,每亩用水量在5-15㎏范围内,产量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用水量一定时,每亩叶面喷施尿素0.75㎏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0.5㎏和1㎏。
通过钢管爆破切割实验和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了爆破切割弹解决卡钻问题的可行性,然后针对安庆铜矿某一矿井的卡钻事故,并结合井下地质情况,在分析卡钻原因的基础上,
曲面间几何连续性及其拼接问题是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中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本文从图形内在的接触不变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几何连续性问题。指出接触不变向量是曲面几何
采用培养皿生测法,测定了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果,测试浓度为0.05g/mL)对杂草反枝苋和早熟禾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萼龙葵茎叶的化感作用最强,其
现阶段,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为此,应加强农业科技和创新能力建设的统筹规划,健全财政引导的农业科技多元融资机制;健全农业技术转移
2011年6月-8月在商丘莱区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8个木霉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 Rifai)、绿色木霉(T.viride PerexFx)、康宁木霉(T.koni
在对1995—2015年我国汇率变动、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并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研究认为:我
在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旅游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对于民宿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中起的作用却一直处于研究的空白。因此,在对民宿的形成、民宿的动机和获得
以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系统分析了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的加固机理,确定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支护效果,在保
在钻柱测试(DST)工艺中,合理的液垫设计是整个测试工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设计者需结合诸多影响因素来确定液垫类型、液垫高度以及选用液垫监测手段等,其最终目的在于保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