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要创作好一篇新闻作品,不光要重视写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作品,看看它在写法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家先读下练习册,看看这篇新闻写得怎么样?
生1:老师,写得好!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1:它获得了一项大奖。
师:什么奖?
生齐:普利策奖。
师:哦,普利策奖是新闻界的最高奖,这篇作品能获得这一大奖,看来确实写得不错,那我们能分析下这篇作品获奖的原因吗?自读一遍课文让学生谈谈感受。
生2:老师,我觉得作品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给人们报道新闻才对,但作者却以“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这不是不负责任吗?不过他越这样写,我却越想往下读。
师:嗯,你说的是作品题目富有——
生齐:悬念。
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
生齐:兴趣。
师:很好,还有哪些同学谈谈?
生3:我觉得这篇作品的细节描写很出色,有好几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开头的阳光明媚、儿童嬉戏,中间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的雏菊花的怒放,结尾的姑娘的微笑以及参观者的种种反应等。
师:你是说作品的细节描写鲜明生动,令人印象深刻,是吧?
生3:是。
生4:老师,我觉得本文的细节描写还非常具体,比如女牢房三层盒子的尺寸,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一英尺是多长?
师:嗯,你觉得细节非常具体,但不知道一英尺是多长,有没有同学能告诉他?
生5:我记得一英尺应该是30厘米左右吧。
生6:老师,我也有个疑问,文章中间说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雏菊花怒放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师:你问的问题有一定难度,有没有同学帮他解答一下?
生7:“雏菊”是一种花瓣比较短小的菊花,在春天开放,但雏菊花在这里的象征含义,我似乎说不上来。
师:嗯,你的贡献已经够大了。
生8:(若有所悟地)老師,我明白了,“雏菊”在春天开放,“雏菊”应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文章写“雏菊”开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上面,是要和死亡形成对比吧。
师:你这样想,那你能告诉大家作者为何要设计这个对比吗?
生8:我想作者可能是要告诉大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德国纳粹的行为,虽然恐怖,虽然残忍,但是一定会成为过去,我们终究会迎来新的时代。
生9:老师,我觉得文章写雏菊怒放应该还有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无辜惨死的犹太人的作用,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新生啊!
师:看来同学们对文章的阅读挺仔细的,思考也非常深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需要这样和文本展开对话。好,还有哪些同学有话要说?
生10: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情感非常真实,您以前不是一直要求我们写作文不能无病呻吟,而要实话实说,我觉得这篇文章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师:说说看。
生10:集中营的历史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这些年来肯定有无数的记者写过无数的关于奥斯维辛的报道,作者这次来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所以就以“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这不是实话实说吗?(生笑)
师: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个节目——《实话实说》(生再笑),“实话实说”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有时候做起来很难,本文的作者在文中承认他没有什么可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齐:真诚。
师:我们扯得有点远,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回到原来的任务上来。
生11: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魅力!
师:怎么讲?
生11:一方面简洁凝练,另一方面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师:能举一个例子吗?
生11:我觉着第一段“可怕”和“居然”就颇有深意,根据前面同学的分析,游客应该是在春季来的奥斯维辛,既然是在春季,那阳光明媚、白杨起舞和儿童嬉戏的场景不是很正常吗?可作者为什么却用了“可怕”和“居然”二字(二词)呢?
师:这个同学的思考很有价值,其他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下吗?
(生11抢着说)老师,我还没说完呢,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在下面一段,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学会品味语言。
师:(无奈地)你这不是抢我的台词吗?(生笑)好吧好吧,那我们就响应这名同学的号召,继续品味语言吧,有没有同学还发现了其他值得我们品味的词句?
生12:我觉着倒数第二段的“恳求”和“够了”两词也意味深长。通常情况下,参观者一般都希望导游能多讲一些,但是这些参观者却对解说员说“够了”,并且用“恳求”的目光。看来他们并不希望解说员继续讲下去。
师:嗯,那是不是因为解说员讲得太烂了……
生12:不是不是,我想应该是解说员讲的纳粹的罪行过于骇人听闻了,超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承受力,他们才不愿意继续听下去。
师:原来是这样!
生13:老师,我觉着文章中所有关于参观者的反应都耐人寻味。
师:是吗?
生13:您看,42页第二段中“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第四段中“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第五段中“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倒数第三段中“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以及“一位参观者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这些语句难道不值得我们品味吗?这些语句虽没有一处正面表现纳粹的灭绝人性但并不妨碍我们对纳粹惨无人道行径的认知,我觉得这种写法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比简单的正面描写给力。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挺专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明白,这位同学除了给我们分析这篇作品语言特色外还给我们交代了这篇作品的一种特殊写法,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侧面描写。
师:很好,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或者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要问吗?
生14:老师,我有几个疑问能再问一下吗?
师:可以可以!
生14:文章中间部分说“参观者在一扇玻璃窗内看到了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我很好奇纳粹分子收集那么多的头发和鞋子干什么呢?他们在焚烧犹太人的尸体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头发和鞋子一同烧掉呢?第二个问题,当人们来到一条长廊的时候,文章为什么没有写参观者注视墙上的人们,却说墙上“成排的人们在注视着参观者”?还有在所有人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的时候,为什么有一个姑娘在微笑?难道她不怕死吗?
师:你的问题真的很多(生笑),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他实际上问了几个问题?
生齐:三个!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两个呢?
生15:老师,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之所以说“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而不说参观者注视着成排的人,这是语言上的一种创新,作者试图通过这种写法给读者制造一种很强的现场感,将他们也带入其中,使他们感到自己仿佛也是参观者的一分子。
生16:老师,我觉着这种处理还可以使墙上的人们“复活”,使参观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引发参观者的思考。
师:这两个同学挺厉害呀,那另外兩个疑问,有没有人来帮他解答一下呢?
生17:老师,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是纳粹在杀害犹太人之前会把犹太人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扒下来,包括头发、鞋子、皮肤、油脂等。(生惊讶)
师:这些物品值钱吗?
生17:值钱,他们用犹太人的头发制作毛毯、垫子等,苏联红军在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就曾发现了7.7吨未来得及运走的头发(生震惊),参观者当时在玻璃窗内看到的头发应当就是这批头发的一部分。
师:你知道的挺多呀!那你能告诉这位同学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生摇头)
其他同学呢?
生:(摇头)我们能感受到肯定不是姑娘不怕死或盼望死亡尽快到来,我们经常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吗,但是对她为何微笑,我们还真不知道。
师:就是,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百思不得其解,也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令人信服的说法,不过前两天老师看了一部以集中营生活为题材的电影,或许能给大家解答这个疑问,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下去看一看,它的名字叫巜美丽人生》。
生18:老师,这篇文章能获奖,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师:请讲!
生18:从内容上来看,这篇新闻也可以算成一篇游记,但是这篇游记在写法上却与我们常见的游记不同,我们常见的游记一般都以“我”的视角来呈现游客所见所闻,可这篇游记除了首尾段之外,其他段落却大都以“参观者”的视角来呈现游客的见闻。
师:嗯,你说的这个现象老师以前还没有注意到,你能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何好处吗?
生18:我觉得这是一种叙述角度的转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是保证见闻的真实性,使读者对文中所述深信不疑。
师:为什么这种写法可以保证见闻的真实性?而平常的游记却没有这种特点呢?
生18:平常的游记以“我”为叙述视角就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的因素在里面,对于所述内容读者可信可不信,而这篇游记中参观者的视角却不由得我们不信。
师:同学们的水平真高啊,看来这篇作品在写法上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在写作学上我们把这种与众不同叫做写作的什么呢?
生齐:个性。
师:好,同学们现在明白这篇新闻为什么能获奖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下课!
【执教班级: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高一(11)班】
刘绪洲,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教师。
生1:老师,写得好!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1:它获得了一项大奖。
师:什么奖?
生齐:普利策奖。
师:哦,普利策奖是新闻界的最高奖,这篇作品能获得这一大奖,看来确实写得不错,那我们能分析下这篇作品获奖的原因吗?自读一遍课文让学生谈谈感受。
生2:老师,我觉得作品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给人们报道新闻才对,但作者却以“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这不是不负责任吗?不过他越这样写,我却越想往下读。
师:嗯,你说的是作品题目富有——
生齐:悬念。
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
生齐:兴趣。
师:很好,还有哪些同学谈谈?
生3:我觉得这篇作品的细节描写很出色,有好几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开头的阳光明媚、儿童嬉戏,中间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的雏菊花的怒放,结尾的姑娘的微笑以及参观者的种种反应等。
师:你是说作品的细节描写鲜明生动,令人印象深刻,是吧?
生3:是。
生4:老师,我觉得本文的细节描写还非常具体,比如女牢房三层盒子的尺寸,但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一英尺是多长?
师:嗯,你觉得细节非常具体,但不知道一英尺是多长,有没有同学能告诉他?
生5:我记得一英尺应该是30厘米左右吧。
生6:老师,我也有个疑问,文章中间说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雏菊花怒放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师:你问的问题有一定难度,有没有同学帮他解答一下?
生7:“雏菊”是一种花瓣比较短小的菊花,在春天开放,但雏菊花在这里的象征含义,我似乎说不上来。
师:嗯,你的贡献已经够大了。
生8:(若有所悟地)老師,我明白了,“雏菊”在春天开放,“雏菊”应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文章写“雏菊”开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上面,是要和死亡形成对比吧。
师:你这样想,那你能告诉大家作者为何要设计这个对比吗?
生8:我想作者可能是要告诉大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德国纳粹的行为,虽然恐怖,虽然残忍,但是一定会成为过去,我们终究会迎来新的时代。
生9:老师,我觉得文章写雏菊怒放应该还有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无辜惨死的犹太人的作用,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新生啊!
师:看来同学们对文章的阅读挺仔细的,思考也非常深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需要这样和文本展开对话。好,还有哪些同学有话要说?
生10: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情感非常真实,您以前不是一直要求我们写作文不能无病呻吟,而要实话实说,我觉得这篇文章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师:说说看。
生10:集中营的历史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这些年来肯定有无数的记者写过无数的关于奥斯维辛的报道,作者这次来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所以就以“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这不是实话实说吗?(生笑)
师: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个节目——《实话实说》(生再笑),“实话实说”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有时候做起来很难,本文的作者在文中承认他没有什么可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齐:真诚。
师:我们扯得有点远,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回到原来的任务上来。
生11: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魅力!
师:怎么讲?
生11:一方面简洁凝练,另一方面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师:能举一个例子吗?
生11:我觉着第一段“可怕”和“居然”就颇有深意,根据前面同学的分析,游客应该是在春季来的奥斯维辛,既然是在春季,那阳光明媚、白杨起舞和儿童嬉戏的场景不是很正常吗?可作者为什么却用了“可怕”和“居然”二字(二词)呢?
师:这个同学的思考很有价值,其他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下吗?
(生11抢着说)老师,我还没说完呢,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在下面一段,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关键是我们要从中学会品味语言。
师:(无奈地)你这不是抢我的台词吗?(生笑)好吧好吧,那我们就响应这名同学的号召,继续品味语言吧,有没有同学还发现了其他值得我们品味的词句?
生12:我觉着倒数第二段的“恳求”和“够了”两词也意味深长。通常情况下,参观者一般都希望导游能多讲一些,但是这些参观者却对解说员说“够了”,并且用“恳求”的目光。看来他们并不希望解说员继续讲下去。
师:嗯,那是不是因为解说员讲得太烂了……
生12:不是不是,我想应该是解说员讲的纳粹的罪行过于骇人听闻了,超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承受力,他们才不愿意继续听下去。
师:原来是这样!
生13:老师,我觉着文章中所有关于参观者的反应都耐人寻味。
师:是吗?
生13:您看,42页第二段中“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第四段中“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第五段中“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倒数第三段中“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以及“一位参观者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这些语句难道不值得我们品味吗?这些语句虽没有一处正面表现纳粹的灭绝人性但并不妨碍我们对纳粹惨无人道行径的认知,我觉得这种写法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比简单的正面描写给力。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挺专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明白,这位同学除了给我们分析这篇作品语言特色外还给我们交代了这篇作品的一种特殊写法,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侧面描写。
师:很好,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或者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要问吗?
生14:老师,我有几个疑问能再问一下吗?
师:可以可以!
生14:文章中间部分说“参观者在一扇玻璃窗内看到了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我很好奇纳粹分子收集那么多的头发和鞋子干什么呢?他们在焚烧犹太人的尸体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头发和鞋子一同烧掉呢?第二个问题,当人们来到一条长廊的时候,文章为什么没有写参观者注视墙上的人们,却说墙上“成排的人们在注视着参观者”?还有在所有人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的时候,为什么有一个姑娘在微笑?难道她不怕死吗?
师:你的问题真的很多(生笑),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他实际上问了几个问题?
生齐:三个!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两个呢?
生15:老师,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之所以说“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而不说参观者注视着成排的人,这是语言上的一种创新,作者试图通过这种写法给读者制造一种很强的现场感,将他们也带入其中,使他们感到自己仿佛也是参观者的一分子。
生16:老师,我觉着这种处理还可以使墙上的人们“复活”,使参观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引发参观者的思考。
师:这两个同学挺厉害呀,那另外兩个疑问,有没有人来帮他解答一下呢?
生17:老师,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是纳粹在杀害犹太人之前会把犹太人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扒下来,包括头发、鞋子、皮肤、油脂等。(生惊讶)
师:这些物品值钱吗?
生17:值钱,他们用犹太人的头发制作毛毯、垫子等,苏联红军在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就曾发现了7.7吨未来得及运走的头发(生震惊),参观者当时在玻璃窗内看到的头发应当就是这批头发的一部分。
师:你知道的挺多呀!那你能告诉这位同学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生摇头)
其他同学呢?
生:(摇头)我们能感受到肯定不是姑娘不怕死或盼望死亡尽快到来,我们经常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吗,但是对她为何微笑,我们还真不知道。
师:就是,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也百思不得其解,也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令人信服的说法,不过前两天老师看了一部以集中营生活为题材的电影,或许能给大家解答这个疑问,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下去看一看,它的名字叫巜美丽人生》。
生18:老师,这篇文章能获奖,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师:请讲!
生18:从内容上来看,这篇新闻也可以算成一篇游记,但是这篇游记在写法上却与我们常见的游记不同,我们常见的游记一般都以“我”的视角来呈现游客所见所闻,可这篇游记除了首尾段之外,其他段落却大都以“参观者”的视角来呈现游客的见闻。
师:嗯,你说的这个现象老师以前还没有注意到,你能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何好处吗?
生18:我觉得这是一种叙述角度的转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是保证见闻的真实性,使读者对文中所述深信不疑。
师:为什么这种写法可以保证见闻的真实性?而平常的游记却没有这种特点呢?
生18:平常的游记以“我”为叙述视角就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的因素在里面,对于所述内容读者可信可不信,而这篇游记中参观者的视角却不由得我们不信。
师:同学们的水平真高啊,看来这篇作品在写法上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在写作学上我们把这种与众不同叫做写作的什么呢?
生齐:个性。
师:好,同学们现在明白这篇新闻为什么能获奖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下课!
【执教班级: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高一(11)班】
刘绪洲,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