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真实行为出发,在简述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真实行为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需具备的基础条件,然后围绕真实行为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高效的语文写作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质的提升,进而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式写作教学思想的束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依旧停留在“真情实感”阶段,并且这种真情实感的写作内容经常都存在着官话、套话、假话的现象,进而无法实现理性表达与认知的构建,这是当前国内语文写作教学所存在的失衡现象。而基于真实行为下的高中写作教学,能够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实现认知构建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呈现出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写作内容与中心思想的重点通常都是围绕着真情实感的抒发,并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中心思想内容,这是中国高考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一种写作现象。但是,此种写作教学的重点致使学生忽略了自我认知的建构,在结构上、逻辑上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使学生走上了说官话、套话之路,所谓的优秀作文千篇一律。第二,在写作体裁的选择上,通常都是以议论文为主,学生最“拿手”的也便是议论文的写作,以确保写作内容不溜题、拿高分,这就忽视了应用文体的重要性,这样的写作内容实践意义太弱。第三,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忽视了写作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书本上没有教师就很少传授的现象,学生的写作能力靠的是反复的写作练习和课外读物来提高。第四,写作训练没有达到必要的写作量,同时学生作文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评语通常都很简略,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需满足的条件
1.要设置出真实且具体的写作任务
要想设置出真实的写作任务,就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学生能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任务中;其次,任务的设定需要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第三,写作任务的设定需要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得到提升。
2.要设置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
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设置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而真实写作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进而才能充实写作的内容,升华写作内容的精神思想。将现实生活融入于写作目标之中,能够在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下,学生自觉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实现知识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3.创建真实的写作情境
创建真实的写作情境是为了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进而为学生达成写作任务目标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真实写作情境的创建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以参考:文化实践情境、机械虚拟情境、自然生活情境。
三、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基于真实行为写作内涵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而为写作的开展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目标,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作为写作的场景,进而以相应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比如:教师以某个品牌的洗发水广告用语为素材,让学生在明确这一广告用语特点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出新的广告用语,这样能够在达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不断探索与更新
写作任务、目标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并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培养,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就需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支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写作教学资源的不断探索与更新,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实践情境等尽量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写作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3.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实现写作内容质与量的提升
写作作为一项语文学习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而这需要反复训练与练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保证基本训练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系统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在写作上得心应手。也只有实现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的写作训练,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写作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少莲.构建话语空间,实现真实写作——浅谈作文教学如何构建主体话语空间[J].语文教学通讯,2010,4(11):45-47.
[2]张翼.对中学生作文中“失真”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3]谢贤扬.用人性的本真表达生命的真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9(3):89-90.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高效的语文写作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质的提升,进而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式写作教学思想的束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依旧停留在“真情实感”阶段,并且这种真情实感的写作内容经常都存在着官话、套话、假话的现象,进而无法实现理性表达与认知的构建,这是当前国内语文写作教学所存在的失衡现象。而基于真实行为下的高中写作教学,能够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在实现认知构建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呈现出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写作内容与中心思想的重点通常都是围绕着真情实感的抒发,并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中心思想内容,这是中国高考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一种写作现象。但是,此种写作教学的重点致使学生忽略了自我认知的建构,在结构上、逻辑上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使学生走上了说官话、套话之路,所谓的优秀作文千篇一律。第二,在写作体裁的选择上,通常都是以议论文为主,学生最“拿手”的也便是议论文的写作,以确保写作内容不溜题、拿高分,这就忽视了应用文体的重要性,这样的写作内容实践意义太弱。第三,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忽视了写作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书本上没有教师就很少传授的现象,学生的写作能力靠的是反复的写作练习和课外读物来提高。第四,写作训练没有达到必要的写作量,同时学生作文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评语通常都很简略,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所需满足的条件
1.要设置出真实且具体的写作任务
要想设置出真实的写作任务,就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学生能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写作任务中;其次,任务的设定需要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第三,写作任务的设定需要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得到提升。
2.要设置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
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设置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而真实写作目标的确立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进而才能充实写作的内容,升华写作内容的精神思想。将现实生活融入于写作目标之中,能够在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并且写出的作文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真实且明确的写作目标下,学生自觉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实现知识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3.创建真实的写作情境
创建真实的写作情境是为了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进而为学生达成写作任务目标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真实写作情境的创建有以下三种模式可以参考:文化实践情境、机械虚拟情境、自然生活情境。
三、基于真实行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创新写作教学方法
基于真实行为写作内涵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而为写作的开展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目标,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作为写作的场景,进而以相应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比如:教师以某个品牌的洗发水广告用语为素材,让学生在明确这一广告用语特点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出新的广告用语,这样能够在达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不断探索与更新
写作任务、目标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并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培养,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就需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作支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写作教学资源的不断探索与更新,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实践情境等尽量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写作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3.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实现写作内容质与量的提升
写作作为一项语文学习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而这需要反复训练与练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保证基本训练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系统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在写作上得心应手。也只有实现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的写作训练,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写作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少莲.构建话语空间,实现真实写作——浅谈作文教学如何构建主体话语空间[J].语文教学通讯,2010,4(11):45-47.
[2]张翼.对中学生作文中“失真”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3]谢贤扬.用人性的本真表达生命的真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9(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