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angh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今的教学已经从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逐渐转变为了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而在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而在如今,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广为提及的教学模式,其将课堂的主体交予了学生,有效的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其学习的过程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达成有效的促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这造成了学生兴趣的欠乏,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比较差。而在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其对教师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改变。
  一、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作用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发挥,给予学生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学生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同时,小组协作能力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重要能力目标之一,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需要彼此合作来完成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总的来说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使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也会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
  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执行方法研究
  (一)根据学生特点,有效划分小组
  对于小组合作教学这一模式来说,若想实现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就需要教师能将其准备阶段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小组的划分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合作探究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就要能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基本的小组划分情况一般为两种:第一种是让学生自由结合小组,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其配合可能会更好点,但缺点是,学生在自由分组时并不会对能力情况进行考虑,很容易造成有的小组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第二种则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划分,使每个小组均衡分配,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完成探究任务,也可以在小组间开展竞争。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二)注意课程筛选,选择合适内容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被用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其中,过于简单的内容可能并没有很强的探究价值,学生通过对其内容的学习,也很难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发展。而过于困难的内容则会使学生的探究进度缓慢,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反而使得探究學习的效率非常低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定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时,要能选择一些难度适中而具有较强探究价值的学习内容作为探究的目标。
  例如,在“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土地资源”这一课来战合作探究,使学生通过对彼此交流分享的过程去搜寻我国土地资源的情况,分析我国的国土面积和土地资源的现状,明确如今在土地资源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对我国的土地资源基本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从身边寻找一些实例,来对应自己所找出的问题情况。
  (三)设计合适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学习,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际的小组合作探究中,设计相应的效果检验环节,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出改变。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始探究前就依据当课要探究的内容涉及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尝试这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而当学生探究完成后,教师也就可以利用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检验,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回答基本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而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教学。
  例如,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一课的探究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之前提前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分析预设,从中设置几个探究性的问题,如在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设立以下的教学目标:1、我国有哪些农业部门呢?2、农业对我国来说有什么作用呢?3、我国农业在各地区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呢?像这样,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进行分析研究。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再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尝试着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回答。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在教师实际中,教师就要能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开展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要能在活动开展前,依据教学实际,使用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也要能注意对课程的有效筛选,选择合适的学科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还要能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问题设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并在其学习完成后,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王雷,刘道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0):28.
  [2]黄振平.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7):110.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学生成长过程与学习生涯当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发展。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却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而犯难,学生读不进去,教师教的焦头烂额。那么,教师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有效性,进而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提升呢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国在发展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乃至国际都不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有: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其中大气污染造成的因素很对,一些废气、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造成空气污染。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加强对烟气排放的监测,颗粒物 CEMS 、气态污染 物 CEMS 、 烟气参数测 定子系统构成烟气
期刊
摘 要:巧妙地将乡土资源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还可以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本文中,本人将自身的教学教学经验入手,就如何利用乡土资源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地理;乡土资源;应用对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是,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是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为载体的地理课程,需要教师在
期刊
摘 要:精彩而有效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促使其以较高的能动性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念作出铺垫。在平时教学中,一线教师要基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导入方式,以期使课堂导入环节呈现精彩,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种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导入的常用方式,即设置悬念导入、生活案例导入、实践活动导入。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导入;常用方式;
期刊
摘 要:在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的过程当中,用電需求量也逐渐的加大,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不断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工程建设环节当中,混凝土是必备的施工材料,影响工程质量的同时,在工程建设的当中运用的经济成本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在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水利水
期刊
摘 要:马尾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树,其属于阳性树种,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保持气候温暖湿润。马尾松的耐旱性较好,其根部可以延伸到土壤深处,汲取更多的水分,所以在降水量较少的地方或者极其干旱的地方不适宜种植。在我国林业产业中,马尾松所占的比例一直较大,其生态价值及及经济价值被人们广泛认可。本文主要分析了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并对马尾松推广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尾松;造林;
期刊
摘 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性较强的学科。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传统一味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和限制,使得初步接触并学习科学、认知能力差的小学生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贯彻以培养学生兴趣的科学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本文以1个建设2台25.5MVA半封闭矮烟罩固定式矿热炉生产锰硅合金的项目为例,从生产工艺、主要设备选择、车间工艺布置等方面阐述锰硅合金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锰硅合金、矿热炉  1.概述  锰硅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量较大的铁合金。锰硅合金是炼钢常用的复合脱氧剂,含碳在1.9%以下的锰硅合金还是用于生产中低碳锰铁和电硅热法金属锰的半成品
期刊
摘 要: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让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取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随之而来人们对此技术的期望和设计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在保障它的质量化问题的同时,还要对其的安全性能提出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持续、广泛的应用。为机械设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应重视对已投入运行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检测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已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态演示,加深理解”“延伸知识,拓展思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的深度融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数学;图形几何;融合  眾所周知,“图形与几何”是中小学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