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单、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50例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双侧开颅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GOS评分优良率、术前及术后3 d、2周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OS评分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56.00%,差
【机 构】
: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 西安,71006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单、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50例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双侧开颅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GOS评分优良率、术前及术后3 d、2周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OS评分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开颅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能获得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B组给予中剂量低分子肝素钙,C组给予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TT、PT、APTT从长至短依次
目的 探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胶丸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阴道内环境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1%,高于对照组的85.39%(P<0.05).治疗后,观察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Inter TAN)与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Inter TAN组和PFNA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Inter TA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个月,PFNA组的Harris评分高于Inter TAN组(P<
目的 探究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控制高血压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
目的 评价妊娠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对胎膜早破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在本院产检的100名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的B族链球菌核酸表达量,比较两组的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情况,分析B族链球菌对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及孕妇的影响,并比较胎膜早破组B族链球菌阳性、阴性孕妇和正常妊娠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胎膜早破组孕妇的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
本文在古代文献及近年来临床研究的基础之上,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刺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本文认为本病主要与饮食失宜、外邪侵袭、体质因素、久病体虚有关,致使痰热瘀阻塞气道,气机运行不利,气道不通而发病.本病大致分为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虚实夹杂三种证型,通过中药辨证施治及针刺治疗本病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目前针对本病的研究仍然较少,后续应该规范中医病名归属,继续完善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制定规范的辩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深入研究有明确疗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