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渠道工程工程施工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如交通桥、跨渠生产桥、渡槽以及倒虹吸来解决当地的灌溉、出行、防洪等问题。而对于渠道衬混凝土工程来说,单元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进一步探讨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策略,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渠道;衬砌混凝土;保温板;配合比;裂缝
一、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工艺流程
在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初期阶段,不断在摸索适合机械化施工的工艺,最终从质量、进度、效益3方面进行综合控制,控制从每个细节抓起:渠道坡面修整、保温板土工膜的铺设、混凝土的浇筑、抹面、结构分缝的切割、养护,每道工序合理安排施工都与质量、进度、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定一套比较适用的施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流程见下图。
图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由上图可见,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同一般混凝土施工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最主要就是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控制成本3方面进行考虑。
(二)渠道的修整
渠道修整分两步进行:机械设备先进行修整,但要求设备在坡面行走或工作时要注意保护层的预留,不能将坡面原土破坏。机械设备修坡时先对坡面进行测量放样,并安排人工隔5~10 m的距离按照设计边线预留5~10 cm的保护层,这样很好地控制了超欠挖现象,给后期人工修坡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三)保温板的铺设
坡面验收合格后,进行保温板的施工,铺设之前先对坡面再次进行检查,若发现平整度较差的断面,用细砂或砂土填平,填平的方法是用2m的靠尺将铺洒到坡面的砂土或细砂挂平,使保温板和坡面紧密接触。保温板的切割采用最简单、快捷、经济的办法进行,主要工具为:裁纸刀、2m木尺、钢卷尺一把即可进行施工。保温板材料准备好后进行坡面铺设工作,保温板采用竹纤固定,铺好的板上面严禁穿带钉鞋行走,以免损坏板的表面。铺板完成后铺设复合土工膜之前同样要对保温板的接缝、平整度进行检查,平整度控制在±5mm,使用2 m靠尺进行检查,接缝控制在-2mm。
(四)复合土工膜的铺设
复合土工膜施工之前首先要对焊接工艺进行试验,抗拉强度至少不能低于母材的80%,从试验得出适应于现场实际操作、施工的一些技术参数。
在铺设时先将土工膜按尺寸、匹幅铺好,膜与膜之间不能有褶皱,每卷土工膜长度要比实际的长度要长,复合土工膜垂直于水流方向铺设,膜与膜重合10 cm进行焊接。在铺每趟时将焊接接头预留好后用剪刀剪断。土工膜铺好后要进行固定,土工膜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坚决杜绝用尖锐的材料固定,最好使用土、石头或其它重物将其压紧,以免被风吹走。
焊接
(1)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土工膜的焊接,焊接工艺及控制参数根据试验结论进行实施,先用封口机将最下层的土工布缝合,再用热合机对夹膜进行焊接,焊机温度控制在300~350℃范围内,行走速度控制在0.8~110 m/min之间,温度过高会导致土工膜被烫伤,温度过低土工膜不能结合,导致焊缝不合格。
(2)焊机行走速度过快或过慢也会导致土工膜焊接不合格,夹膜焊缝检测采用充气法,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焊缝合格后将上层土工布用封口机缝合。铺设好的复合土工膜由专人看管,防止被人为或机械刮伤,保持表面清洁。
(3)为方便施工人员行走,土工膜又不被破坏,制作行走梯放在渠道坡面,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移动,这样即避免土工膜被破坏,又能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坡面上行走,还可避免因土工膜被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返工。
二、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施工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和易性是施工配合比调整的重要方面,混凝土的和易性表现为黏聚性、流动性和保水硕性。砂率、水泥浆量、和骨料级配等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为。在施工中必须按照配比通知单上出料,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的原材料与配合比实验中的材料很难完全保持一致,容易出现配合比偏差。这就需要对配合比做局部调整及修正,进行通知单修改,但不能随意篡改,务必有科学依据。此外,还要外交加剂、粉煤灰等,这些都有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作用。
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1)外加剂掺量控制
在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中,通常掺入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及抗渗抗冻性能。但是,外加剂掺入过量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容易引起施工病害,凝固缓慢及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须正确掺入定量外由加剂。
(2)水胶比控制
水胶比对于混凝土抗渗、强度、耐久性以及抗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搅拌混凝土时,主要是胶凝材料和用水量的计量控制。
(3)骨料含水率控制
尤其是在雨天或新进一批骨料时,须加强对骨料含水率的检验,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格,为正确修改施工配比提供依据。
3、原材料控制
原料控制是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原材料的控制须依照《水工混凝土规范》,对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搅拌用水的化验分析、粗骨料的粒径及级配情况、水泥粉煤灰的化验分析等做到跟踪检测,其中任何环节分析出现超标的一概不用,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进程使用。尤其是那些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各不相同,如果不统一使用材料各种材料混用的话,渠道薄壁混凝土很可能出现裂缝,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二)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控制
1、温度控制
混凝土砼普通固体材料一样,热胀冷缩,必须控制好出机口温度及防止温度裂缝。对渠道断面的薄壁混凝土结构,虽然不存在较大的内部温度应力,但由于施工周期长,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时,也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湿胀和干缩。
搅拌时间控制
在有外加剂掺入的情况下,《水工混凝土规范》规定的搅拌时间为90~120s,一般来说,搅拌时间越长,混凝土搅拌越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好。但对于强制型搅拌机,时间越长越容易磨损骨料,造成一定量的强度损失。一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根据骨料级配情况及混凝土强度标号做适当变化。
运输控制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与外界会出现热传递,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应控制在26.5℃以下加强对料场的遮盖防止暴晒、减少运输时间、减少周转次数、选择合理的运输路径等都是有效的温控措施。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布料方式选择
在施工中,对于布料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成本和质量两大方面,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布料方式。由于渠道混凝土具有距离长、面积大、薄壁的特点,渠坡衬砌机很难做到振捣完全密实,所以,控制好混凝土的厚度就直接关系到成本的问题,对整个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铺设混凝土时要预留一些厚度以抹面压实,要及时与搅拌站出的混凝土方量进行对比,尽可能地控制在0.5~l厘米,浇筑完成后还应该进一步了解混凝土铺设厚度的情况,为下一步施工打好基础。
2、振捣控制
混凝土的密实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抗冻指标的好坏,所以振捣控制是现场控制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要加强控制。
3、养护控制
下转第59页
关键词:渠道;衬砌混凝土;保温板;配合比;裂缝
一、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工艺流程
在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初期阶段,不断在摸索适合机械化施工的工艺,最终从质量、进度、效益3方面进行综合控制,控制从每个细节抓起:渠道坡面修整、保温板土工膜的铺设、混凝土的浇筑、抹面、结构分缝的切割、养护,每道工序合理安排施工都与质量、进度、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制定一套比较适用的施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流程见下图。
图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由上图可见,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同一般混凝土施工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最主要就是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控制成本3方面进行考虑。
(二)渠道的修整
渠道修整分两步进行:机械设备先进行修整,但要求设备在坡面行走或工作时要注意保护层的预留,不能将坡面原土破坏。机械设备修坡时先对坡面进行测量放样,并安排人工隔5~10 m的距离按照设计边线预留5~10 cm的保护层,这样很好地控制了超欠挖现象,给后期人工修坡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三)保温板的铺设
坡面验收合格后,进行保温板的施工,铺设之前先对坡面再次进行检查,若发现平整度较差的断面,用细砂或砂土填平,填平的方法是用2m的靠尺将铺洒到坡面的砂土或细砂挂平,使保温板和坡面紧密接触。保温板的切割采用最简单、快捷、经济的办法进行,主要工具为:裁纸刀、2m木尺、钢卷尺一把即可进行施工。保温板材料准备好后进行坡面铺设工作,保温板采用竹纤固定,铺好的板上面严禁穿带钉鞋行走,以免损坏板的表面。铺板完成后铺设复合土工膜之前同样要对保温板的接缝、平整度进行检查,平整度控制在±5mm,使用2 m靠尺进行检查,接缝控制在-2mm。
(四)复合土工膜的铺设
复合土工膜施工之前首先要对焊接工艺进行试验,抗拉强度至少不能低于母材的80%,从试验得出适应于现场实际操作、施工的一些技术参数。
在铺设时先将土工膜按尺寸、匹幅铺好,膜与膜之间不能有褶皱,每卷土工膜长度要比实际的长度要长,复合土工膜垂直于水流方向铺设,膜与膜重合10 cm进行焊接。在铺每趟时将焊接接头预留好后用剪刀剪断。土工膜铺好后要进行固定,土工膜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坚决杜绝用尖锐的材料固定,最好使用土、石头或其它重物将其压紧,以免被风吹走。
焊接
(1)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土工膜的焊接,焊接工艺及控制参数根据试验结论进行实施,先用封口机将最下层的土工布缝合,再用热合机对夹膜进行焊接,焊机温度控制在300~350℃范围内,行走速度控制在0.8~110 m/min之间,温度过高会导致土工膜被烫伤,温度过低土工膜不能结合,导致焊缝不合格。
(2)焊机行走速度过快或过慢也会导致土工膜焊接不合格,夹膜焊缝检测采用充气法,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焊缝合格后将上层土工布用封口机缝合。铺设好的复合土工膜由专人看管,防止被人为或机械刮伤,保持表面清洁。
(3)为方便施工人员行走,土工膜又不被破坏,制作行走梯放在渠道坡面,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移动,这样即避免土工膜被破坏,又能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坡面上行走,还可避免因土工膜被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返工。
二、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施工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和易性是施工配合比调整的重要方面,混凝土的和易性表现为黏聚性、流动性和保水硕性。砂率、水泥浆量、和骨料级配等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为。在施工中必须按照配比通知单上出料,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的原材料与配合比实验中的材料很难完全保持一致,容易出现配合比偏差。这就需要对配合比做局部调整及修正,进行通知单修改,但不能随意篡改,务必有科学依据。此外,还要外交加剂、粉煤灰等,这些都有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作用。
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1)外加剂掺量控制
在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中,通常掺入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及抗渗抗冻性能。但是,外加剂掺入过量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容易引起施工病害,凝固缓慢及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须正确掺入定量外由加剂。
(2)水胶比控制
水胶比对于混凝土抗渗、强度、耐久性以及抗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搅拌混凝土时,主要是胶凝材料和用水量的计量控制。
(3)骨料含水率控制
尤其是在雨天或新进一批骨料时,须加强对骨料含水率的检验,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格,为正确修改施工配比提供依据。
3、原材料控制
原料控制是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原材料的控制须依照《水工混凝土规范》,对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搅拌用水的化验分析、粗骨料的粒径及级配情况、水泥粉煤灰的化验分析等做到跟踪检测,其中任何环节分析出现超标的一概不用,只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进程使用。尤其是那些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各不相同,如果不统一使用材料各种材料混用的话,渠道薄壁混凝土很可能出现裂缝,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二)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控制
1、温度控制
混凝土砼普通固体材料一样,热胀冷缩,必须控制好出机口温度及防止温度裂缝。对渠道断面的薄壁混凝土结构,虽然不存在较大的内部温度应力,但由于施工周期长,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时,也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湿胀和干缩。
搅拌时间控制
在有外加剂掺入的情况下,《水工混凝土规范》规定的搅拌时间为90~120s,一般来说,搅拌时间越长,混凝土搅拌越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越好。但对于强制型搅拌机,时间越长越容易磨损骨料,造成一定量的强度损失。一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根据骨料级配情况及混凝土强度标号做适当变化。
运输控制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与外界会出现热传递,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应控制在26.5℃以下加强对料场的遮盖防止暴晒、减少运输时间、减少周转次数、选择合理的运输路径等都是有效的温控措施。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1、布料方式选择
在施工中,对于布料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成本和质量两大方面,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布料方式。由于渠道混凝土具有距离长、面积大、薄壁的特点,渠坡衬砌机很难做到振捣完全密实,所以,控制好混凝土的厚度就直接关系到成本的问题,对整个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铺设混凝土时要预留一些厚度以抹面压实,要及时与搅拌站出的混凝土方量进行对比,尽可能地控制在0.5~l厘米,浇筑完成后还应该进一步了解混凝土铺设厚度的情况,为下一步施工打好基础。
2、振捣控制
混凝土的密实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抗渗和抗冻指标的好坏,所以振捣控制是现场控制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要加强控制。
3、养护控制
下转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