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俗学中的创新研究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民俗学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创新。这些创新包括从民俗志书的书写创新到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和作用,从拓宽了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到民俗学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
  关键词 民俗学 创新 民俗志书 理论 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俗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体现出了诸多创新性的内容和形式,本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部分创新内容。
  一、民俗志书写创新
  将民俗志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另外方面也是对其产生的新的要求。书写是唯一形成民俗志的条件,因此必须从书写上对其进行根本性改变。民俗志文字的表达并不要求严格参照于民俗兴起时的文字风格,并且要求较少固定式填充资料的书写方式,这需要书写者在工作时能够对其进行多样化的塑造,如书写的表达意境、文章风格等。在民俗志的研究地位与日俱增的现今社会,刘铁梁通过不懈研究,为民俗志树立的准确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进积极的倡导,使其更好的在民俗学研究中发挥范式的主导作用。在2004年时,由北京师范大学所参与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工程中,刘铁梁教授作为首要的负责人与其他师生对试点展开研究,作为试点的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通过学者及学生们的调查和研究,为该区的民俗文化保护提供极具实践意义的方案,同时在其中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书写形式,进而随着研究深入而最终形成具有标识意义的书写理念。该理念也逐步成为了保护和研究民俗文化主要书写方式,而后的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工程深化进行,为东城区、怀柔区、西城区、昌平区等地研究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刘教授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书写理念获得了不断补充和升华,最终成为了中国民俗志书写的统一制式。
  二、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和独特作用
  北师大教授刘铁梁在研究时发现了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以此基础上对“记录民俗学”进行重新的等位。刘教授认为“民俗志并不能单纯的作为记录载体,而是应帮助科学的研究为整个民俗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目前民俗学的研究方式上来看,作为研究资料的民俗志不仅是在研究中被提取的资料,其本质上已然具备着一定的认知。虽然刘教授在其学术论文中并未明确表示民族志的所具备的规范性作用,但是从其对民俗学研究著作中,民俗志对民俗学的各方面影响,已然决定了民俗志的存在用作为此类研究的范式,甚至可以将其应用于规范和引导民俗学发展的范式,虽然在民俗学的发展中期并非独一无二,但是民俗志的独特作用将作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三、拓宽了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
  从其他方面而言,专注于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进步速度令人惊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不错的成果。实证性的研究对民俗学内容的拓展以及基础建设都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需要获得肯定。前文中所提及的学者钟敬文先生在该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在神鬼传说、故事和历史研究中,均发表的杰出的论文。如《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是从多个方面对神话故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再如《“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中日民俗间故事比较泛说》及前文中所提到的著作等,对民俗学的学术领域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而在这些著作的背后,钟敬文先生晚年之时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够通过指导研究生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补充,在这些成果中也都充斥着钟先生的心血。学者许钰对传说和故事、陈子艾对民族风俗、张紫晨对宗教和戏曲等研究,结合钟敬文以及其弟子的学术成果,共同构建了目前民俗学实证领域。
  四、民俗学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
  民俗学的内容涉猎较为广泛,在学术的研究上通常以其基本理论和历史等方面入手,目前针对于我国民俗学的研究文献已有一定的积累,如我国已故的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发表《把我国民俗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等论文,更是参与到现行民俗学教材《民俗学概论》、《民俗间文学概论》的编写之中。学者董晓萍的《民俗学导游》、赵世瑜的《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27—1937)》、萧放的《〈荆楚岁时记〉研究》等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中起到了不俗的作用。与此同时,从事于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也已论文的形式对民俗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价。
  在民俗学恢复之时,其传统性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随着研究步伐的不断深入,该类研究方式也将更加受到重视。正是如此,博士生在选取论文的方向和针对问题的意识也常有相关类型研究的出现,如黄涛的《民俗间语言现象的民俗学研究》、高丙中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等,便是在其范围和传统性上所进行的研究,其创见性令人观止。再如朝戈金的《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的程序句法研究》及贾放新作《普罗普故事学思想研究》等对国外民俗学的研究著作,在理论的研究中有着不俗的造诣。
  五、结束语
  民俗志书的书写创新、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和作用、拓宽了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以及民俗学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都体现出来民俗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也和中国经历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余悦,王俊晖. 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
  [2]乌丙安.民俗学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0(10).
  [3]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3).
  作者简介:
  渠海燕,男,汉族,籍贯,山西,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离石江阴高中)
其他文献
作为第三方支付在公交领域的重要应用,公交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分析公交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的几种模式及其盈利能力.最后运用波特五力模
“低碳金融”的概念由来于“低碳经济”,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随着国际碳交易的迅速发展,碳金融市场也愈发活跃.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rn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走向学科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真正促进教育的突破口.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结合小学数学学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移动通信消费者指数研究发现,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推动中国智能手机普及,消费者购买的超过半数的智能手机为Android手机。
记者:作为我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1991年11月20日后改为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个决策的过程又是如何?rn刘家栋:中国第
“也许我哥哥他现在还在世界的某处,经历着那些新奇的事情。无论他走到哪里,我都会祝福他……”隨着艾小薇的演讲结束,会场内响起了如雷的掌声。然而在一排好看的打分板中,却夹着一个有些扎眼的分数——3分。举着3分成绩板的,是艾小薇的前辈—学生会会长沈亦。  演讲结束后,艾小薇问沈亦为什么给自己那么低的分数,没想到沈亦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因为你撒谎了。撒谎的人,故事讲得再好听,也不可能让我感动。”  一句话
期刊
大数据技术带来了分析现有业务问题和机会的创新方法。新数据来源和新的分析能以企业从未使用过的方式来提升企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就是企业管理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职业院校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也开设了企业管理课程,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讲还存在很多问题,此文就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