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时代节拍的舞者——乔十光和他的漆画艺术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ang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印象里,乔十光的名字是与漆画的名称连在一起的。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展览和报刊上第一次见到陌生的漆画,作者就是乔十光。后来漆画不断见诸报刊和展览会,其中乔十光名字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多,我才感到乔十光与这个新诞生的画种是不可分的。新生的漆画逐渐被人所知, In my impression, Joe’s nam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ame of the paint. In the early 1960s, I first saw a strange lacquer painting in exhibitions and newspapers. The author is Joe Shuguang. Later, the lacquer painting constantly saw newspapers and exhibitions. The frequency of the name of Joe Shuguang also increased, and I only felt that Joe Shiuguang was inseparable from the painting of this new birth. Renaissance paint gradually be known,
其他文献
白族民歌中"重词轻曲"的现象较为突出,其曲调旋律简单且曲式结构多为"二段体",伴奏与演唱的契合度不高,这既为适应远距离交流的需求,也因旋律的繁简与音乐功效的强弱无必然关联;但其唱词内容丰富、程式繁复、修辞手段多样,尤其是用语偏嗜"古白语".白族民众对唱词的器重与民歌形成源流有关,词语选择上的厚古薄今则与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古白语中单音节词居多及以"古旧"为雅的审美心理等因素有关.
什么是升级线路的最佳方案?买一台最新的56Kbps调制解调器还是安装速率达128Kbps的ISDN?也许都不是。地方电话公司、其他地方性提供商(如AT&T,MCI,Teleport和MFS)以及许多IS
李晨版连环画是对沈从文小说改编的成功案例,他通过以图补文、以文解图、图文互释的互文式方法塑造了湖湘女子的多情形象;同时,他发挥绘画表现空间的优势,单图与多图相结合,点与面相统一,利用空间的转换既孕育出小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顷刻"瞬间,又展现出连环画连续流动的视觉化叙事特点.这为新时代文学经典的图像改编提供了启示.
文章对法国国家图书馆的"Mandchou-119"号、"Mandchou-123"号藏书进行文本比较研究,确认"Mandchou-119"号藏书不是顺治七年(1650)的《Ilan gurun i bithe》(《三国志通俗演义》)满文原版藏书,而是以它为底本的一种翻刻本,大约刊行于康熙年间(1662—1722);"Mandchou-123"号藏书,是一部经过整理和重新装订的雍正年间(1723—1735)的《Ilan gurun i bithe/三国志》满汉文合璧刻本,而不是所谓的"李卓吾原评《三国志》满
《穆天子传》出现的名物,都是以汉语为本位,而不是其他语种的音译,因此,可以从名物所用文字的音、形、义切入进行考察.《穆天子传》中的一物二名,一种类型是中土与西膜对于同一个存在物的两种称呼,黑水与鸿鹭、苦山与茂苑、答蓳与木禾属于这种类型,反映的是中土与西膜文化多方面的差异.一物二名的第二种类型,是中土对于同一存在物的两种称呼,舂山与县圃、群玉之山与策府属于这种类型."舂"字的含义是修饰,形态美好,"县"字的含义是指周天子的领地,"策"字是指带有芒刺的玉.《山海经》中的木禾,《淮南子》中的县圃,与《穆天子传》
《大明宫词》是近年来拍摄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该电视剧呈现出与传统历史剧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它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即太平公主的视角,俯瞰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大明宫
9月8日,美国Genoa公司推出便携式可摇控的计算机到电视信号转换器VGA2TV 3D和VGA2TV Remote(如图),无需外接电源,可以将计算机的VGA信号转换为电视可以接收的PAL或NTSC信号
交换机基于FIFO(先进先出)传输网络通信的传统排队方法现已不能胜任其角色了。网络管理人员正急需一种更为智能化的网络通信优化方案,答案可能就是PFQ(按信息流排队)。使用
实时合作工具已经发展成为包括从闲谈功能到取自白板的数据共享以及可通话的Internet和电视会议的一切事情。Microsoft推出的NetMeeting 2.0支持H.323标准,可进行实时电视会
文章主要探讨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将灾难研究、文学和宗教研究进行融合,并将普通民众传承和讲述的灾难传说放在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下进行考察,探索灾难是如何被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宗教实践中叙述和建构的,在此基础上用日常政治理论和人神互惠的观念来探究灾难和灾难叙事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和重构。